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正月十三“阎王忌”,“3吃3做3忌”别忘记,老传统别丢

大大海微澜 2025-02-09 22:50:33

明日正月十三“阎王忌”,“3吃3做3忌”别忘记,老传统别丢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正月十三日是一个富含神秘色彩和民间传说的日子,它被赋予了“阎王忌”的别称,这一天还是“灯头生日”。民间习俗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也叫“灯头”日。还有吃汤圆、祭祀关公等习俗。明日正月十三“阎王忌”,“3吃3做3忌”别忘记,老传统别丢。

3吃:

1、吃汤圆

“上灯圆子落灯面”是扬州人的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寓意“家庭和睦,圆圆满满”。

推荐食谱:果味汤圆

食材:芒果、紫薯、桃、糯米粉、糖、糖桂花各适量。

做法:芒果取果肉压成果泥,紫薯切片上屉蒸熟,压成紫薯泥,菠菜焯水榨汁,芒果泥、紫薯泥和菠菜汁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成面团。

每种面团分别均匀的团成小圆子。

桃子清洗干净切块,电锅加入适量的水,下入桃子大火煮几分钟,下入所有的小圆子,大火烧开,煮至飘起来。

煮好的圆子,出锅,撒点糖桂花,软糯香甜。

2、吃豆腐

豆腐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的象征,寓意“兜住福气”。

推荐食谱:番茄豆腐

食材:番茄、豆腐、鸡蛋、面粉、白糖、油、盐、胡椒粉、葱、生抽各适量。

做法:鸡蛋打散,加盐、胡椒粉搅拌均匀。豆腐切片先蘸一层面粉,再裹一层蛋液。

平底锅薄薄的刷层油,码入豆腐片,小火煎至金黄取出。

番茄洗净切丁,起油锅爆香五香粉和葱花,下入番茄丁炒出番茄汁,加入适量的水。

下入煎好的豆腐,大火烧开,小火炖2分钟,加入盐、白糖、生抽调味,出锅。

3、吃荠菜

“荠菜”谐音“集财”,寓意聚集财富。

推荐食谱:荠菜馅饼

食材:面粉、鸡蛋、荠菜、油、盐、葱、生抽、蚝油、五香粉、胡椒粉、料酒各适量。

做法:面粉加入适量的温水,一点盐,搅拌至无干粉,揉成面团,上边抹上色拉油盖上保鲜膜饧着。

荠菜洗净焯水,变色后捞出过冷水,切碎攥掉水分。

鸡蛋打散加点料酒搅拌均匀去腥,起油锅煎熟蛋液,取大盆,加入鸡蛋、荠菜、葱花、盐、五香粉、胡椒粉、生抽、蚝油搅拌均匀。

饧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均匀的分成若干面剂子,擀成饼皮包上馅,捏成包子形状按扁。

平底锅刷底油,码入包好的馅饼,小火两面烙至金黄出锅。

做3事:

1、点灶灯

民间习俗,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也叫“灯头生日”。因为临近十五闹花灯,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旧时从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说,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

2、祭拜关公

农历正月十三,为关圣帝君飞升日。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即三国蜀将关羽。关羽帝君受到统治者的崇祀,始于北宋末期,民间祭祀关公,经过一千七百多年的演变,关公早已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商界守护神、医药神、战神、财神!每年正月十三,西安长安区农村会用各种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等食材码成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作为供品祭祀关帝,这就是长安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添碟子”。

3、祭拜海神娘娘

祭拜海神娘娘是沿海地区的传统民俗,民间传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海神娘娘又称灵女、天妃、天后、圣母,是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海神娘娘护持在海里遇险的众生,这一天人们在岸上摆设祭品,点燃烟花爆竹,把制作精美写满祝福的船灯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风顺,渔业丰收。

忌3事:

正月十三,俗称“阎王忌”,也称为“杨公忌”。传说中,阎王作为地府之主,因狂妄自大,声称自己有十三个儿子,即使每月损失一个也死不完。这番言语触怒了天庭,从农历二月十一开始,死了第一个儿子,每隔28天就有一个儿子死去,正好到正月十三,所有的儿子都死完了。民间称“阎王祭”,这一天是诸事不宜的日子。一忌出门,二忌婚嫁,三忌开张和动土。

明日正月十三“阎王忌”,“3吃3做3忌”别忘记,老传统别丢。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0 阅读:28
大大海微澜

大大海微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