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考古学:铃木天浪250编年史2-革新与进化

二轮啊 2025-02-11 20:18:36

2002年,铃木第二代Skywave 250(CJ43A)的推出,第2代的外观设计风格一如既往的铃木,不过融入了更加现代化的设计语言,整体造型焕然一新,更显运动。

在功能和配置方面,这一代车型也实现了多项升级。前灯从单灯设计进化为双灯,点烟器插座的加入直接给那个时代的车加上了电源,不过最大的变化点是采用了FI燃油喷射系统,显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然而,更让人感到惊喜的,进行如此之大的换代操作之后的新款车型居然没有涨价!

然后,铃木就开始用这款车玩花活了。

Skywave系列还推出了一款颇具个性化的“SS”定制版车型,该版本配备了短风挡、电镀车把以及烟色尾灯等部件,在外观设计上更具冲击力。

然后当时日本的鬼火小少爷们一看,这还了得。这车不就是给我们准备的吗?然后铃木的这款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时日本道路上的一个祸害。

这款车能被日本鬼火少年们看中除了造型前卫之外,更重要的是动力性能表现不俗,更为关键的是,它采用了摇臂单元式悬挂结构,并辅以更先进的连杆式单枪减震设计。

这一设计理念,从初代便已沿用,而在第2代车型上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连杆式单枪减震系统的妙处在于,它能够根据载荷变化,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悬挂特性。这种渐进特性被称为“渐进率效果”,这种减震效果在仿赛车型上为标配设计。

这种结构的实际效用非常显著。简单来说,无论路面冲击的大小,减震系统都能精准吸收,从而大幅提升车辆对地面的贴合表现,让行驶更平稳、更舒适。对于追求操控体验的骑手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是一大优势。

当然,连杆式单枪减震系统也有其弊端。为了保证性能,它所配备的减震器需要具备比普通双枪悬挂更高的精度,同时车架的刚性也必须足够强,否则车架在承受更大压力时可能会变形或受损。

这些要求都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成本压力,Skywave依然坚持使用连杆式单枪减震系统,足以看出铃木在技术上的决心与对于骑行体验的坚持。事实上,铃木对于单枪减震的执念,已经成为了品牌独特的标志之一。

第二代的天浪依旧有川崎的参合,铃木既然都更新换代了,川崎的Epsilon 250自然而然的也推出了续作。

不过川崎在这一代后便宣告停产,不参合踏板的事了。虽然说川崎所造出的第1款摩托车就是踏板车的川崎号。但是今天的川崎对于踏板车这个领域真的没多少兴趣。

哪怕之后又推出了一款J300,也不过就是光阳换了一个壳。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第2代Skywave的外观设计负责人仲村修,后来加入了雅马哈的ELM设计团队,然后他在雅马哈又接着设计之后的Majesty。

要怎么说第3代之后的Majesty怎么感觉浪里浪气的....

2006年的时候,铃木正式发布了第3代的天浪250,这一代的车型车身尺寸更大,车重也略有增加。

不过,DOHC发动机的引入让动力性能大幅提升,最大功率达到了26马力,在250级别的大踏板车中稳居顶尖水平。即使是大踏板车,在DOHC的加持下实现更高转速和更强动力输出,这种追求性能极致的思路,十分契合铃木一贯的风格。

除了性能提升,该车型的便利性也有显著改进。例如,新增了无钥匙启动系统,头盔收纳空间进一步扩大。此外,配备加热手把和护手罩的限量版车型也让用户在寒冷季节的驾驶体验更加舒适。

如果要说这一代车型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的话那绝对是这个硕大的前大灯了。

前灯设计应该是“一大到底”的极致体现了,灯罩的尺寸十分夸张。但体验过实车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侧面欣赏其轮廓时,视觉效果其实意外地和谐。某些角度下,这种变化丰富的设计语言,反而让这款车型展现出更多的立体感和独特魅力。

有业内评论认为,一款好设计往往能通过角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观感,而铃木在在这一代车型上上展现了这一点的不俗表现。

尽管从正面看,这款车依旧带有浓厚的“铃木味”,但也恰恰是这种标志性的设计,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血统。

0 阅读:33
二轮啊

二轮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