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处处“方正”,连帽子都不放过

怜珊聊文化 2023-02-10 17:03:02

古代人多以“君子端方”为标准,坐卧行事,乃至着装配饰,处处都以“方正”为佳。以至于一部分人佩戴帽子时,会将帽子前方正中的位置坠上一块饰物,用此来比喻德行。这种饰物被称为“帽正”。

帽正是比较官方的叫法,民间多称为帽花或帽嘴,多坠于帽子的正前部,以示帽子的前后。帽正的质料有好有差,好的用翡翠,白玉或珍珠等;差的则用料器或金属片。帽正多为正圆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缀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对准鼻尖,所以叫帽正。

帽正与帽子分不开,因为帽正本身就是帽子的装饰物,最初多是作为小孩出生或满月、满周岁等喜庆的礼物,按大小排列成为一组。还有一些妇女的帽花,以团花、团寿、团鹤、福禄寿喜、牡丹、菊花、蜘蛛、蝴蝶等图案为主,很多媳妇喜欢把帽花当做礼物送给过寿的婆婆。后来,这种装饰物逐渐演变,有了多重含义。

大部分王朝都没有使用帽正的习惯。唐朝为“交脚幞头”,而宋朝的帽翅长长直直叫“平脚幞头”,为官员日常办公时所戴。这些时期,帽子上面是没有帽正的。但明清的时候瓜皮帽很流行,所以帽便时兴起来,尤其在清朝大肆风行,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清末,朝政腐朽,民不聊生,帽正依然不衰。由于民间贵重器物原材料紧缺,所以许多人也就不那么讲究了,五花八门的帽正跃然帽上,作为装饰物,只要有个意思就行了。帽正的形状,在此时更加多样化了,圆的、方的、多边的,不一而足。之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帽正在民国后期就退出了历史,成为人们的历史收藏品。

0 阅读:3
怜珊聊文化

怜珊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