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非常常见的食材,很多人吃过,鱼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肉质细腻,非常可口,是不少餐厅必备的肉类食物。但是吃鱼也是有学问的,很多人很喜欢这样吃鱼,其实很危险,容易中毒得病甚至患癌!
1、吃生鱼片
人们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发明了生鱼片。生鱼片的味道十分鲜嫩美味,嚼感十足,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道非常特别的美食。不过很多餐厅并不能够保证食材的安全性,我们知道,鱼身上很容易带有各种寄生虫,尤其是肝吸虫,在加上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大大增加了鱼患寄生虫的可能性。
人吃了生或者半熟的鱼肉,很容易将未杀死的寄生虫吃进体内,极易感染肝吸虫病,对我们的肝脏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诱发肝癌的发生。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就是喜爱吃生鱼片而导致的。
2、吃鱼胆
中医经常把各种胆当成一味中药,比如蛇胆、熊胆、猪胆,自然鱼胆也不例外,鱼胆有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虽然鱼胆很苦,但是人们相信良药苦口,并不在乎,还是跃跃欲试。
其实就这样吃胆,是很容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的,这是因为胆往往含有大量的毒素,不做处理就吃,自然也将毒素吃下去了,损害健康。
3、空腹吃鱼
吃鱼肉不容易长脂肪,因此很多人为了减肥,选择空腹吃鱼。这样的结果是会导致体内嘌呤含量的提升,对于有痛风病的患者来说,很容易引起痛风发病。痛风痛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们,如果体内嘌呤含量过多,自然就导致痛风发作。
哪些人群不宜吃鱼?
(1)痛风患者
鱼肉含有大量的嘌呤,而痛风则是因为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因此痛风患者需要禁食一切肉类及含嘌呤高的食物,自然也就不能吃鱼了。
(2)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摄入过多EPA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对病情恢复不利。
(3)肝肾功能受损者
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多了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因此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控制饮食,控制吃鱼的量。
(4)服用一些药物的人
如果吃了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为组胺受体拮抗药,那么最好不要吃鱼。鱼虾等富含组氨酸,会在体内转化为组胺,若上述抗组胺药与之一起吃则会抑制组胺分解,造成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正确吃鱼,才能够既营养又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