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草药,民间一直都有很多相关的说法,比如茯苓,民间叫得最多的名字是什么?据笔者所致,民间一般都把茯苓叫成“松茯苓”,大概意思就是松树结出来的吧。
这个说法其实而也不是无稽之谈,在各种中药本草典籍里,都有“茯苓得松气而生”的说法。现实中,人们想要采集茯苓,多半也得去有松树的山窝里,尤其是枯死了的松树树兜附近,一般都是茯苓常见之所。
那么,茯苓真的是松树的气才生产出来的吗?
现代科学发现,茯苓属于多孔菌科真菌,入药的部位是茯苓的菌核,也确实最喜欢寄生在赤松、马尾松的树根上。
由此可见,茯苓虽然和松树关系密切,却并不能说它就是松树“结出”来的,顶多可以说,松树的气息,似乎更有一种培养基的用途。
在古代,茯苓还有茯菟、云苓、松腴、松薯、松木薯、松苓等多个别名,在《神农本草经》等典籍里,它被归为上品,认为经常服用能够延寿永年。
其实不仅是本草典籍,即使是我们的文化书籍,如《诗经》里也就有了茯苓的记载。只不过,真正记载它的养生用途的还是《神农本草经》,认为它“主胸肋气逆,惊邪、恐悸,寒热烦满,咳逆,安魂养神”。
我们现代人对茯苓的认识,更多以“去湿气”为最,用中医的术语来描述,也就是健脾利湿,这是茯苓的基本功用,也是人们用之以养生的理论基础。
从性味上来说,茯苓性味甘淡平和,什么是“淡”?
这可不能理解为炒菜放少了食盐的淡,而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都不明显,却又似乎都能隐隐找到点近似,但真要说它属于某个味道却又谈不上。
淡味在中药的“五味”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味道,相对来说也就意味着更少峻猛攻伐伤正气的可能。
金元四大家里补土派的李东垣在《脾胃论》里,把茯苓推崇为“除湿之圣药”。
这个评价也因为李东垣在健脾界里的地位而广为传颂,也在某种角度上奠定了茯苓去湿气的养生地位。
但去湿气并不是茯苓养生的唯一用途,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利水除湿:
这当然是茯苓最被大家熟悉的一个用途,它的去湿气是淡渗利湿。淡渗,就像我们一个离水源不远不近的沙滩,挖个洞也有水渗出来,也就意味着利水湿的速度比较慢。
因此,古人说茯苓的淡渗利湿很好用,不管寒热虚实、也不管脾虚脾实都能用。
如果脾肾虚寒之类,茯苓常与白术、附子、大腹皮配伍。
如果肾阳虚衰,寒湿内停,茯苓就可以和白术、干姜、附子、肉桂之类配伍。
2、健脾除湿:
茯苓除了利湿之外还能健脾,脾为水湿之主宰,脾气不健水湿就不能运化,脾气健盛就能及时地运化水湿。
所以,很多脾虚生湿之证,茯苓都是离不开的,它既能够补中气、健脾胃,也能通畅脾胃的气机,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
就像一些脾胃虚弱的人,精神疲乏,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问题,茯苓就可以和白术、党参、扁豆、陈皮之类配伍。
3、祛湿化痰:
严格来说,痰也是水湿的一种,因此,化痰其实也可以归纳入茯苓祛湿的范畴。只是因为水湿属脾而痰饮属肺,古代中医才更愿意把它单独列出来。
一般来说,茯苓的化痰更善于无形之痰,可以和茯苓、白术、半夏之类配伍。
4、养心安神:
这也是茯苓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功用。古代中医认为,茯苓能够滋养心脾二经,补益气血,而濡养心神,对那些心脾两虚引起的神志不宁、健忘失眠等问题,都比较合适。
茯苓在养心安神的时候,一般都和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总之,茯苓是一味比较好用、还很少流弊的养生佳品,但对于体虚滑泄不禁的人,因为它淡渗下利的特点,也还是应该暂时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