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心慌、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而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然而,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肌缺血,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达小指与无名指,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等情况下发作。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典型的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此外,心脏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常见的误诊原因心脏神经官能症:功能性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心悸、气短,常因情绪、压力加重,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但心电图、心脏酶学、冠状动脉造影均无明显异常。
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胸骨后烧灼感、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进食后加重,易误诊为心肌缺血,胃镜检查可确诊。
颈椎病:颈椎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心慌、胸闷、心悸等症状,伴头晕、头痛、颈部僵硬,易误诊为心肌缺血,颈椎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时间、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饮食情况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2. 全面检查
除了心电图检查外,还应结合心脏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明确心脏病变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颈椎X线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
3. 综合分析
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避免仅凭心电图等单一检查结果就下结论。
总之,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但并非所有心慌、胸闷等症状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如果您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