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速度非常快,但美专家提醒:不仅如此,中国其实另有底牌

南斋孤风中 2024-11-12 20:16:01

美国,目前有11艘超级航母。

每艘排水量达10万吨,舰载机多达75架。

相比之下,中国的辽宁舰和山东舰排水量约6万吨,舰载机30-40架。

表面看,中国航母实力确实不及美国。

但这恰恰验证了《国家利益》杂志的深刻观察:

中国另有底牌,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区域防御网络。

中国的区域防御网

中国多年来,精心打造的区域拒止系统。

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台海危机,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的来临,让中国深刻认识到海防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道防线,远程预警雷达和卫星,是“千里眼”;

第二道,反舰导弹系统。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1500公里,被称为“航母杀手”;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突防现有反导系统。

第三道,潜艇部队;

最后,近海防御力量,雷达和声呐监测网络。

在这个体系中,航母反而成了锦上添花的角色,而不是必须依赖的核心。

这种战略差异,主要是因为地缘政治的现实。

美国需要远洋投送能力,所以航母是其不二之选。

而中国,主要关注周边海域防御。

这种“区域拒止”战略,更符合需求,也更经济实用。

虽然,中国造船速度惊人。

预计2030年,可能拥有6艘航母。

但真正的“王牌”,是这个综合防御体系,能让任何试图接近的敌方舰队,都面临巨大风险。

1982年,福克兰战争中,阿根廷仅用几枚飞鱼导弹就重创了英国舰队,迫使其航母不得不远离作战区域。

而今天中国的反舰系统。

威力和精度,都远超当年的飞鱼导弹。

不求与美国在航母数量上,一比高低。

而是努力创建一个让对方“望而却步”的防御网络。

把“家”守好,先立足,后发展。

一个设计精良的防御网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抵御强大的进攻力量。

中国这种战略,还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一艘美国福特级航母,造价约130亿美元。

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反舰导弹网络,成本可能只有这个数字的1/3。

区域拒止能力大幅度提升

早期区域拒止战略面临的困境 —— 被海岸线束缚。

有点像古代城池,城墙虽高但难以出城作战。

美军航母战斗群,能快速移动,第一岛链上的空军基地则如同前哨。

这种机动性,让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既可以快速进攻,也能随时后撤,游刃有余。

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这一切,现代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了。

传统反舰导弹,射程仅1000-1500公里。

新型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可达3000-4000公里。

空射导弹,借助轰炸机,射程更可延伸至5000公里以上,大大扩展了打击范围。

从福建沿海发射的东风-26,可以覆盖整个冲绳群岛(距离约800公里)、菲律宾全境(最远点约2000公里)。

甚至触及关岛(距离约3500公里)。

这种打击范围,让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基地,都处于威胁之下。

1940年,当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可以打击到英国本土时。

整个不列颠空战态势,都发生了改变。

今天,东风-26对西太平洋的战略影响,可能比当年德军轰炸机的影响还要大。

美国海军,唯一还算安全的港口。

只剩下了位于6000公里之外的中途岛。

在这种远程打击能力的保护下,中国的航母编队,有了空前的战略机动空间。

003型航母(排水量约8万吨,可携带多达60架各型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约500-800公里。

再配合作战半径,约1500公里的歼-15舰载机。

形成了一个机动性极强的打击体系。

当美军航母,必须保持在4000公里之外时。

中国航母,却能在第一岛链内自由活动。

除此之外,一架轰-6K可携带6-7枚鹰击-21导弹。

射程达400公里,可以在数千公里范围内灵活机动。

美国的想法

但美国,并非没有反制之策。

2023年,美日韩峰会的战略意图,从“大联盟”转向“小圈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本。

日本2024财年的防卫预算,达到创纪录的8.6万亿日元(约合600亿美元)。

比五年前,增长了近40%。

这包括采购500枚“战斧”巡航导弹、扩充反导系统,甚至开发高超音速武器。

美国的这种委托代理战略,并非新创。

20世纪50年代,英国逐步将中东地区的军事责任转交给美国,战略收缩。

今天,试图将部分遏制任务,转交给地区盟友。

让盟友担任“炮灰”。

自己的主力部队,则后撤至夏威夷、关岛等“第二线”。

一旦冲突,盟友军队会首当其冲,承受最初的冲击。

而美军主力则能够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还有一个,美国采取“远洋决战”战略,与二战时的太平洋战争很相似。

当时,美军就采用了“跳岛战术”。

通过控制关键岛屿,最终切断了日本海上补给线。

今天,美军同样在强化关岛、夏威夷等关键基地。

其中,关岛驻扎着超过7000名美军,配备有B-52轰炸机和核潜艇。

中国海上贸易依赖度,非常惊人。

2023年数据显示,约80%的原油进口和超过50%的铁矿石,需要通过海运。

特别是马六甲海峡。

每天,要通过约1500万桶原油,其中相当部分是运往中国的。

从海军力量对比看,中国虽然拥有344艘军舰,数量上超过美军297艘。

但在大型作战舰艇上仍有差距。

历史上,英国就曾用类似战略打败过拿破仑法国。

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中。

纳尔逊将军,通过切断法国的海上贸易线,成功削弱了拿破仑。

今天,美国似乎也在尝试复制这一战略。

中国的应对

近年来,中国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比如,投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发中巴经济走廊,就是在努力开辟陆上贸易通道。

古代丝绸之路,陆路贸易曾帮助中国规避海上风险。

但现代工业规模,远非古代可比。

仅一艘大型集装箱船,就能装载2万个标准集装箱,相当于2万辆卡车的运力。

纯陆路运输,很难完全替代海运。

新加坡国立大学战略研究专家指出:

中国97%的外贸货物依赖海运,一旦远洋航线受阻,可能导致GDP损失15-20%。

这,正是美国战略布局的着力点。

中国造船速度非常快。

2012-2022年间,中国平均每年下水2艘052D驱逐舰,4艘054A护卫舰。

福建舰的排水量已达8万吨,接近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水平。

若按此速度发展。

2030年,拥有6艘航母编队的目标,确实可期。

二战时的美国“自由轮”计划,当时美国也是靠着惊人的造船速度,用源源不断的军舰压垮了对手。

最新的福建航母有多大?

它的体型,已经可以跟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掰手腕了。

1890年,美国GDP首次超越英国,50年后就确立了全球霸主地位。

今天的情况类似:

2020年,中国GDP已达美国的7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甚至已经超越。

经济基础变化,必然影响军事力量对比。

美国的相对优势,正在减弱

从全球化趋势看,单一霸权确实难以持续。

历史上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经历过霸权巅峰后的衰落。

美国的相对优势,正在减弱。

五角大楼报告承认,美国海军维修能力下降。

2022年,仅能如期完成36%的维修任务。

相比之下,中国大连、上海等军工基地产能持续扩张,维修效率不断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军“保养”问题。

美国军舰的维修任务,只有三分之一能按时完成。

历史上,每个试图阻止新兴大国崛起的霸主,最后都没能如愿。

美国现在的处境,有点像是一个在独木桥上竭力阻挡对手的角色。

但问题是,世界已经不是独木桥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金砖国家在扩大,欧亚经济联盟在发展,各种区域贸易组织如雨后春笋...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就像当年,英国想用海上封锁卡住德国的脖子。

最终不但没能阻止德国崛起,反而加速了自己的衰落。

时代潮流,就像长江大河。

试图用堤坝截断它,只会让水流更猛烈。

7 阅读:4308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