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2021年下半年市场突然就顶不住了,不管是成交量、成交价,整体的威慑力在逐步的下调。
这几年市场的调整,大家对于市场的状态是这样看的
2021年,上半年市场还是挺火爆的,下半年有多地的政策出台了之后逐步降温,那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政策调控只不过是暂时性的降温。
2022年,有人感觉到市场真的在调控了,这种状态更多像2008年2014年一样,都是很轻微的调整,所以根本不需要畏惧。
2023年,疫情放开了,有人觉得市场肯定就是会好起来的,结果市场的表现是持续的往下走,不过那时候大家是这样认为的,经过一年时间的经济调整之后,未来肯定就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2024年,大家欣然的接受了房价下调,你明白,疫情放开了之后,不仅没有对经济有好转,还在不断的下调。
2025年,绝大部分人对于房地产都已经没有了信心!
真是大家没有信心,就有人说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啊!
有人说越是晚,抄底的机会可能就越到底
在未来几年,国家对房地产的走向更多的都是倾向于软着落,让房价慢慢的建设来挤出其中的水分和泡沫,让房子最终回归到居住的属性,老百姓也相对来说不用面对如此高昂的住房成本。
最近的房地产与国家的经济深刻的摆在一起了,老百姓购买了一套房子,基本上是往往要掏空家里6个钱包的,还要面对着二三十年的房贷。
在大力度的发展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民众为国家作出贡献,因为房地产对于经济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今天基础设住房,工艺也逐步充足,还有我们看到的一些基本上所看到的高速、高铁、公园、医院、学校都是有每一个居民很大的贡献。
当然房地产也成为了金融投资产品偏离了原有的居住属性,大量的资金涌入楼市,导致实体经济出现了融资困难,融资贵等等这些情况出现
从整个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只有两种结局:
一种就是软着落,以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为例,假设每年价格下跌10%,经过8年时间的回调,房价大概会降到150万左右。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戳穿泡沫,让300万的房子直接暴跌到150.万。
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踩踏事件,甚至会导致价格再一次的下跌也无人问津。
是因为这种形式软着落才是相对理想的状态!
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软着落并不是让房价慢慢下降下来就这么简单了,其中整个市场还包含了很多事情。
因为房地产涉及到的行业十分的众多,还有房地产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十分的大,在场地产软着落的途中,一方面要保证其他产业链相对平稳健康的稳着落,另外一方面其他经济产业也要跟上来,保证在房地产损失的土地出现金税收等等。
房价一旦下跌过快,就要出台相对应的政策进行救市
你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这两年国家会出台这么多利好市场的政策,降准、降息、降利率、降首付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市场崩盘。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百城平均房价相比最高峰的时候回落了23%,根据全国百城房价来看,整体的市场在4年时间回落了23%,还是相对比较健康的,但不要忽略一个重点,有很多区域房价回落了30%~60%,整体房价跌幅还是属于过快的状态。
我们的价格是从2021年开始进行回调到2025年,现在满打满算也才过去了4年时间,那么价格回调还得持续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国际投行、银行、国内知名机构所预测的结果。
高盛集团预测在2026的时候大概率会见底;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的房地产也是会大概在2026年见底;
任泽平团队则推算中国房地产大概两年后见底,也就是在2026年中旬的时候;
所以中国的房价走势,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未来的1~2年时间,整体政策还是会持续的给力的,并不是为了刺激价格上涨,而是要稳住价格不让跌幅进一步的扩大。
在这种状态下,普通老百姓最重要的就是“稳”!
延林
我不懂怎么算房子的建筑成本。但总觉得3000元/平方米不大可能。土地费、材料费、人工费、各种税费等,还要有起码20%的利润吧。小城市不允许建太高的楼。除非那是全都便宜了。但按货币发行规律,钱只能更贬值。
思致欣喜余贵腾
不要再纠结房地产了。经济形势与人口现状都显示出房地产的黄金期已过,国家不会长期把房地产当支柱产业,它逐步回归居住功能。国家发展要靠实体经济,要靠高新技术产业。
回到开始的名字
是六亿栋,不是套,有权威机构专家说,中国的房子够全世界80亿人口居住都有余头,想想空房多少[捂脸哭][捂脸哭]
失与倦
不用5年后,就是现在大城市房价2000。也没多少人会买。
历史的一丝丝
买房子只买了一个空间!!!!!上,下,东南西北都不是自己的!!!!!![睡觉][睡觉][睡觉][睡觉][睡觉][睡觉][睡觉]花了这么多的钱买了个空!!!!![捂脸哭][捂脸哭]
deeee
法院拍卖潮还没来,房价暴跌还未开始。
龙井茶
国家应该掌握后台数据,为什么让建了6亿套住房而不总量控制,有序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浪费巨大
Jimi nomo
房价比较合理的是:大城市8000~20000,小城市100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