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丰收祭祀开始,发展到如今的敬老爱老节。变的是增添的新习俗或者是活动,不变的是人们祈求平安顺遂、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
当然,因为地域和环境的差异,重阳节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或者是行为习惯,这一点从重阳节在各地的称呼上,就可看出一二。
重阳节或许是最为官方的叫法,但在民间,又有其他的别称,来代指重阳节。
其实早期是没有重阳节这个称呼的,人们只是把九月初九这一天当作一个特殊的节日对待。民间风俗里的登高、插茱萸、赏菊等都是这一日的标配。
所以九月九日这一天,在没有形成固定称呼“重阳节”之前,还有“登高节”的别称。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这段对话中出现的费长房,是个半仙式的人物。他是东汉时期的人,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九月初九这一日,登高、插茱萸、饮酒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驱灾辟邪的方式。
而早在西汉的典籍里就有相关描述,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就已经有了登高、吃糕、饮酒的行为了。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汉,人们对于九月初九这一天是非常在意的,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时日来对待。
汉代中期以后,儒家阴阳说开始出现。《易经》认为六为阴,九为阳,九月初九即为重九或者重阳日,所以重阳节还有“重九节”这么一说。
需要指出的是,汉代时期,人们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所饮的酒,并不一定就是菊花酒。因为菊花和这一天开始有了联系,是因为陶渊明,而他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钟爱菊花和酒,他的诗文中不乏赏菊饮酒的诗句。也是因为他,偏爱附庸风雅之人,也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赏菊花。因此,这一天也被叫做“赏菊节”。
在现代,我们的行为受到各种规则的制约。赏花就是赏花,绝对不可以攀折花木,不然是会受到谴责的。
但是在唐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姑且不论这句诗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单看它字面上的意思,莫不是在鼓励折花?
所以赏菊的同时,人们还会把菊花折下来插在头上。妇女小孩,倒是对此行为乐此不疲,男人们怕是不怎么喜欢吧。
但话说回来,古人也真的是一种很浪漫的生物,确实会享受生活。似乎每一个特殊的时日,都会被他们赋予特殊的意义。
另外,从吴均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佩戴茱萸也是一种比较时兴的过节方式。这一点和登高、饮菊花酒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消灾解难。
《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说到茱萸,我们不妨先来说说,为何要佩戴茱萸?
茱萸有很多品种分类,其中的山茱萸,草茱萸,吴茱萸等在我国分布很广。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大家都是就地取材使用茱萸佩戴,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九月九日之所以佩戴茱萸,甚至会被称作“茱萸节”,一方面是因为茱萸中的很多品种都有药用价值,比如山茱萸和吴茱萸。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药性论》中记载山茱萸可以“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通俗来说,山茱萸就是男人的补药。
而吴茱萸则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名医别录》中记载吴茱萸“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
除此之外,吴茱萸还有特异的香气。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九月九日身插茱萸或者佩带茱萸香囊的传统习俗,这和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是一个道理。
除了茱萸中的药用价值外,还因为古人将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
《淮南万毕术》中说: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辟鬼魅。”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在其所著的《重阳节俗漫话》一文中提到,九月初九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菊糕的日子。
在这一日,无论是家中父辈或者是兄弟,都得亲自上门去接嫁出去的姑娘,以示看重之意。间接告知婆家姑娘是有娘家做靠山的,万不可欺负了去。
俗语道:“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接女儿,吃菊糕,所以重阳节在一些地方又被叫做“女儿节”。
可见,九月初九这一天,也被当作阖家团圆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人之常情,又包含着让人难以割舍的思念亲人之情。
唐朝时期,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一系列的民俗祭祀活动和其他活动开始形成定律。
尽管各地略有差异,叫法也不一样,但重阳佳节这一节日,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承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延展丰富,演变出的各个风俗习惯,承载了我国数千年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续齐谐记》《西京杂记》《药性论》《名医别录》《淮南万毕术》《重阳节俗漫话》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