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鲁故地,孔孟之乡,也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
近现代史上,山东是革命大省、红色大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齐鲁健儿踊跃参军,山东百姓义务支前,为夺取民族独立、全国解放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对山东十分关注,且亲切关怀。
据统计,仅在1952至1963年的12年间,毛主席专程亲临山东视察就多达10次,几乎是每年1次;至于毛主席乘专列途经山东,暂停视察或听取汇报,就更多了。
这其中,1957年视察青岛,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毛主席在青岛住了足足1个月。
毛主席视察青岛期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个月后,毛主席离开青岛,工作人员在给毛主席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张纸条。
打开一看,是毛主席的笔迹,一共11个字。
看完之后,工作人员十分感动,为毛主席伟大的人格深深折服。
更令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不久之后,毛主席从中南海给他们每个人寄来了1张照片。
这张照片,成了他们一生最为珍贵的礼物。
毛主席视察青岛的1个月期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毛主席临走前,为什么留下1张纸条?纸条上写了哪些字,让工作人员深受感动?毛主席为什么要给工作人员寄来照片?本篇文章带您回顾毛主席和青岛的故事,体会毛主席平凡之中见伟大的领袖风范。
毛主席
1957年7月12日,上午。
嘀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动了埋头工作的矫枫。
“喂……是,这里是青岛市委。”
“什么?毛主席今天上午10点的飞机?……我们这边全都准备好了。”
矫枫是青岛市市委书记处的书记,电话对面是南京市市委书记处。
南京方面告诉矫枫,毛主席已经结束在南京的视察,定于今天上午10点乘飞机从南京启程,预计中午12点左右抵达青岛,问青岛方面准备好没有。
这一点,矫枫很自信,青岛方面早就提前得到通知,做了充分准备,万无一失。
对方说“那就好”,可紧接着又问了一句:“毛主席睡的床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的是软床,很舒适。”矫枫回答。
没想到,对方听了却连连摇头,提醒他说毛主席一向不睡软床,只睡硬板床,而且床要宽大一些,这是他主席多年的生活习惯,你们务必要高度重视。
矫枫心中一惊,还好对方提醒,现在换床,时间还来得及。他放下电话,立即跑去青岛市委第一书记滕景禄办公室,向他做了汇报。
滕景禄听后马上行动,一方面准备到机场迎接毛主席的事宜,另一方面立即安排青岛木器一厂,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做一张硬板床,火速送到迎宾馆。
青岛木器一厂接到这个政治任务,分毫不敢耽搁,不到1个小时,床就做出来了。
另一边,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书记谭启龙,以及青岛市委第一书记滕景禄等领导干部,一起赶到流亭机场,迎接主席专机的到来。
中午12时许,一架喷涂着4202号的“伊尔-14型”飞机,准时降落在流亭机场。
舱门打开,毛主席缓步走下飞机,与迎接他的地方领导一一握手。
大家都很激动,因为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来青岛视察。
不过在当时,谁都想不到这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来青岛。
毛主席
毛主席为什么来青岛呢?
其实,毛主席本来是准备在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但因为南京正值盛夏,天气太热,便临时决定将会议地点改在海滨城市青岛。
毛主席选择青岛,完全是因为气候吗?非也。
在此之前,中央军委决定于1957年8月1日建军30周年时,进行海上大阅兵,地点就选在青岛的,届时毛主席将亲临青岛检阅海军。也就是说,毛主席来青岛是早就定好的,不过提前了将近1个月而已。
得知毛主席即将移师北上,青岛市委准备了两处地点作为下榻选择,一是龙山路上的迎宾馆,二是八大关景区内的山海关路5号,这是一幢欧式别墅,靠近第二海水浴场。
大家原本以为毛主席会选择第二处,因为这里风景秀美,而且靠近浴场,方便游泳——毛主席最爱游泳,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谁料,毛主席听了汇报后,当即选择了迎宾馆下榻。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迎宾馆是原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见证了青岛的殖民历史,是民族屈辱的象征。
如今,新中国独立、强大、自信,毛主席选择住在这里,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就如同他在北平解放,解放军入城时必须经过东郊民巷一样。
这就是毛主席,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维持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青岛迎宾馆
一开始,青岛市委把毛主席的住处安排在了迎宾馆二楼,这主要是为了安全着想。可毛主席上去转了一圈,摇头说自己不习惯爬楼梯,还是一楼好。
迎宾馆立即调整房间,在一楼安排了一个套间,外面办公、会客,里面是休息的卧室。
毛主席看了很满意,觉得一楼出入方便,可以随时到院子里散步。
住在青岛期间,毛主席发生了很多轶闻趣事,留下了宝贵的回忆,而除了会议、工作之外,他干得最多的是3件事:读书、游泳、观光。
毛主席爱读书,“不可一日无书”,每次外出都要带上几箱子书。
这次到了青岛,毛主席还是老习惯,每天都在读书。
有一天,毛主席突然叫来青岛市委的同志,请他们帮忙找两本书:《聊斋志异》、《古诗源》。
很快,两本书找到了,还是古旧的线装本。
毛主席一看,兴奋地说:“真想不到,在青岛还能找到这么好的版本。”
原来,这两本书毛主席早就读过好几遍了,只是没见过这么古旧的版本,这也算是毛主席青岛之行最大的收获之一了。
毛主席最爱的,除了读书,就是游泳了。
毛主席一生游过很多大江大河,也在北戴河多次畅游渤海,却没游过黄海。此次来青岛,站在迎宾馆楼上,就能看到大海,毛主席肯定不会放过这大好良机。
毛主席在读书
7月16日下午4时,毛主席来到第二海水浴场,准备下海游泳。
毛主席兴致勃勃进入了浴场,但一看海滩上空空如也,立即有些不高兴,问:“青岛很怪哩,这么美的地方,夏天这么热,居然没人下海游泳?”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他们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对浴场戒严了。
毛主席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但还是很不高兴,他一生最反对的就是脱离群众,哪怕危险重重,他也会选择跟群众在一起。
毛主席严肃地说:“这里的人如果再这么少的话,以后我就不再来游泳了。”
虽然是第一次游黄海,但毛主席没有一丝生疏,他的泳技高超,泳姿多变,时而仰泳,时而侧泳,畅快自如,胜似闲庭信步,有时甚至仰卧在水面上,伸展四肢,一动不动,好像睡着一样,却丝毫不会下沉,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自愧不如。
过了几天,毛主席再次来浴场游泳。看到浴场上游客颇多,才满意地下海畅游。
在青岛期间,毛主席先后6次下海游泳,每次都要游1个多小时,尽兴之后才上岸。
可游泳多了,麻烦找上门了。
7月的青岛,天气凉爽,水温很低,年轻人在海里呆久了都会冷,而毛主席已经64岁,免疫力下降,更不适宜频繁下海。
7月底,毛主席因为外感风寒,感冒了。毛主席身体很好,极少感冒,这次感冒后他感到咳嗽、头晕,吃饭不香,睡眠不好,保健医生坚决不许他再游泳。
这次感冒影响很大,不但中断了毛主席游泳的习惯,还耽搁了一件大事。
毛主席在游泳
到了8月1日,毛主席的感冒还没好,无法出席海上阅兵,只好让周总理代自己检阅海军,这也成为受阅海军将士们的一个遗憾。
为了让毛主席早日康复,舒同给毛主席推荐了一个“地方名中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刘惠民,毛主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刘惠民给诊断,开了一个叫“小柴胡汤加减方”的方子,结果吃了几顿,果然药到病除。
毛主席很高兴,高度评价了中医的作用:“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感冒好了以后,毛主席的饭量也恢复了,期间因为吃饭,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毛主席感冒痊愈后,迎宾馆便专门给他炖了鱼汤,让他补元气。
毛主席喜欢吃鱼,但一听说这鱼汤是专门给他一个人做的,便说“我没那么娇气,都好了,太浪费”,动都没动,让工作人员给其他老同志送去。
毛主席一向生活节俭,吃饭更是如此。
刚下榻时,毛主席发现包括自己的一日三餐,好几种花样,后来会议的自助餐也很丰盛,还有海鲜,便对地方同志说:“太丰盛了,没必要。”
接待的同志解释说青岛靠海,海鲜很便宜,所有菜品加起来都不超标准,毛主席听了才没再追问,但内心还是觉得有一些浪费。
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
有一天,海军司令萧劲光到迎宾馆看望毛主席,简要汇报海军建设和装备技术进步情况。
毛主席一直关心海军发展,听了汇报后很高兴,主动要求到萧劲光家中探望,说道:“我要去你家做客,回去告诉你老伴,叫她亲自给我做几个菜。”
萧劲光闻言大喜,毛主席提出去下属家中做客,这可是极为罕见的,心想一定要好好准备一桌子菜,款待毛主席一番。
毛主席好像看出了萧劲光的心思,提醒他说:“菜不要做多哟!我给你点几个,麻酱茄子,苦瓜炒鸭子,一盘辣椒,一碗米饭,就够了,蛮好嘛!”
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湖南家常菜,毛主席却吃得津津有味,非常满意,比起迎宾馆的荤肉海鲜,他更喜欢熟悉的家乡味道,更喜欢素食的勤俭节约。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8月中旬,中央在青岛的工作基本结束,毛主席决定离开青岛。
叨扰青岛月余,毛主席打算悄悄离开,他吩咐工作人员,一大早就乘车离青,早饭回到北京再吃,还特定叮嘱不要惊动还在睡觉的青岛当地的干部和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依计行事,8月11日一大早,一切准备停当,毛主席即将悄然离开。
事实证明,这么大的“秘密”是保不住的。
毛主席一出房门,惊讶地发现很多人守在宾馆门口,原来青岛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知道毛主席要一早离开,早早就起床过来等候,送送毛主席。
毛主席一看已经“泄密”,干脆别保密了,吩咐即刻接见全体青岛工作人员。
毛主席与陈毅
大家都到齐后,毛主席说:“我要回北京了,感谢你们这些天的辛苦付出。”
听到毛主席的话,大家的眼睛都红了,几个年轻的服务员忍不住抽泣起来。
毛主席愣了一下,问:“你们哭什么?是不是还有什么冤屈?”
“没有,没有……”,大家赶忙摆手:“是主席要走,我们舍不得您离开。”
毛主席笑了,对大家说:“这样吧,我们一起合影留个念。”
大家一听很兴奋,可再一问随行的摄影记者,胶卷已经用光,没法拍照了。
当时,照相机和胶卷很稀缺,临时找也来不及,大家都很遗憾。
毛主席赶紧安慰说:“这也没有办法了。这样吧,你们把名字都报过来,我回北京后给你们每人寄一张照片来。”
现场掌声雷动,毛主席真是平易近人,太为我们着想了。
毛主席钻进汽车后,还摇下车窗,跟工作人员亲切摆手说再见,大家高高挥手致意,目送着毛主席的汽车离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毛主席走后,工作人员收拾房间时,在写字台上发现一张扣在桌面的纸条。
翻过纸条,上面11个字清晰可见:
菜太多了,吃不了,不要浪费。
看到这张纸条,工作人员不禁感慨:毛主席真是勤俭节约,他的饭菜都这么简单了,仍然嫌菜太多,叮嘱我们不要浪费,这是多么伟大的高风亮节!
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勤俭节约,还说话算数。
不久后,青岛迎宾馆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张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全身照,而且每张照片背后都写着收到者的名字。
虽然不是毛主席的亲笔字,但大家却从这件事上深切体会到了毛主席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和关心,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把毛主席的照片作为自己最宝贵的珍藏。
让青岛市委的领导们高兴的是,中央有关部门反馈说毛主席对青岛的印象很好,他表示自己以后每年都要来青岛避暑。
为此,青岛市委把迎宾馆装修一番,满怀期待地迎接毛主席的到来。
然而,毛主席再也没有来过青岛。
此后,人们只能从照片中回顾毛主席在青岛的30个日日夜夜,怀念毛主席在青岛留下的一段段逸闻趣事,追思伟人平易近人的品格风范……
青岛迎宾馆内景
1957年7月12日,成了永远载入青岛史册的日子。
因为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