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关于慈禧的传闻很多,绯闻更多。比如,传说慈禧和青梅竹马的娃娃亲对象荣禄(其女幼兰即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关系暧昧,是她的情人。
除此之外,慈禧还有很多秘密情人,甚至还有外国情人。
201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书,名字叫《太后与我》,这里的太后指的就是慈禧,书中披露了大量关于慈禧的隐秘信息,很多内容都是前所未闻。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本书的作者英国人埃蒙德·特拉内·巴恪思,自称是慈禧的情人。
此书一经面世,引发热烈反响。这个叫巴恪思的英国男子到底是什么人?他究竟是不是慈禧的情人?《太后与我》这本书又写了哪些内容?到底是真是假?
巴恪思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出身显赫,世袭爵士爵位,1873年出生在英国约克郡列治文市。1898年,巴恪思因为负债累累被赶出家门,只身一人跑到中国。
巴恪思极具语言文学天赋,熟练多国外语,来到中国又很快学会了汉语、满语,在驻京外国人圈子中混迹,凭嘴皮子、笔杆子讨生活,后来被清朝政府聘为京师大学堂的法律和文学教授。
巴恪思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多年,成了一个中国通。
1910年,巴恪思与他人合作出版《太后统治下的中国》一书,第一次向西方展示了慈禧太后统治下的晚清王朝,一经出版便风靡世界,也让巴恪思声名鹊起。
1944年1月,巴恪思临终前把自己的自传体著作《太后与我》书稿交给一位好友并转交给牛津大学图书馆保存,不久后在国外出版,再次引起轰动。
故事从位于八大胡同的“淑春堂”开始。
这里是晚清男同性恋的娱乐场所,而巴恪思就是一名同性恋,经常在此地出入。据巴恪思说,庆亲王奕劻、恭亲王溥伟、辅国公载澜、贝子溥伦等都有断袖之癖,自己在“淑春堂”和他们结识,由此进入满清贵族高官的圈子。
巴恪思自称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保护了颐和园的珍宝,因此得到慈禧的欢心,成为慈禧的秘密情人,从而得以参与、见证了很多宫闱秘事,并将之写入书中。
另外,《太后与我》一书中有大量情色描写,因而被评为“当代《金瓶梅》”,描写之大胆,甚至超过了《金瓶梅》,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伤风败俗的“淫书”。王晶导演、邱淑贞主演的电影《慈禧秘史》,多少就受了这部书的影响。
巴恪思大肆渲染自己和慈禧“恋奸情热”,说慈禧对自己极其宠爱,大学士孙家鼐、邮传部尚书岑春煊便密谋将慈禧太后与巴恪思“捉奸在床”,但被巴恪思机智躲过。
比如,醇亲王福晋(荣禄的女儿幼兰)曾指使御膳房厨师下砒霜,企图毒杀巴恪思这个“奸夫”,又被巴恪思侥幸逃生,阴谋未遂。
在巴恪思笔下,他自己俨然成了淫乱后宫的“嫪毐”,却又充满自信自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位汉化的英国人,骨子里还是西方人的思想观念。
除此之外,《太后与我》还涉足政治,大肆披露高层秘闻。
比如,对于慈禧太后最后的时光,书中记载说载沣、奕劻和袁世凯、军机大臣毓朗、总管内务府大臣世续等人,密谋策划废掉慈禧太后,让光绪重掌权力,慈禧得知他们的密谋后,派人绞死光绪,并准备立溥伦为帝。
为了扫除障碍,慈禧召见袁世凯准备将其处死,但袁世凯先下手为强,在接受召见时突然拔出手枪,向慈禧连发三枪,将慈禧当场击毙……
如果把《太后与我》当成一部小说来看,确实很精彩、很刺激。但是作为自传而言,巴恪思的记载经得起考验吗?巴恪思究竟是不是慈禧的情人呢?
数十年以来,很多人对《太后与我》的记载深信不疑。但是,也有人不服,一名叫特雷费·罗珀的英国专家学者经过数年考证,号称“上穷碧落下黄泉”,33年后终于挖掘出巴恪思的真面目,于1977年出版了《隐藏的一生:埃蒙德·巴恪思爵士之谜》一书。
这本书又名《北京隐士》,揭开了巴恪思一生的真相。
罗珀考证指出,巴恪思确实长期在中国生活,颇有文字天赋,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经常以做生意为名行骗,由于巴恪思平素彬彬有礼,善于交际,看似人畜无害,伪装十分巧妙,所以总有人上他的当。
巴恪思曾经充当过中间人,在一战期间参与中英两国的军火交易,从中收取大量佣金,却从未做成一笔生意,还能逃脱处罚,可见他搞关系确实有一套。
另外,巴恪思虽然长期呆在北京,但他那本《太后统治下的中国》所参考主要的资料《景善日记》被证明根本不存在,内容都是巴恪思一个人杜撰,而这些杜撰的内容与当时真实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巴恪思为了吸引读者,故意虚构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场景。
巴恪思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天才,早在英国便熟悉多门外语,到了中国后又研究汉学,成就斐然,他擅长写作,作品的语言文字、故事情节都很吸引人,加上当时的西方社会普遍对中国缺乏了解,因此巴恪思的作品很容易欺骗人们。
罗珀认为,巴恪思的自传体著作《太后与我》有一定现实基础,但内容也是大肆掺假,尤其跟慈禧的关系纯属无中生有,因为巴恪思结识慈禧时,慈禧已经年近70岁,不可能对异性感兴趣,更别提发生关系了,巴恪思不过是虚构事实,借自我吹嘘满足虚荣心而已。
从书中涉及的政治秘闻看,《太后与我》更是无稽之谈。
清朝最后几年波诡云谲,光绪、慈禧在短短两天内先后驾崩,虽然官方都有明确通报,但由于帝后之间的矛盾以及时间上的巧合,给各种阴谋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人都猜测光绪死在慈禧之手,巴恪思不过是借题发挥,加以虚构而已。
至于孙家鼐、岑春煊、载沣、奕劻等人发动的“捉奸阴谋”、慈禧欲立溥伦为帝等传言,在其他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大概率也是巴恪思个人杜撰,真伪不难辨别。袁世凯在宫内朝慈禧开枪打死对方,更是无稽之谈,彻底暴露了《太后与我》的虚构性和文学性。
说白了,《太后与我》是一部小说,是巴恪思意淫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足为史,亦不足为信,不过,其作品描述晚清社会景象和各色人群,倒是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