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澶渊之盟中立下大功的北宋名臣曹利用,为何没能保住自己的命?

晴朗书阁 2023-04-26 16:47:27

1004年,34岁的曹利用在宋辽大战中立下大功,帮宋朝签下了澶渊之盟,深得宋真宗赵恒的欣赏,一路升职加薪,扶摇直上。

但25年后,曹利用却以被迫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人生为何会悲剧落幕?

1

曹利用是赵州宁晋人(今河北邢台市宁晋县),小的时候就很喜欢与人谈论、争辩,颇有些外交家的天赋。(“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宋史》)

但和同期通过科举入仕的寇准、王旦、丁谓等大臣不同,曹利用能够入朝为官,走得是荫补路线。

荫补,也就是通过亲人的关系获得官职。这种得官方式,当然没有正经参加科考中进士风光,但曹利用的才能却也是有目共睹的。

让曹利用一举成名的契机,是澶渊之盟。

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距离北宋首都开封仅有一河之隔。

宋真宗赵恒在惊慌失措和万般无奈之下,听从宰相寇准的建议,顶着压力御驾亲征。

虽然御驾亲征大大鼓舞了士兵的士气,在对辽作战中连续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还射杀了辽军的统帅萧挞凛。但缺乏底气的宋真宗死活不愿意将战争进行到底,而是做梦都想着和谈。

恰巧,辽国的萧太后也对打赢这场仗没有太大的信心,于是双方约定议和。

两国和谈,挑选使者是个大事。使者太刚烈,容易把事情办砸;太软弱,容易丧权辱国;太无能,会为国家埋下祸患。只有有才有德有口才、又擅长玩心理战术者,方有望顺利完成任务。

挑选谁做使者呢?枢密院(宋朝的军事机构)推选了曹利用做候选人。宋真宗不认识曹利用,不是很放心,当即把名单退了回去:“这是重要大事,不能随便用人。”

第二天,枢密使王继英前来汇报,又一次推荐了曹利用,还说曹利用已经表态了:“如果能奉君命出使,就算死也不会逃避的!”(“傥得奉君命,虽死无所避”)

宋真宗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授任曹利用为阁门袛候、崇仪副使,命他带着诏书去辽军中和谈。出发前,宋真宗对曹利用说:“辽人南下入侵,所求无非是土地和财物两项。土地万万不可能给他们,钱财方面只要不超过100万,都可以商量。”

曹利用愤愤不平地对宋真宗说:“他们若是贪得无厌,有其他过分要求,臣绝不敢活着回来!”

一番豪言壮语,让宋真宗十分欣赏。

但从皇帝营帐走出后,曹利用又被宰相寇准叫过去叮嘱了一番:“虽然皇帝说可以许给他们百万岁币,但你要是敢超过30万,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拍着胸脯保证:“定然不辱使命!”

2

见到辽国萧太后之后,曹利用发现她的诉求很是异想天开:要求宋朝“还”给他们关南之地。

关南之地是和被儿皇帝石敬瑭献出去的燕云十六州连在一起的,当年后周太祖柴荣率兵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因为生病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幽州,只打下了关南之地。现在辽国却要求宋朝还给他们关南之地,当然让人无法接受。

曹利用不卑不亢地回答说:“晋、周之事,本朝不知。即使是岁币,我都不知道我们皇帝答不答应,割让土地之事更是想都不要想。”

(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宋史·曹利用传》)

辽国大臣高正始闻言怒喝:“我们大辽出兵,就是为了收复故地,如果只得岁币,我们都没脸回去!”

曹利用也不客气:“如果你们是这样的谈判态度,那战争只能无休无止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辽国人看着曹利用没那么好妥协,便退而求其次,从岁币上下功夫。他们提出:宋朝需要每年给他们300万岁币,方能让他们偃旗息鼓。

曹利用坚决不同意,伸出一个手指头:“只能给10万。”

辽国人听到曹利用的数字后差点气晕过去,但曹利用始终底线不改,不卑不亢。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最终还真以“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的条件达成协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澶渊之盟”。

拿着盟约回到澶州行宫后,宋真宗正在吃饭,没有第一时间召曹利用入内,但又实在好奇,便让内侍去问曹利用,答应给辽多少岁币。

曹利用不肯告诉内侍真实数字,说事关重大,必须当面向圣上奏报。

宋真宗还是着急,又派内侍去问,这回曹利用伸出了3个手指头作为答案。

宋真宗误以为是“300万”,惊慌不已,直叹:“太多,太多了!”但是转念一想:“两国交战,连年不休,花费何止300万?如能用300万了结此事,倒也不失为一桩幸事。”

等到真正召见曹利用时,曹利用一进门就跪下谢罪说:“臣许给辽国的岁币太多了,实在是有辱使命!”

宋真宗无奈地说:“300万的确是多。”

曹利用赶紧解释:“是10万岁币,20万匹绢。”

惊喜大礼包来得太过突然,直砸得宋真宗头晕目眩。反应过来后,他当即下令提拔曹利用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还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的府第。

3

除了口才了得,深谙谈判之道,曹利用在行军打仗上也很有一套。

1007年,由于宜州(今广西河池)知州刘永规太过压榨手下士兵,不仅经常殴打他们,还强迫士兵带着家人没日没夜地干苦力,为自己修建州署,结果引发了宜州之乱。刘永规被杀,士兵一路打到广州,整个岭南都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宋真宗十分头疼,选择谁去平叛呢?宋真宗又想到了鬼主意很多,办事尽心尽责的曹利用。

(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宋史·曹利用传》)

曹利用立刻带兵前往岭南平叛,走到武仙县的时候,曹利用遇到了一个难题:一群强盗手持锐利的标枪和彩色的盾牌,穿着坚实的盔甲,挡在阵前,有点刀枪不入的架势。

曹利用也不客气,命令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将盾牌砍破,然后直接将这些强盗斩首示众。这一操作让曹利用迅速打破困局,瓦解了叛军的攻势,很快平定了岭南之乱。

之后的曹利用人生一路开挂,不断升迁,等到宋真宗当政末期时,已经升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北宋朝廷,枢密院负责掌管军事,而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至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是宰相的职衔。

对曹利用来说,做官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可他却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他是怎样一步步滑入深渊的呢?

首先,曹利用虽然功劳很大,但学识有限,情商略低。

宋真宗死后,皇太后刘娥开始临朝听政,拥有自己的一波势力。但曹利用并没有太把刘娥放在眼里,他在帘前奏报事情时,有时会用手指弹击垂帘的带子,这让刘娥十分生气,觉得他藐视自己。

另外,刘娥虽然有一定的执政能力,但她在财务方面做得稀里糊涂,经常动不动就批条子赏赐这个,赏赐那个。

曹利用对这些条子一般是直接驳回,个别时候照顾刘娥的面子,才给批一两单。但这一做法被有心之人利用,向刘娥进谗言说:“曹大人之所以批这些条子,是因为有人给他送礼。”

刘娥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但碍于曹利用的功劳,刘娥最终还是选择压下了这口气。可曹利用对此毫不反思,更加任性。

1029年,内侍罗崇勋犯了错误,刘娥让曹利用来处理责罚,曹利用取掉罗崇勋的帽子,声色俱厉地斥骂了很久。

虽然罗崇勋的确是有错在先,但其可是刘娥的内侍啊,这打狗也得看主人吧,曹利用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其次,被侄儿曹汭连累。

1029年,曹利用的侄儿曹汭被人密告谋逆,原因是酒醉后穿黄衣,叫别人喊自己万岁。谋逆在古代是大罪,曹汭很快被处死,曹利用也身陷囹圄。

被曹利用狠狠得罪过的内侍罗崇勋,趁机大力搜罗证据,严刑盘问,最后得出“结论”:曹汭的言行都是受曹利用指使。

之后,曹利用被免除了枢密使职务,先后降为兼侍中通判、随州知府,被没收皇上赏赐的宅第,没收家产,还罢免了他的十多个亲属。第三,性格过于刚烈。

在贬谪去往任地的路上,曹利用被看押他的宦官杨怀敏报复、欺负,刚烈硬气的曹利用选择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写在最后

曹利用和寇准很相似,两人都是性情刚直,能力强悍之人,颇受皇帝器重。但两人也都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为人处世上屡屡触碰“雷区”,虽然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但是往往也树敌众多。

官居要职,却不知道收敛锋芒,必然会为自己埋下祸患。

正应了《宋史》中评价曹利用的那句话:“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曹利用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错,为人尽忠职守,做事也善于谋略。他本可以为国为民做出更多贡献,但因为性格强悍,不够圆通,加上被亲人的罪责牵连而导致高开低走、未得善终,实在是冤屈至极。

不过曹利用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人生在世,在原则问题上紧守底线,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装装糊涂,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保持一定的钝感力,才能让我们走得更加长远、平稳。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19

晴朗书阁

简介:一起聆听旧时光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