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死结: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帝为何宁愿自杀也不迁都南京?

娇洋看过去 2023-10-23 04:19:00

崇祯像

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事事皆亡国之象

明崇祯十六、十七年间,彼时的大明王朝犹如一座千疮百孔的破船漏屋,摇摇欲坠 ,真如崇祯帝朱由检之喟叹“处处皆亡国之相”。 在这两年中,有关异乎寻常的灾异记录不绝如缕。如,在一个风雨如晦夹杂着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道雷电刺破苍穹,竟然击中了太庙——

“庙中神主或横或侧,诸铜器俱为雷所击,融而为灰《明史》”。

太庙是朱明皇族祖庙,居然被雷劈了,满朝文武都感到这是一种不祥征兆。

在这种天下大乱,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崇祯帝朱由检的心理似乎变得更歇斯底里起来。史料记载,他除了整日唉声叹气、坐卧不宁外,还暴躁易怒,经常无缘无故地对臣下发怒,尤其忌讳臣下奏言各地灾异、民间弊端的情况,几乎一点也听不进去,对历朝历代沿用的一些法令与约定俗成的做法不时变更,令众大臣无所适从。

铁马原创首发,禁止剽窃

从大明最后一根擎天柱孙传庭败死潼关后,崇祯帝预感到自己末日已近,整日抑郁寡欢,愁眉不展。望望大明江山,已是遍地烟尘,天下汹汹,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感慨“山河破碎风飘絮”的一幕又在重演;审视环绕身边的众大臣,皆是庸碌之辈,找不到一个类似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那样能力挽乾坤的柱石之臣,甚至找不到一个能承担督师重任的人选。

迁都是需要舆论基础的......

面对李自成大兵压境,慢慢向京师逼近,崇祯帝也考虑过迁都南京的方案,当年金军横扫华北,宋高宗赵构泥马渡江,守着半壁江山,南宋小朝廷不也延续大宋国祚152年(北、南两宋共享国祚319年)之久吗?将京师迁往南京,可以躲避李自成的进攻矛头,但崇祯帝又有些举棋不定,因为这显然是一种怯懦无能的表现,会遭到天下人的蔑视与不齿。崇祯帝还想顾全脸面,他内心希望在众大臣的力请下顺水推舟,自己再决议迁都。

但一些朝中重臣都很了解崇祯帝的脾性,也都很有心机,害怕承担责任,不敢坚持这种南迁主张,左中允(即左腔蠢,门下侍郎,正六品官职)李明睿看穿了崇祯的心事,于是上疏请求朝廷南迁。为了保住崇祯帝的面子,堵住反对南迁的大臣之鸟嘴,李明瑞建议皇帝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先至山东,继而至明中都凤阳,最后至南京以固守,然后卧薪尝胆,徐图“中兴”。

为加强说服力,李明睿还利用明成祖(永乐)朱棣五征漠北残元的事例,极力奉劝崇祯早作定夺。对李明睿的善解人意,崇祯很满意。他多次密召李明睿,无话不谈,将他视为心腹。之前,李明睿曾经劝朱由检迁都西安,以就近召集兵马,激励将士,率大明虎贲直捣李自成老巢,彻底剿灭明廷心腹之患李自成。后得知李自成已在西安登基称帝,建立新顺朝,他不得不来了个紧急刹车,又力劝皇帝将京师南迁:

“今(“流贼”)逼近畿旬,诚危急存亡之秋,可不常虑?却顾唯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明史》 ” 。

崇祯听李明睿话风突变,急忙以手指天说:“不知天意如何”?李明睿答:

“天命靡常啊,为政以德就会得之,不得即失。天命微乎其微, 人亦能胜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事已至此,万不能因循守旧,否则定会有后患无穷之忧。望内断圣心,外度时势,不可一刻延迟 ”《明史》!

李明睿虽在朝为官,却精通相纬之术,为人又颇圆融机巧, 他这么一说倒也无懈可击。崇祯听罢环视左右,见无人在侧,便很动情地对李明睿说:

“朕有此志久矣,怎奈无人助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暂时保密)”。

头条首发,严禁搬运、剽窃

崇祯帝想暗示内阁首辅陈演,要他带领群臣请求南迁,以达到自己将明廷迁往南京的目的,但陈演虽贵为首辅大臣,却胆小怕事,又老奸巨猾,虽明白皇帝用意,装傻充愣极力回避,坚决不谈南迁之事,使非常好面子的崇祯帝南迁之梦一直无法落实。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底,,朱由检还为迁都之事作了一些铺垫。他命亲信大臣左懋第到南京去,沿江考察舟船兵马的具体情况。他还命令天津巡抚冯元飏秘密准备漕运船只300艘, 驻泊于直沽口(今天津东大沽口)待命。

但崇祯帝仍然犹豫不决,首鼠两端, 既担心迁都引发天下咨议汹汹,又等待群臣纷纷劝迁,下不了最后决心——

“恐遗恨于万世,将(等候)候举朝(满朝文武大臣)固请而后许”。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史载,在朝臣中还是有几人支持南迁的。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就同意南迁,但只主张太子朱慈烺先往南京监国,皇帝仍坐镇北京,。二月间,在外督师的东阁大学士、吏部右侍郎李建泰也紧急上疏,说闯贼已经逼向京师,势难阻挡,情势危殆,请立刻迁都,并表示愿率军保护太子南迁。尽管迁都一事一直在秘密中进行,但还是走漏了风声,遂导致朝野内外咨议汹汹,庙堂上反对南迁的呼声更是异常高涨。

就在进退失据时,御史李邦华突然上疏,请崇祯帝让太子朱慈烺急赴南京监国。李邦华的建议与崇祯帝的意愿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这是为何?因为这样做的话,一方面说明自己怯懦无能,贪生畏死,而另一方面自己也难逃丢失大明帝都与半壁江山的罪责。于是“帝赫斯怒” ,召集群臣上朝,装出一副雷霆震怒的样子,当众训斥李邦华道:

“祖宗千苦百战,定鼎于此。如果贼至而去,朕将来怎去督责乡绅士民去守御国家呢?怎么对得起功臣勋戚与死难将士呢?朕与太子可以离去,宗庙社稷呢?十二陵寝呢?京师百万生灵呢......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朱元璋制定的“帝范”)是符合道义的。朕志决矣(毋再提南迁之事) ”!

有大臣劝道:

“太子监国,古来尝有,亦是万世之计 ”。

崇祯帝正色说:

“朕经营天下十余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

事实上,崇祯帝连自己的亲儿子也不完全信任,害怕太子重演唐肃宗灵武登基逼唐玄宗逊位的历史旧剧来。即便太子全无此心,谁又能保证他身边那些人不生此心呢?那些竭力拥戴太子 南迁监国的大臣们之动机绝不单纯!就这样,关于京师南迁的事就再也无人敢提,慢慢被拖了下来。

崇祯“因循”失机,明王朝大势已去

李明睿首次提议南迁是在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日,倘若崇祯当机立断立刻下旨迁都,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崇祯帝拘泥于太祖朱元璋后后世子孙的告诫,患得患失,迟疑不决,优柔寡断,拖拖拉拉很快就进入了二月份。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率大顺农民军主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然后他兵分两路,一路由其亲率,由北路经河北直捣京师。另一路大军由骁将刘芳亮率领,向东挺进,二月中旬就抵达河南、山东交界处,很快攻取运河线上的重镇济宁。这一招,其实已经阻断了崇祯帝的南下之路。如果崇祯这时南迁,不论走京杭运河水路还是走陆路,山东是必经之道,这样随时都可能遭遇刘芳亮麾下军队的阻击与截杀。这是李自成的高明之处,也是崇祯帝的心中忧虑所在。

当李明睿二次催促崇祯尽快下决心南迁时,崇祯反问道:

“万一(流贼)劲骑疾追,其谁御之”?

这是针对南迁之事来说的,李明睿竟无言以对。

《鹿樵纪闻》中在叙述当时崇祯的矛盾心态时,用两句诗概括道:

“君王也道江南好,只是因循计不成”。

崇祯帝“因循苟且或因循守旧”错过了时机。“因循”,这既是他个人的性格软肋,或性格悲剧,同时也是大明王朝的历史宿命。当李自成派刘芳亮率东路大军完全控制住了明廷南迁之路时,南迁一事自然“计不成”了,明王朝的丧钟也被敲响

《明史》、《明实录》等文献记载,当李自成挥军逼近北京时,天津巡抚冯元飏遵仍照皇帝之前旨令率水军千人,海船两百余艘——

“身抵通(州)郊,候架旦夕南幸”。

崇祯帝已经说出去的大话,而且流贼迫近京师时决议南迁如同逃跑与躲避,而且风险颇大,未必能安全南下,所以对冯元飏的忠心之举未予理睬。三月七日,冯元飏派儿子冯恺章悄悄潜入京城,想当面劝崇祯帝到通州由其护送南下。当冯恺章赶入京师后,城内秩序已经大乱,文武百官相率出城逃逸,百姓惊慌失措,纷纷扶老携幼外逃迸于山野 ,冯恺章根本就没有见到崇祯帝的面。至此,南迁一事和与李自成议和之事一样也就不了了之了 ......

崇祯自挂殉国处

【插图源自网络】

0 阅读:2

娇洋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