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进意见,能成全直臣
对帝王级别的人而言,能不能听得进意见,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点,帝王本人也很清楚。但是,真正能够做得到的,则少之又少,古今中外的各种帝王的反面例子,多了去了。
石勒做得到。
有一次,石勒打算去郊外打猎,主簿程琅劝谏说:
老大,现在可不是太平盛世,刘曜和司马绍派出的刺客,成群结队诶,一旦撞见,变起仓猝,哪怕贵为帝王,被人家办了,也就分分钟的事儿。孙策之祸,不可不虑啊!即使没有碰到刺客,那些个枯木断枝,一不小心,也可能造成伤害,驰骋狩猎容易发生危险,从古至今,都是帝王所戒惧的。
石勒勃然道:
老程,孤是成年人诶,孤身强体健诶,打个猎,会不会有危险,孤难道不知道吗?你的工作,就是写写文书码码字儿,做好本职就行了,少管那么多闲事儿!
当天,石勒骑着马追逐野兽,所骑之马一头撞到树上,竟然死了,石勒也摔了个七荤八素,差点儿挂了。回去之后,石勒感慨说,不听忠臣的话,是我的错啊。于是,赐程琅朝服和锦绢,封为关内侯。
此后,朝臣们拜见石勒时,大多能够讲实话、进忠言。
衣赐履说:有一次,金大妞说我哪哪错了,我怎么可能错呢!后来发现,真的是我错了,但是,当爹的怎么能向闺女承认错误呢?于是,我一直硬挺到现在。我尚如此,那些当了一官半职的,又会比我更谦逊吗?
石勒能够主动承认自己没听忠臣之言,真是难能可贵。
公元331年,夏季,石勒到邺城,准备重新建造宫殿。廷尉、上党人续咸,苦苦劝谏,石勒怒了,当场就要诛杀续咸。中书令徐光说:
陛下,即使续咸说的不对,也应当宽容他,怎么能因为他说了几句直言,就下令诛杀列卿呢!
石勒听罢,叹了口气,说:
我是大赵皇帝诶,盖个房都不能自己作主吗?老百姓家,家产达到一百匹,还想换套新房住住,何况朕富有四海呢!邺城的宫殿,朕迟早要建,现在,我姑且下令停工,成全耿直大臣的正气。
于是,石勒赐给续咸绢一百匹,米一百斛。又下诏让公卿以下官吏,荐举贤良方正之士,同时下令,被荐举的人也可以推荐人才,以开拓选贤任能的途径。
衣赐履说:向程琅认错,已属不易;暂停修建宫殿,只为了成全耿直大臣的正气,则又提升了境界。我们有时会问,为什么有的朝代大臣敢提意见,有的朝代就不敢呢?是人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其实很简单,当君主允许臣子提不同意时,才可能出现提意见的臣子;当君主不想听时,当然朝堂上一片静悄悄的。石勒下令停工,成全耿直大臣的正气,更重要的作用,实际是给愿意提不同意见的大臣,营造一个可以提意见的环境。
绝情而大度
石勒不是好好先生。
《晋书·石勒传》载:
石勒的姐夫张越,与其他将领玩儿赌博游戏,石勒亲自去观看。姐夫就跟小舅子开玩笑,大约是有点过火儿了,小舅子怒了,让力士把姐夫的腿硬生生掰断,然后杀了。
亲姐夫诶,石勒是一点情面也不讲啊。
但对有的人,石勒是非常大度的。
后赵政权,继承了前赵帝国“胡汉分治”的治理方法,公元319年,任用中垒将军支雄、游击将军王阳,兼任门臣祭酒,专管胡人的诉讼,严厉禁止胡人欺凌侮辱汉人,特别是衣冠华族。特别规定,把“胡人”称为“国人”,
史称,石勒用法严苛,特别忌讳“胡”这个字眼。大约在公元320年前后,石勒的宫殿,以及各个大门都刚刚建成,开始有了出入门户的限制。一次,一个胡人喝高了,骑马闯入止车门。石勒大怒,叱责宫门小执法冯翥(读如驻)说:
制定法令,自当颁行天下,何况在宫阙之间!刚才骑马闯进来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不禀报?
冯翥惊惶失措,忘了忌讳,对石勒说:
刚才有个醉酒的胡人骑马冲进来,我虽极力呵斥禁止,但他根本不听啊(而不可与语)。
冯翥言罢,发现自己说了“胡人”二字,吓得寒毛都立起来了。
没想到,石勒笑了,说,胡人本来就很难沟通(胡人正自难与言)。
之后,没有追究冯翥。
公元323年,石勒让参军樊坦担任章武内史,樊坦来见,穿戴一身旧衣破帽,石勒就问他什么情况。樊坦未加思索,回答说,不久前,遭到羯族贼寇的抢劫,把我抢了个清洁溜溜。
石勒笑着说,羯族贼寇竟然如此蛮横吗?那就由我来偿还给你吧。
樊坦这才意识到,犯大忌讳了,面前这位,就是羯族的扛把子诶,当场流下泪来,叩头陪罪。
石勒并没有处理樊坦,而是赐给他车马、衣服,以及办装费三百万,让他踏踏实实去上任。
衣赐履说:对亲姐夫,说杀就杀,可谓绝情;对犯了忌的汉族官员,不但没杀,而且还给了赏赐,确实大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