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君嫁给了汉宣帝,为何最后却自尽而死?扒一扒霍家的联姻传奇

静心历史事 2025-02-17 16:27:45

霍成君最终选择了自杀,而细细究来,这事儿说到底,全然得怪霍家咎由自取、自寻死路。霍家自身种种行径实在是太过分,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霍成君的自杀,霍家难辞其咎,真可谓是他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

历史上真实的霍成君,与诸多电视剧所演的情况截然不同。霍成君确实为霍光之女,可在入宫以前,她压根就不认得刘病已,两人哪里谈得上青梅竹马呢。倒是许平君,她才是刘病已名副其实的原配夫人呐。

令人惋惜的是,后来霍家为了进一步稳固自身的权势,特意寻了个机会,用毒药害死了许皇后。随后,便强行将霍成君送进皇宫之中。霍成君虽凭借这样的手段,勉强登上了皇后之位,可很明显,汉宣帝又怎会真心喜爱她呢?

再者,霍光离世后,霍家渐渐走向衰落。至此,霍成君的皇后之位也保不住了。后来,霍家因谋反遭到族灭。而霍成君这位皇后,随即被废。在被囚禁长达十二年,且全然没了任何盼头的情况下,霍成君最终唯有自尽这一条路可走了。

因而,刘病已与霍成君之间的故事,压根算不上是美好的爱情佳话。确切来讲,这就是一出悲剧。并且,不单单是霍成君如此,霍家的七个女儿大体上皆是这般情况。她们的婚姻,基本上都以悲剧收场!

这一悲剧的起始,实则要从霍光当年权势日盛之时讲起。当年霍光得势之后,一系列的事情便由此发端,进而慢慢演变,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而源头便是霍光开始得势那一刻呢。

在汉武帝离世后,霍光位列四大辅政大臣之中,由此开启了辅佐小皇帝刘弗陵的历程。然而,自打成为辅政大臣起,霍光便无可避免地要去应对一个极为棘手的重大难题。

他所面临的这一难题,在于其自身缺乏来自中下层的权力根基。也就是说,在中下层层面,他并未拥有能够支撑其行事、发挥影响力的那种权力基础,这一点成为了困扰他的突出难题所在。

霍光此前常年于中枢就职,且长时间伴于汉武帝身旁。如此一来,在其出任辅政大臣之前,基本没什么心腹之人,顶多也就是能结识几位同事罢了。

在不少人看来,皇帝初登大位之际,得全力去笼络朝中诸位大臣,唯有如此,方能稳坐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其实,对于辅政大臣而言,这其中的道理并无二致。辅政大臣若想牢牢把控住手中权力,同样也需用心去笼络人心,务必要拥有众多的心腹之人来为其所用才行。

在古代,特别是隋唐之前,权臣若想真正把控大权,最为有效的途径当属提拔自家亲属了。就拿后来的曹操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将汉献帝完全架空,原因就在于彼时其麾下半数将军皆出自老曹家和夏侯家,都是他的亲戚。这些人自然不会听从汉献帝的指令,唯曹操马首是瞻。

就拿后来东晋时期的王导来说吧,在其辅佐司马睿开国之后,东晋的高层当中,大半人员都出自他们老王家。也正因如此,后来的东晋便有了“王与马共天下”这样的说法。

然而,当情况轮到霍光的时候,这种办法竟然是不适用的。

确切来讲,霍光内心是想要去使用的,然而他自身并不具备能够去使用的那种能力。也就是说,虽然有使用的想法存在于霍光心中,可实际情况是其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没办法真正去付诸使用的行动。

据史书记载可知,霍家并非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史料所呈现的情况而言,霍光仅有霍去病这一个兄弟。而霍去病年纪轻轻便离世了,且在去世前仅留下一个儿子,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后来也早早夭折了。

换句话说,霍去病所在的这一支脉,到后来是彻底绝嗣了,再也没有了直系的后代传承延续下去,就此断了血脉延续的脉络。

霍光这一支的情况是,人丁并不兴旺,霍光就仅有一个儿子罢了。在霍光刚开始担任辅政大臣之际,他的这个儿子要么还未成年,要么也只是刚刚成年而已。如此情形下,很显然,霍光的儿子在那时是没办法给予霍光什么实质性帮助的。

要说霍光叔叔家的孩子,还有老霍家其他那些远房亲戚呢,很遗憾,在史书当中确实是毫无记载可言的。这事儿其实也不难明白,霍光打小就被带到汉武帝身旁了,想来和老霍家那边的亲戚们应该是不太熟悉的。

并且,霍光的父亲本来就仅仅是个基层的小办事员罢了,霍家的那些亲属呢,想必也都属于底层民众,顶多也就是基层的小官员层级。像这样的亲戚,即便霍光硬着头皮将他们给提拔起来,他们也没办法把事情处理好,反而只会把局面弄得乱七八糟的。

因此,霍光想要通过提拔自己家人来达成某种目的,这显然是无法行得通的。毕竟诸多因素摆在那里,使得这条途径对于霍光来说,根本就走不下去,是完全行不通的一种情况呢。

如此一来,霍光便只剩下另外一条路可走了。而这唯一的一条路呢,便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霍光仅有一子,却有着七个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七位女儿的婚事,霍光必然是极为慎重的。毕竟,霍家的这七个女儿,她们每一个人的婚姻状况,都和政治紧密相连,有着高度的捆绑关系。

首先要提到的是霍光的长女。

这位霍家的大女儿,其姓名与事迹在史书上均无记载。事实上,不光是她,霍光一共有七个女儿,除了最小的霍成君外,其余六个在史书上同样未留下姓名,也未留存任何事迹可考。

我们仅晓得,其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名为邓广汉的男子。后世史学家经过分析认为,在大女儿成婚之际,霍光那时应当还未担任辅政大臣呢,而是在汉武帝身旁担任秘书的职务。如此一来,霍光在为大女儿挑选对象之时,也就没办法去和那些特别有势力的人家缔结姻亲关系了。

就这样,在之后的日子里,霍光的大女儿与邓广汉结为了夫妻,她从此走进了邓广汉的生活,开启了两人相伴的人生旅程,而这桩婚事也成为了当时诸多事宜中的一环,在岁月长河里留下了这么一段关联的记载。

关于邓广汉,其出身的具体情况并不明晰,在史书当中,有关此人的记载寥寥无几。我们仅能知晓的是,邓广汉来自山西平阳,恰好和霍光的家族是同乡。

在霍光的诸位女婿里,邓广汉着实算是相对没什么出息的那一位了。即便如此,待霍光掌控大权后,依旧给了他一个重要职位,安排其担任长乐宫的卫绾,专门负责起太后那边的警卫安保方面的事宜。

后来,霍光离世后,霍家竟妄图谋反。而邓广汉在这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他身为最核心的组织者,行径恶劣。如此大逆不道之举自然触怒了汉宣帝,于是邓广汉便被汉宣帝果断下令处死了。

接下来,在长女之后,其余几个女儿的排序情况便不太明晰了。只晓得在这位长女之后,霍光的另外两个女儿,她们在出嫁之时,可都不是寻常之事,各自有着不简单的情况呢。

其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位女儿嫁给了辅政大臣金日磾的次子金赏。而另外一个女儿呢,则是嫁给了辅政大臣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

凭借着这两个女儿,霍光瞬间便与两位辅政大臣结成了亲家。在当时的汉朝高层,四位辅政大臣里,除桑弘羊之外,其余三人一下子就都变成了霍光的自家人,如此一来,霍光在高层的关系网可谓是瞬间紧密了起来。

霍光在上位伊始,恰恰是凭借着他的这两个女儿,成功拉拢到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从而得以迅速掌控住局面。然而,就后续的历史演进状况而言,他这两个女儿的婚姻,看上去好像都未曾收获幸福。

汉武帝离世一年多后,金日磾便在金家这边故去了。待金日磾去世,霍光凭借着和金家的亲家关系,很快就占据了因金日磾离去而空出的权力地盘。而金日磾的女婿金赏呢,在此之后,反倒渐渐被排挤到了边缘位置,不再居于权力核心地带了。

并且,在后来霍家意图谋反之际,金赏做出了主动举报霍家的举动。正是由于他的这一举报行为,致使霍家落得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就连金赏的妻子也受到了株连。不过也正因如此,金家才得以幸运地逃过一劫,免遭覆灭之灾。

很明显,这门亲事完完全全就是一场政治婚姻,对于这两人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任何幸福的可能,在这样的婚姻关系里,幸福二字与他们毫无关联。

要说上官家那可真是不简单呐。霍光有个女儿,她和上官家的女婿上官安育有一女。过了几年,上官家经过一番谋划运作,竟成功地将自家这个小姑娘推上了皇后之位。这么一来,霍光的这位女儿瞬间就变成了汉昭帝的丈母娘啦。

然而好景难续,此后没过多久,霍光与上官桀便因权力争斗彻底闹掰了。接着,历经一番错综复杂的争斗,霍光成功战胜了其余两位辅政大臣。而上官桀企图凭借政变来击败霍光,最终还是被霍光彻底粉碎了。

在此之后,上官家遭遇了灭族之灾,整个家族几乎被屠戮殆尽。唯有一人得以幸存,那便是上官家的小姑娘,她后来还成为了皇后,成为了这场家族惨剧中唯一留存下来的上官家血脉。

关于霍光的那个女儿,在后续的史书中便没了任何相关记载。有人猜测,她后来径直回到了霍家,直至年老离世。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觉得当时霍光为了将上官家彻底清除干净,居然大义灭亲,把自家这个女儿也一并株连进去了呢。

无论最终呈现出怎样的结果,很明显的是,这段婚姻发展到最后,终究还是沦为了一场悲剧,无可避免地走向了令人惋惜的结局。

往后,霍光接下来的三个女儿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两个女儿分别有不同的婚嫁。一个嫁给骑都尉赵平,另一个嫁给安定太守任盛。关于这两位霍家女婿,史书上并没有太多记载。但在霍光掌权之时,他们不是掌握着宫中的警卫力量,就是在边境为官领兵。

另有一女儿,她嫁给了一位名叫范明友的将军。在史书中,关于范明友的记载颇为不少。在整个汉昭帝在位期间,汉朝所开展的那几次大规模平叛战争,他差不多参与了其中的一半,无疑是典型的猛将型人才。也正因如此,后来霍光相中了他,将其调入京城,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范明友与霍家女儿喜结连理,大概是在霍光和上官桀展开最终决战的那一年。此后,当边境局势安稳之际,范明友承担起京城的警卫职责;而一旦边境出现战乱,他便奔赴边境作战。就像东北地区的乌桓之乱,便是由他出兵平定下去的。

在西汉中期之际,乌桓的实力原本已然颇为强劲了。然而,就因为范明友这人来到辽东展开了一番猛烈攻击,使得乌桓在之后的整个西汉时期,都始终没能恢复元气,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

霍家后来的权力金字塔中,那三位女婿无疑是重要基石。然而在霍家谋反一事发生后,此三人基本都卷入其中,跟着参与了谋反活动,最终也都没能逃脱,被直接给除掉了。

霍成君是霍光最小的女儿,在她之前,霍光已经有了六个女儿。

霍成君具体的出生年份并不明确,不过推测起来应当和刘病已的年龄相近,大约是在汉武帝执政末期出生的。当霍成君成长到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时,霍家已然权势熏天。彼时,霍光已然成功完成了废立皇帝这般惊人之举,整个汉朝都处在霍光的掌控范围之内。

这般情况下,霍家对于小女儿的婚事必然会悉心筹备。利用联姻来稳固家族权势,这一手段霍光此前已多次运用。只是发展到此刻,霍光的权力与地位差不多已达巅峰。因而霍成君若嫁给寻常之人,哪怕是普通的王侯将相,对霍家而言,都没有多大价值。

最为理想的抉择,便是嫁给才登基不久的刘病已。并且呢,霍成君一旦入宫,可不能仅仅当个寻常的妃子哦,那是一定要当上皇后才行的!与此同时,霍成君还非得生下儿子不可。而她所生的儿子,日后也一定要成为太子哟。

如此一来,往后霍家便沦为了外戚势力。并且自刘病已往后的汉朝诸位皇帝身上,皆流淌着霍家的血脉了。直至发展到这般情形,霍家所拥有的权势,方才算是彻彻底底地有了稳固的保障。

然而,问题在于,面对这样一个看上去极为美好的结果,刘病已内心是不情愿接受的。

据史书记载,起码在刘病已登上皇位之前,他应当是从未见过霍成君的。这一情况,和诸多电视剧所演绎的内容存在差异。

此外,在刘病已登上皇位之前,他就已经迎娶了一位宦官的女儿,也就是许平君。彼时,他俩成婚已将近两年,并且育有一子。对刘病已而言,许平君才称得上是他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许平君的父亲,是看着刘病已一点点长大的,据说还曾和刘病已当过室友呢。

对刘病已而言,他最爱的女子当属许平君。不管是基于丈夫应尽的责任,还是从自身权力地位方面去考虑,他显然都无法接受霍成君。让霍成君入宫当个妃子,这倒也勉强可行。可要是为此废掉许平君,进而改立霍成君为皇后,刘病已绝对不会应允。

就这一问题而言,早在刘病已登基伊始,霍家便已为之努力了相当长的时间。但遗憾的是,刘病已始终未曾应允,甚至后来还弄出了“故剑情深”这一举措。如此一来,自那之后,霍家心里也明白,想要劝说刘病已废掉皇后,进而立霍成君为皇后,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的了。

然而关键在于,在此之后,霍家依旧未曾放弃这一打算。

如此,又历经两年时光,许平君再度有了身孕。此次,她为刘病已诞下一个女儿。可谁能料到,就在许平君生产过后没多久,霍光的妻子竟暗中买通宫里的医官,偷偷换掉了许平君的用药。结果呢,许平君刚生下孩子,便因气衰离世了。

许平君的离世,让刘病已怒不可遏。要知道,就连霍光自己都未曾料到,他的妻子竟会如此胆大妄为,做出这般行径。可事已至此,霍光也没法把妻子推出去承担责任,唯有硬着头皮替她料理后续事宜了。

就这样,到了最后,这件事便被当作是一起寻常的医疗事故给敷衍过去了,就这么轻易地蒙混过关啦。甚至连那个暗中下药的女医官,居然也都未曾受到任何的责罚。

然而,刘病已这一方已然洞悉了事情的真实状况。刘病已心里明白,事已至此,倘若自己依旧一味抗拒下去,极有可能招致霍光的强力压制,说不定还会被直接废掉皇位呢。于是在此之后,刘病已便不再执拗坚持,而是应允了让霍成君进宫成为皇后。

很明显,对于刘病已来讲,这不过是一时的隐忍罢了。到了这般田地,他跟霍家之间,实际上早就注定没法和平收场,矛盾已然不可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势必走向更为激烈的态势,善了的可能性已然微乎其微。

在当时那样的特定背景之中,公元前71年的时候,霍成君得以顺利进入皇宫之中。而到了次年年初,霍成君又十分顺遂地被册立为皇后,开启了她在宫中的一段新历程。

到此为止,霍家梦寐以求的所有东西,终究是被他们收入囊中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已然与刘病已结下了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这仇怨已然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双方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往后怕是只能以仇敌的身份相对了。

没人晓得霍成君入宫之际究竟作何想法。说不定,她会因当上皇后而暗自得意呢。又或许,她压根不想踏入皇宫,心里盼着能嫁给平凡之人。至于她对汉宣帝刘病已,到底存有几分情意,这同样也是无人能说得明白的。

起码在霍成君初入宫的那几年时间里,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般和谐融洽。就表面状况而言,汉宣帝始终对她极为宠爱,并且在朝政方面的诸多大事上,也全都是对霍光言听计从,仿佛之前发生过的那些事儿,统统都未曾存在过似的。

然而,在霍成君进入宫中以后,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状况。此前霍光的外孙女已然嫁给汉昭帝刘弗陵,并成为了皇后,现今更是当上了太后。依照霍家这边的辈份来讲,这位上官太后,乃是霍成君姐姐家的女儿,是得称呼霍成君为小姨的。

不过要是按照老刘家这边的辈分来讲,身为小姨的霍成君,反倒得管其称作奶奶。

这辈分啊,简直乱得一塌糊涂了,实在是乱得让人有些头疼,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捋清楚了呢,真的是乱到不行不行的程度啦。

诚然,相较于霍家那如日中天、令人瞩目的权势来说,这些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了。霍成君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霍家的权势更是得以再度攀升,仿佛汉朝的未来已然被霍家牢牢掌控在了手中一般。

然而,就在霍成君入宫两年之后,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此前的种种情况,全然不复以往,仿佛一切都被按下了改变的开关,因着霍成君入宫两年这个时间节点,形势完全变了模样。

公元前68年,一代权臣霍光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在这一年,霍光的生命之火熄灭,他离开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其离世也成为了当时政治格局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自此,诸多局势也因他的逝去而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霍光一死,霍家的权势瞬间没了根基。尽管霍家有几个后代当下都身处重要职位,可明摆着的是,往后即便他们联合起来,也再没办法对汉宣帝加以控制了。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当中,汉宣帝运用了极为巧妙的手段,一步步地将霍家所掌握的兵权给剥夺掉了。而京城的警卫大权呢,也被汉宣帝成功收回,转而交到了那些他所信任的人的手中。

大约在霍光离世一年有余之后,汉宣帝竟突然颁布旨意,将许平君所生之子刘奭册立为太子啦!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汉朝的高层顿时一片哗然。霍家更是即刻察觉到了危机所在。在前几年当中,由于霍成君始终未曾生育子女,这便使得霍家根本没办法提及立后的事宜。而汉宣帝那边呢,此前同样未曾提及立储之事,这无疑是默认了要等霍成君诞下子嗣。

但在当下,汉宣帝径直下达诏令,确立刘奭为太子。这般情形下,霍家此前的盘算全然化为泡影。即便霍成君依旧稳坐皇后之位,可只要太子并非她所出之子,那么汉朝往后的发展,终究是和霍家沾不上什么边儿了。

很明显,霍家对此事怎会甘心呢。在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受霍光妻子的教唆,霍成君接连数次妄图直接毒杀太子刘奭。然而,由于刘奭平日里一直颇为谨慎小心,所以霍成君每一次下手都未能得逞,始终未能达成其毒杀太子的目的。

此后,又过了大概一年的时间,汉宣帝对皇权的掌控愈发稳固。到了这个时候,汉宣帝开始亮出他的致命手段了。在公元前66年的七月,距离霍光离世已然过去了两年多,霍家曾经毒杀许平君的那桩旧事,竟然一下子就被揭露了出来。

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刘病已与霍家已然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双方之间的决战可以说是一触即发,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

在当时的情形下,霍家这边做出了抢先行动的决定,意图直接发起政变。霍家的诸多女婿当中,除了金日磾之子以及已经离世的上官桀之子外,其余的四个女婿都参与到了这场谋划之中。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际,金日磾的那个身为霍家女婿的儿子,竟然抢先一步将霍家的阴谋给告发了。

就这样,汉宣帝以极为果决的姿态迅速展开行动,快刀斩乱麻一般,直接将这场意图谋逆的政变彻底粉碎掉了,让局势得以迅速稳定下来,其行事之果断令人赞叹。

在之后的12年时光中,霍成君始终处于被软禁的状态,而软禁之地便是西汉时期的冷宫——昭台宫。彼时,霍家已然遭遇了彻底的族灭之灾。霍成君自己又未曾育有子女,如此一来,在这世上,她已然再无任何亲人了。

在那过去的12年时光里,能支撑霍成君继续生活下去的唯一力量,恐怕就是曾经和刘病已之间恩爱的那些回忆了。在她的印象之中,起码在霍光离世之前,刘病已真的是极为爱她,对她言听计从,宠爱有加。故而霍成君一直都认为,刘病已说不定对自己仍旧存有感情呢,说不定日后还会再来将自己接走。

可十二年过后,霍成君苦苦等来的,压根儿不是刘病已接她走的旨意。反倒是要她离开昭台宫,迁往一处名为“云林馆”的所在。要知道,昭台宫虽说算是冷宫,但好歹还挂着个宫字呢,这也意味着刘病已起码还认她曾是自己妻子的这层身份呐。

然而,一旦迁至云林馆,那就表明刘病已已然彻底不顾及那仅存的最后一丝夫妻情分了。

就在这一年,霍成君接到了旨意,随后便径直选择了自杀这条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或许霍成君直至生命尽头,都没能想通自己究竟错在了哪儿。想当初她初为皇后之时,与汉宣帝那也是极为恩爱的,两人曾经情意绵绵、如胶似漆呢。可怎么就到后来,竟走到了如此田地呢?这一切实在是让她满心疑惑。

从后世的眼光去看,霍成君要是真要去怨怪谁的话,恐怕也只能是怨她的母亲,还有那些霍氏家族的人喽。要知道,倘若不是他们这般贪得无厌,总想着能永远把持着高位,说不定霍家到最后也不至于落得个被灭门的下场呢。

然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霍家人都未曾真正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本应被看透的道理,就那样被他们忽视着,直到临死之际,也依然没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实在是令人不禁为之感慨啊。

0 阅读:2
静心历史事

静心历史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