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正月十一,除宴请子婿,“5大习俗”别忘记,接福接财接好运

大大海微澜 2025-02-07 22:46:44

明日正月十一,除宴请子婿,“5大习俗”别忘记,接福接财接好运

正月里的每一天,其实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大年十一,是正月十五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被称为“子婿日”。此外,还有“行彩桥”,“请紫姑”,”上采日”,“贺添丁”,“舞炮龙”等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子婿日”,顾名思义,也就是岳父请女婿吃东西的一天,“子婿日”是很有历史渊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还没有吃完,因此会利用这些祭祀过神的美食来招待女儿和女婿,作为初二女儿回门时的一个答礼。这一天除了宴请子婿,无论贫富,不管多忙,这“5大习俗”别忘记,接福接财接好运。

习俗一:吃盒子

老北京有吃烙合子的传统习俗,“合”与“和”谐音,吃合子寓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圆圆满满,家和万事兴,祈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推荐食谱:烫面盒子

食材:面粉、白菜猪肉馅、油、盐各适量。

做法:面粉加约3克盐,一分为二,一半烫面一半常温水和面,揉匀盖上保鲜膜饧着。

拌馅:白菜洗净切碎,撒点盐腌制10分钟左右,攥掉水分。葱、姜去皮洗净切碎。猪肉馅加少许老汤、葱姜末、盐、五香粉、酱油、料酒沿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豆油炸熟浇在肉馅上搅拌均匀,加入准备好的白菜馅拌匀。

将面团整理一下,均匀的分成多个面剂子,揉成软软的小面团,取一个面剂子,用手压平,包上白菜猪肉馅,收口捏紧压扁。

电饼铛薄薄的刷底油,下入馅饼,启动电源,上下火烙3分钟左右。打开电饼铛,盒子就烙好了,出锅装盘。

习俗二:行彩桥

“行彩桥”是潮汕地区一种重要的民俗,称为“行桥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在彩桥上面,人们欢聚一堂,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祈祷语,期待实现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有些会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

习俗三:奉紫姑

正月十一,是"奉紫姑"的日子。紫姑是传说故事里的司厕之神,民间传说她是逢凶化吉,惩恶扬善,护佑平安的保护神。许多人尤其是弱女子都会将她请到自己的房屋中供奉,祈福保佑家人健康平安幸福。

习俗四:炮龙节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的传统习俗,宾阳炮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是全国罕见的过年狂欢节。炮龙比一般的舞龙身子要大,身长大约长40米,有11节,即舞龙到哪里,哪里就燃放鞭炮,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舞龙者赤膊上阵,在鞭炮声中舞动巨龙,场面壮观。

习俗五:贺“添丁”

“贺”添丁是广东地区的习俗,每当有新生儿诞生时,特别是男孩,会有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尤其是潮汕地区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户送“米方糖”,客家地区“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为新丁祈福,期盼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明日正月十一,除宴请子婿,“5大习俗”别忘记,接福接财接好运。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0 阅读:0
大大海微澜

大大海微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