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佛相争乱吐蕃,与被刺客所杀的末代赞普

刘涛慢叙历史 2023-09-29 19:35:11

当年唐穆宗登基后,主持与唐朝会盟的吐蕃赞普,因为这场会盟,在吐蕃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在后世藏文的记载中,还将这位赞普和松赞干布相提并论,说的是神乎其神。然而在中原的记载中,这个赞普“多病”,政务都交给大臣处理,国中争权夺利,所以无暇再对中原起什么觊觎的心思,而唐朝那些年也没空搭理吐蕃,两国这才有了好多年的和平。

吐蕃的无力出击,根源还出在他们的政治制度和过往的贪婪。多年以来,吐蕃向中原发动的战争,得来的好处都在贵族手里,而底层百姓大多数都是付出,少有能得来收获,赞普的国库金银堆积,草原之上牧民饥饿将死,民间的厌战情绪一天比一天浓烈。而且陇右和河西这两个地区,吐蕃和唐朝争夺多年后终于借着安史之乱抢到手中,可是,抢到手以后,吐蕃才悲催的发现这些地方的民心完全是向着唐朝,他们无时无刻的不想着回到唐朝的怀抱,对于吐蕃占领者都抱有很强烈的敌意。

不能收服民心,这个地方就等于吃了一半,吐蕃赞普琢磨出一个很有普适性的法子来处理国中的各种各样的矛盾,那就是尊崇佛教。

佛教在吐蕃相当有市场,因为其导人向善和劝说百姓今世受苦可以向往来世说法非常有利于统治,吐蕃历代赞普都对佛教很是支持,甚至还有一个赞普为僧人特意设立了一个可以插手国政的官职,让吐蕃的和尚也能形成一个政治上的小集团。

到了这一任的赞普,他从小就深受佛家熏陶,或许是洗脑洗的过了头,吐蕃赞普将佛教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在政治决策方面,对僧人集团言听计从,还疯狂的在国中各地建立寺院,给僧人大量的好处,甚至专门制定了维护佛教权力的法律。

突然出现的新兴势力对老牌权贵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吐蕃国中的贵族们不满于赞普把好处都交给僧人,他们煽动民间,借助业已抬头的“反佛”的思想,再拉上了饱受佛教打压的西藏当地宗教苯教的势力,开始与僧人集团争斗。

斗了一段时间,吐蕃贵族们发现,他们的赞普是佛教的天字第一号支持者,只要有赞普在,他们和佛教的斗争就是有输无赢,所以,贵族们将目光转向了吐蕃的大相。

若是原本的吐蕃政治制度,大相在赞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现在的赞普抬举佛教,将僧人的官员提升上来,他堂堂大相一直被打压,心中自然也是满腹的怨恨。等到贵族们找到门上,这位吐蕃大相就带领着贵族,散播关于赞普兄长的谣言,并成功的让赞普把他自己的兄长赶出都城,而在半路上,自然有贵族们派出的刺客,将赞普的兄长刺杀。

再然后,矛头就对准了职位最高的僧人官员,许多权贵偷偷找到赞普,鬼鬼祟祟的说自己得到风声,那个僧人官员与赞普的王妃似乎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众口铄金,赞普开始还相信自己的王妃,相信那个僧人,但说的人多了,赞普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丝怀疑。而贵族们想方设法的创造机会,让赞普“无意”中碰到王妃和僧人官员在一起的场面。

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忍受“绿头巾”的耻辱,赞普一怒之下,就下令将那个僧人官员拿下。僧人官员敏锐的察觉到这次阴谋不仅仅是针对他一个人,还是要针对他背后的佛教,他选择了逃亡,想要在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贵族们抗衡。可他逃出都城不远,就撞上了贵族们的刺客,他逃出了赞普的抓捕,没有逃出贵族们的刺杀。

铲除了皇帝的左膀右臂,贵族们就向赞普本人动手了,习惯于暗中杀人的贵族们,采用的依然是刺杀的方式。只是这回下杀手的,是大相本人,他用一根绳子结果了赞普的性命。然后联合贵族们,拥立了新的赞普达玛。

新上位的赞普达玛是前赞普的弟弟,严格来说,他本人也是佛教徒,他一家都是佛教徒,但是达玛一即位,立刻展开了大力度的灭佛运动。他的这次灭佛还在中原的唐武宗之前,但力度和唐武宗比也不差分毫。

那为什么达玛如此几近疯狂的排斥佛教呢?或许是旧贵族的撺掇,或许是西藏当地苯教的撺掇,不过,更有可能的,是为了他自己的统治。

在达玛之前,几个赞普对佛教的过分抬高,导致西藏几乎出现了神权高于王权的情况,比如说达玛的兄长修建了宏伟的神殿,佛像就在上三层,僧人在中间,原本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则处于最底层。因为地位抬高,僧人生活水平远超平民百姓,大量的人为了过上好日子,选择了皈依佛门,而寺院要扩张实力,也大量的接纳新鲜血液,这就导致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国家赋税难以征收,甚至连打仗的兵源都难以保证。

灭佛的第一刀砍在西藏著名的大昭寺上,砍在大昭寺的镇寺之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上。据说天下只有三尊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这三个佛像是完全按照他本人的形象塑造,连绘图和开光都是释迦牟尼亲力亲为,绝对是珍贵无比的宝物。西藏这一尊,是从天竺流入中国,再由文成公主带去西藏。在西藏备受尊崇,牧民们时常都会把家中最珍贵的宝物拿出来,敬奉在佛像之前。

可是,俗话说树大招风,这尊佛像在西藏也备受折腾。吐蕃之前也有两次“禁佛”的运动,每一次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这尊佛像。第一次“禁佛”,这尊佛像在沙土中硬是给埋了整整三年之久。而这一次,达玛宣称吐蕃最近几年接二连三的天灾都是佛教传入,本土神灵报复所致,只有将佛教赶出西藏,才能扭转这个情况。他还宣扬说文成公主是罗刹女所化,她将这尊佛像带来吐蕃,就是把佛法引入,正是她引起了吐蕃这么多年的灾难。

从赞普,到贵族,再到苯教的教徒,吐蕃从上到下都在宣扬佛法的坏处,成功地让大量的平民百姓也仇视佛教,许多人冲进寺庙,破坏寺庙中的建筑,殴打僧人,焚烧佛经。传入吐蕃二百多年的佛教,遭受了灭顶之灾,尽管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保护了一些经文,保护了一些佛像,但在吐蕃政权的高层,佛教的影响几乎是被一扫而光。

狂信徒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在大多数的僧人或逃避,或坚忍的情况下,有一个僧人拿起了武器,向着吐蕃的中心,达玛的所在走了过去。

西藏的佛教传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是个印度僧人,在西藏被尊称为莲花生,也被称为莲花生大士。和释迦牟尼一样,莲花生也是出生于王族,长大后周游印度,向诸多高僧学习,成为印度著名的高僧。听说西藏还处于佛法的空窗期,他毅然踏上了青藏高原,在当地弘扬佛法,培养和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在这个高僧的座下,就有一个僧人叫贝吉多杰,这位青年的时候做过兵打过仗,学会了一些武艺,回到家中,他对世俗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或者根据传说,他在自己的头盔中,发现了“坠入地狱”的字样,他幡然醒悟到自己的杀生太重,这才毅然出家,拜当地一名僧人为师,剃度,加入僧人的行列,

因为他功夫不凡,在寺院里面都是当做“护法”来看待。莲花生到吐蕃后,贝吉多杰也前往拜见,成为莲花生的弟子之一,还在从莲花生随身携带的典籍中学会了更加高深的武功,当然,僧人学习佛法才是本业,他长年都在一个岩洞里面,与其他人一起修习佛法。

就在这个时候,达玛的灭佛运动开始了,不过达玛的行动主要集中在吐蕃首府逻些和逻些周边那些扶余地区,贝吉多杰住的岩洞即使在西藏都算是偏远的地方,他压根不清楚逻些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出门遇到了几个负责打猎的僧人,这些僧人出门在外,见识多一些,知道达玛的所作所为。而贝吉多杰在吐蕃僧人中的声望很高,那些僧人见到他,都扑在地上,将他们听说的和见到的事情都说出来,然后询问贝吉多杰,应该怎么办,是否要眼睁睁看着佛教衰落下去?

当过兵的人脾气往往会暴躁一些,就算修习了佛法也没有多大的改变,贝吉多杰当时就怒火上头,差点破口大骂出来。不过,对于“怎么办?”这个问题,他还真的不太清楚。难道要杀人?可他不就是因为杀戮太多,才皈依佛门的么?

想来想去没有答案,贝吉多杰既愤懑又困惑的回到自己的岩洞,当天深夜,据传说大昭寺的护法神灵就出现在他的眼前:“现在吐蕃学习佛法的僧人很多,真正有成就的,只有你一个。达玛灭法,天怒人怨,已经到了解脱他的时机。你速速动身,我会在暗中帮助你。”有了神灵指使,贝吉多杰第二天就下了决定,从岩洞出发,要以杀止杀!

当然,传说是传说,根据当地的记载,是当时吐蕃的许多高僧无法忍受佛教的衰落,联合起来找到了贝吉多杰的头上,请他出山。有拥有不小潜势力的僧人们帮助,贝吉多杰没有用多长时间就抵达了逻些。

当他抵达逻些的时候,达玛对佛教的打击为他赢来了声望和贵族的支持,他野心勃勃,想要再次开启和唐朝的战争,尤其是经过打探,吐蕃北边的死地回鹘几乎无法形成任何威胁,而唐朝也如同夕阳西下,大不如前,这岂不是出击的大好机会?

要推翻和平,就要推翻当年的盟约,达玛有时候就会走到当年吐蕃和唐朝会盟的地方,看着当年刻下盟约的石碑,翻腾着自己的理想。

去的次数多了,有心人观察到了达玛的行为,通知了贝吉多杰。于是,在一次达玛静静的看着石碑的时候,一个穿着黑衣,牵着黑马的人不声不响的走到他的附近,向达玛行了一礼。达玛点了点头,不管你是什么人,向赞普行礼,岂不是最理所应当的事情?可黑衣人起身后,又行了一礼,达玛又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人礼节实在是繁琐。黑衣人起身后,第三次向达玛行礼。这回达玛真的不耐烦了,这人来回折腾,是想干什么?难道是想要讨好赞普,求什么东西?

冷哼一声,达玛把头扭了回去,懒得搭理这种趋炎附势的人。他却没有想到,黑衣人第三次站起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衣服下的长弓,搭上长箭,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拉动弓弦,将长箭射了出去。伴随着呼啸的风声,长箭瞬间滑过了黑衣人和达玛之间短短的距离。

这么近的距离,武将出身的贝吉多杰不可能失手,而达玛压根就没有想到有人竟然会行刺自己,他听到风声,错愕的扭过头,长箭正中他的胸口,势大力沉的一箭深深的穿入达玛的心脏。据说达玛还没有立即死去,他双手按住长箭,厉声喝道:“要杀我,为什么不提早三年或推迟三年啊!”说完把长箭猛力拔出,当场死去。他的鲜血喷洒在他一心想要推到的唐朝吐蕃会盟的石碑上。

一箭射出,贝吉多杰翻身上马便跑。不得不说,吐蕃对他们君主的保护实在是不如中原王朝,见到赞普死了,贝吉多杰跑出一段距离,那些卫兵才乱哄哄的开始追赶。

在僧人们掩护下,刺杀赞普的贝吉多杰竟然逃脱成功,返回了他的岩洞。回去后,他立即抓来一只鸽子,让岩洞内尘土飞扬,又抓来一些虫子蚂蚁,让它们在地上爬行,留下痕迹。吐蕃朝中很多人都听说过贝吉多杰“护法”的名声,怀疑是他刺杀了赞普,不久就有人前来查看,来的人看到地上尘土颇厚,还有虫蚁爬过的痕迹,都以为贝吉多杰好长时间没有出洞,就不再怀疑他。不过有一个机灵人去而复返,把手放在贝吉多杰的心口,顿时感觉到贝吉多杰剧烈跳动的心脏,便抬起头,笑了一下才离去。贝吉多杰生怕自己的行为被查出来,他离开了岩洞,骑上马翻山越岭,最后到了青海的岩洞中继续修行。据说他行刺赞普的弓箭弃置在西藏那座岩洞前面,后世的僧人在上面堆砌石头,建成了一座佛塔,后来就成了佛教的一处圣地。

刺客逃了,还没有抓住,这都不算是什么大事,最关键的问题是,赞普死了,死之前,就留下了一句没有多大意义的“遗言”,还留下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吐蕃。

下一个问题就这么出来了,谁能继承吐蕃呢?或者说,哪一个集团拥立的代言人能够做到赞普的位子上,再给自己的集团说话呢?

佛教?有些困难,达玛用了四年的时间,硬生生把佛教在西藏二百年的传教打的是落花流水,虽然还有僧人集团的存在,还有不少高僧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大多集中在偏远地区,对中央的影响力几近没有。

苯教?达玛是靠苯教上台的,吐蕃就两个主要教派,没了佛教,该轮到苯教了吧?问题是,苯教在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着实不堪。他们刚刚抬起头,正是复兴的大好时间,却在教派内部出现了好多个山头,各自争权夺利。这也是佛教能逃过这一劫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因为苯教的人,专注于内斗,没有心思搭理躲在远方的佛教徒。

经过一番争斗,吐蕃竟然一口气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赞普。大赞普根据记载,还是从外族抱养的一个三岁孩子,只是娘家势力大,成功的占住逻些,成了赞普。小赞普则是达玛的遗腹子,是王族正牌的继承人,不知道为什么,大赞普的家族没有杀死这个遗腹子,仅仅是把他赶出了逻些。

在一群追随者的簇拥下,小赞普一行人来到了他们家族最初兴盛的河谷,在那里竖起旗帜,于是,从松赞干布统一后二百年的吐蕃,一分为二,两个赞普各不相让,他们的追随者更不可能做出任何的让步,吐蕃国内就开始了一场数十年的战争。

0 阅读:6

刘涛慢叙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