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商场如战场。”这句话投射到职场中,竞争也同样残酷。正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最终能走上金字塔顶端的,可谓万里挑一。那么,那些在职场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人们,又是凭借着什么,能够与他人在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中遥遥领先、傲视群雄呢。
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刘同刚进电视台当编导时,采取和同事们一样的工作方法:每天新闻采访结束后,回来先休息一下,再花几个小时看一遍所拍素材,然后写稿,再请领导审核,待吃完饭后开始编片子。这样算来,下午5点钟采访结束,一直会忙到午夜。最初,他还以为电视工作就是需要熬通宵,但后来观察觉得这种做法不合理,工作效率也极其低下。
于是,他从自身开始改变做法:在采访现场,他就让摄影师拍想要的关键点并做好记录,回台里的路上就把所有关键点排好顺序,到单位后,根据笔记在半小时内完成稿件,而不用再看素材,之后再请领导审核,然后配音,10几分钟就把片子编好了。这样一来,别人要做6、7个小时的事情他在1小时内就能完成,很快就崭露了头角。此后,他从节目策划到制片人,到部门总监、部门总经理,再到部门副总裁,在职场中窜升的速度十分耀眼。
一贯做法和固定思维是限制人们成长进步的一大桎梏。应该说,同事们对陈规的弊端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刘同却率先走出了改变的第一步。其实,选择按部就班还是革新进取,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态度问题。这种态度折射出来的品质是能够出类拔萃的关键要素。主动研究思考现实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就能为部门带来更多的利益,个人当然也就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