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战争这种事情,是一种不吉祥的手段,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之士,是不会依靠武力发动战争的。
《道德经》的这几章节一直在讲战争,这与老子生活的年代相关。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我们应该通过老子对战争的看法,推广到我们生活中的纷争。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行道之人,不会让自己陷于纷争和冲突之间。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君子平时居处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凡是打仗,都是不吉利的事情,它不是君子应该常用的东西,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而对于战争这种事情,要淡然处之。
对于左和右,其实里面学问是很大的。
我们都知道左边为上。从开会时领导的座次就可以看出来,左手边的领导职务一定比右手边领导职务要高。
然而用兵则相反,右边为上。这是在警告大家,战争是非常之事,不可以常常为之。
是不到不得已,不会去做的事情。
何为恬淡呢?就是我们说的淡定。
对于战争这种事情,我们不需要去强调自己不喜欢,很平淡的去处理就好了。
举个例子吧。生活中,我们不喜欢跟人争吵,那么我们就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不需要去强调。而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说,我不喜欢跟人发生争吵,甚至变成了自己的口头禅,别人会怎么想呢?
所以说,对于行道之人来说,淡定不是口头说说,而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处世方式。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战争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我们生活中同样是如此。
一个人跟别人发生争吵,吵赢了就到处去跟别人说,别人会怎么想呢?
别人一定会想,这个人是喜欢吵架,所以才到处炫耀,以后要离这样的人远一点。
当大家都跟这个人保持距离了,他不得人心又怎么可能在人群中立足,何谈成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的最后一句又说: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
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战争中免不了要杀人,要用哀痛的心情来处理这些事,打了胜仗,也要把战争当做丧礼来处理。
这句话就是在警示我们,我们不跟别人发生争吵,是最好的;而如果发生了争吵,即使争吵赢了,也不是个值得开心的事情。
凡是争吵,总免不了动怒,怒大伤人,受伤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吵架本身是没有赢家的。
今天的讲解,就以范伟老师《道士下山》里的台词收尾吧,希望大家凡事都不要太较真。
世上,哪有值得用心的事啊。
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还有五十年。
五十年再分成日夜,只有二十五年的光景了。
再加上刮风下雨、三灾六病,人这一辈子,还能剩下多少好日子。
不许,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