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到,主持朝政的国舅庾亮,非要让历阳内史苏峻回朝任大司农,苏峻不干,庾亮坚持,苏峻还是不干,庾亮继续坚持,苏峻就反了。
庾亮为什么一定要苏峻回朝任职呢?
因为他认为苏峻拥兵自重,迟早要反,必须防患于未然。于是,在庾亮的坚持下,苏峻真的反了。
往深了想,如果庾亮不逼着苏峻回朝,苏峻会不会反?
不好说。
为什么呢?
因为之前大将军王敦,权倾朝野,外镇武昌,手握重兵,元帝司马睿并没有逼他回朝,王敦不是也反了吗?
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苏峻会不会反,而是庾亮觉得,苏峻会不会反。
我们摆几句这位国舅爷。
【庾国舅,帅!】
庾亮,字元规,他是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的亲哥。庾亮美姿容,善谈论,特别喜欢《庄子》和《老子》,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守礼法,他跟家里,也不是特别严厉,但是家风肃然(闺门之内,不肃而成)。当时的人认为,庾亮和夏侯玄、陈群是一个层次的人。
衣赐履说:《世说新语》载:
庾亮风度仪容出众,举止沉稳,当时人都觉得他是装的。庾亮的长子庾彬,只有几岁,也有一种高雅稳重的气质,人们才知道是天性如此。温峤曾经躲在帷帐后面吓唬庾彬,庾彬竟然神色恬淡,不慌不忙跪下,对温峤说,君侯这是做什么呢?此后,有人说,见到阿恭(庾彬的小名),才知道庾亮的作派,还真不是装的。
我理解,庾彬的举止,大约可以作为庾亮“闺门之内,不肃而成”的一个注脚。
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征召他,他不去,而是跟着老爹前往会稽(老爹庾琛,过江之后,做过会稽太守)。人们都有些顾忌庾亮的方正严峻,不敢随便接近。
元帝司马睿还是镇东将军时,听说庾亮的大名,就征召他为西曹掾。见了面之后,司马睿当即被庾亮的仪表风姿所震惊,大喜过望,非常器重。随后,就打算礼聘庾亮的妹子庚文君为皇太子妃(太子即明帝司马绍)。庾亮推辞,司马睿不准。司马睿任丞相之后,改任庾亮为丞相参军。因为参与谋划讨伐华轶有功,封都亭侯,转参丞相军事,掌书记。
衣赐履说:司马睿到江东之后,时任江州刺史华轶不听招呼,司马睿派军攻打,斩华轶及其五个儿子,详见拙文《王马天下:一手清异己,一手占地盘;两手都挺硬,硬中透出软》。
司马睿登基之后,庾亮任中书郎,领著作,侍讲东宫。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多被人们称道。史称,庾亮、温峤都与明帝司马绍有“布衣之好”,即是说,他们仨的私人感情非常好。
当时,司马睿以法家那套刑名之术治理朝政,赐给太子司马绍一本《韩非子》。庾亮劝谏司马绍,认为申不害、韩非这些人的刑名权术之学,过于刻薄,有损教化,做君主的,不应该过于关注这些东西(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司马绍很是赞同。后来,庾亮做到散骑常侍。当时,王敦屯驻在芜湖,司马睿派庾亮拜见王敦,商议事情。王敦与庾亮交谈时,本来坐得挺老远,庾亮侃侃而谈,王敦听得着迷,不知不觉,就把位子挪到了庾亮跟前。庾亮告辞之后,王敦感叹说:
庾亮的见识,比裴頠(贾南风主政时期的名臣,与司空张华等人共同辅佐朝政。頠读如伟)强得多啊!
于是,王敦上表任命庾亮为中领军。
明帝司马绍即位后,任命庾亮为中书监,庾亮上书,坚决辞让。
史称,王敦心有异志,对庾亮深为忌惮,但表面上非常尊崇。庾亮已经感觉到王敦对自己不善,就称病辞官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庾亮接替王导为中书监。等到王敦起兵,司马绍加庾亮为左卫将军,与其他将领一道,抵拒王敦心腹钱凤的进攻。之后,王敦的部将沈充逃跑,司马绍授予庾亮符节,任命为都督东征诸军事,追捕沈充。
王敦之乱平定之后,庾亮以功封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转任护军将军。庾亮坚决推辞封公,数年之中,数十次上书,直到公元328年或稍后,朝廷才批准。
明帝司马绍去世之后,庾亮和司徒王导等人受遗诏辅佐成帝司马衍。朝廷加庾亮给事中,改任中书令。太后庾文君临朝,政事全部由庾亮说了算。
之前,王导辅政时,施政相对宽和,大家都很满意,但庾亮执政之后,凡事以法度为准(任法裁物),搞得很多人非常不爽。公元326年,庾亮以南顿王司马宗图谋废除执政大臣为由,诛杀司马宗,贬谪司马宗的老哥司马羕,天下都认为庾亮在铲除宗室。
衣赐履说:有趣有趣!我们刚讲过,庾亮告诫司马绍,“申韩刻薄伤化”,而他执政后,立即“任法裁物”,这是什么情况啊!
我有两个判断:或者,庾亮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本事,在未掌权之前,以反对申韩树立自身形象,在掌权之后,以申韩之术打击异己。抛开道德批判,庾亮的这个本事,是他混官场的大杀器。或者,庾亮在政治生活的磨练中,发现他以前拒绝申韩是不对的,只靠儒家教化,难以把牢权柄,因此,果断采用申韩之术。如果是这样,则说明庾亮有强大的自省能力和自我纠错、完善的能力。铲除宗室,则是把牢权柄的具体措施。
【除了佛学,庾亮都很精通】
于是,我们发现,庾亮此人,好老庄,遵礼教,行法术。儒、道、法,集于一身。
从庾亮之前的履历上来看,还是比较顺利的,出主意,灵;打过仗,胜;论学问,大。那么,庾亮大约会刚愎一些。因此,面对苏峻,他是真没把苏峻放在眼里,明知道苏峻很可能会反,他依然坚持逼着他反,于是,到了——
公元327年,年底,苏峻决定起事。
苏峻知道豫州(州政府设寿春,安徽省寿县)刺史祖约怨恨朝廷,就派人联络祖约,以讨伐庾亮的名义造反。祖约闻讯大喜,侄子祖智、祖衍也都是“好乱分子”,欢欣雀跃。
十一月,祖约下令老哥祖逖的儿子、沛国内史祖涣,女婿、淮南(郡政府设寿春)太守许柳,率军支援苏峻。祖逖的妻子是许柳的姐姐,一再劝谏,祖约不听。
朝廷下诏,重新任命卞壸(读如捆)为尚书令、兼领右卫将军,让会稽内史王舒代行扬州刺史职务(行扬州刺史事,去年,也就是公元326年,八月,命王舒当会稽郡太守时,王舒因老爹名王会,地名跟父名相同,为了避讳,坚决拒绝,后来,朝廷只好把会稽改成郐稽。郐读如快),吴兴(浙江省湖州市)太守虞潭,督三吴(吴郡,江苏省苏州市;吴兴郡,浙江省湖州市;会稽郡,浙江省绍兴市)等郡军事。
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陶回,向王导进言:
我们应当乘苏峻未到,抢先截断阜陵(安徽省全椒县东南)的通路,严守长江以西当利(安徽省和县东金河口)等渡口,敌寡我众,一战即可决胜。如果现在不先行前往,苏峻一旦先行到达,那么人心惊骇,仗就不好打了。
王导认为很对,庾亮却不听从。
十二月一日,苏峻派部将韩晃、张健等人攻陷姑孰(安徽省当涂县),夺取食盐和粮食,庾亮这才后悔。
十二月二日,彭城王司马雄、章武王司马休,背叛朝廷,投奔苏峻。司马雄是司马懿老弟司马权的孙子,司马休是义阳王司马望的孙子。
十二月十日,京城建康戒严,朝廷授予庾亮符节,都督征讨军事事务;任命左卫将军赵胤为历阳(安徽省和县)太守(相当于把苏峻给撤了);命左将军司马流率军据守慈湖(安徽省马鞍山市北慈湖峡)抵御苏峻。庾亮让老弟庾翼以平民身份,统领数百人守备石头(建康城西北)。
宣城(安徽省宣州市)内史桓彝想起兵响应朝廷,他的长史裨惠认为郡里头兵太少,而且山民经常骚扰,最好先别急着出兵。
桓彝拒绝。
十二月二十一日,桓彝屯驻芜湖(安徽省芜湖市)。苏峻部将韩晃,击败桓彝,进攻宣城。桓彝退保广德(安徽省广德县),韩晃大肆劫掠各县,然后回军。徐州刺史郗鉴打算率军援助,朝廷以北边贼寇不宁为由,下诏不许。
衣赐履说:直到此时,庾亮依然没把苏峻放在眼里,确实刚愎得可以。
公元328年,正月,江州(州政府设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刺史温峤率军救援建康,屯军寻阳(江西省九江市)。
苏峻部将韩晃偷袭屯驻慈湖的左将军司马流,司马流本来就是个挼货,大战在即,吓得六神无主,吃史称其“食炙不知口处”,吃烤肉都找不到嘴了,结果兵败身死。
正月二十八日,苏峻率领祖涣、许柳等士众二万人,渡过横江(安徽省和县东南长江渡口),登上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屯驻陵口(采石矶东北)。朝廷军队,屡战屡败。
二月一日,苏峻到达蒋陵(钟山南麓孙权坟墓)的覆丹山(钟山西端支脉)。司徒司马陶回对庾亮说:
苏峻知道石头有重兵守卫,不敢直接前来,他一定会从小丹阳(,建康城南的小城)南道徒步前来,我们应当设伏兵截击,一战即可擒获苏峻。
庾亮不听。
苏峻果然于夜间过小丹阳,结果迷路了,军队混成一团。庾亮听说后,又感后悔。
衣赐履说:看到此处,我估计大家都对庾亮的表现恨得牙痒痒的。我也觉得这家伙过于自以为是了。不过,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年,就会发现,这家伙相当不简单——庾亮所有的军事决策都是错的,但是,这家伙居然永远都敢再下决策,就这一点,说明他的定力非常人可为啊!
建康告急,大多数朝廷干部,都把家人送到外地,只有左卫将军刘超,却把妻子儿女都搬到宫内居住。
朝廷下诏,让卞壸都督大桁(朱雀桥)以东军事,与侍中钟雅率领郭默、赵胤等人的军队,与苏峻在西陵(蒋陵之西)交战。卞壸等人大败,死伤数以千计。
二月七日,苏峻进攻青溪栅(建康城东南),卞壸率军抵拒。苏峻乘风纵火,火借风势,漫延到城内,东晋政府机关办公楼啊,干部宿舍楼啊,等等等等,烧了个干干净净。卞壸的后背长了个大疮,本来已经差不多好了,只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现在又开裂了,苦苦支撑,率领左右侍卫,血战到死,两个儿子卞眕(读如诊)和卞盱(读如须)紧随老爹,也都战死。卞壸的夫人抚摸着他们的尸体,痛哭说:
父为忠臣,儿是孝子,还有什么遗憾呢!
丹阳尹羊曼领兵守卫云龙门(宫城东门),和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安徽省舒城县)太守陶瞻(陶侃子)都力战身死。庾亮准备在宣阳门(建康城南面中门)内集结军阵,刚下完口令,兵众就一轰而散,四散奔逃。庾亮无奈,带着几个弟弟庾怿、庾条、庾翼,还有敦默、赵胤等人,逃奔寻阳。
临走时,庾亮对侍中钟雅说,这里的事,就拜托你了。
钟雅说,梁断房塌,这是谁的错呢!
庾亮说:
今日之事,一言难尽,别再提了(今日之事,不容复言)。但你放心,我一定会打回来的。
钟雅说,希望足下担当得起荀林父的使命!
衣赐履说:解释一下荀林父。荀林父名中行桓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卿。晋文公建立“三行(步兵)”抵御狄人,荀林父被任命为中行之将,因此,又以中行为氏。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出任中军元帅,因手下部将不合,被楚国打败。三年后,他率军攻灭赤狄的潞氏(山西省潞城市东北),景公赏给他狄人奴隶一千家。
钟雅言“想足下不愧荀林父耳”,是希望庾亮能够像荀林父那样,虽然这次败得很惨,但能够率军再战,打败苏峻。
庾亮乘坐小船,附近多有乱兵,庾亮的左右侍从射箭御敌,结果倒霉催的,一箭把船上的舵手给射死了。船上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打算弃船逃命。只有庾亮安坐不动,缓缓道:
这双手怎么能用来射贼人呢(此手何可使著贼)!
大家这才安定。
于是,庾亮等人投奔了屯军寻阳的温峤。
【跑路界的顶级大师】
衣赐履说:读到此处,越发佩服庾亮。一个是,逃跑逃得心安理得,心理素质超级强大,足可与逃跑界的传奇人物,高祖刘邦、皇叔刘备,一较长短。能逃跑,则有机会卷土重来,对政治人物而言,这是一个超赞的本领。再一个是,乱兵就在眼前,舵手死了,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庾亮,竟然如此沉着冷静。哪怕是装的,你给我装一个试试?呵呵。
庾亮这种人,只要他不死,就一定能干出些大事来。
【图片来自网络】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