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爆发了一场长达30年的大混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卷入这场浩劫中,史称“三十年战争”。长期的战乱,造成德意志地区大量平民伤亡,经济急剧衰退。不过,这场浩劫也开启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战争的导火索竟只是皇帝的钦差被愤怒的人群扔出窗外。
一、战争爆发之前的德意志地区
“三十年战争”爆发于1618年,至1648年结束。主要战场在德意志地区,即今德国领土。
战争爆发前,德意志地区政治混乱,分为许多邦国,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存续的时间很长,从962年算起,直到1806年被拿破仑毁灭,存在将近一千年时间。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与中国皇帝很不一样。首先,他们是被选举出来的,而非世袭产生。有资格被选举为帝国皇帝的诸侯实力都非同小可,他们被称为“选侯”,当时一共出现了七位,号称“七大选侯”。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几乎席卷了整个西欧,之后欧陆(西欧)大体上分为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而在德意志,七位选侯也分属于两大阵营。其中,勃兰登堡、萨克森等选侯属于新教一方,而波希米亚国王、科隆大主教等则属于天主教阵营。整个德意志地区,北部、东北部基本上都是新教地区,而西部、西北部以及南部则为天主教地区。
德意志自然一片混乱。后来,根据《奥格斯堡合约》,德意志地区干脆采取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当地诸侯有权决定邦国的臣民信仰什么宗教。
实际上,《奥格斯堡合约》对新教诸侯较为有利,因为那上面还规定新教诸侯侵占的天主教财产(包括土地和教堂等)不用归还。这样,《奥格斯堡合约》并未很好地解决宗教对立的问题,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矛盾依然存在。
《奥格斯堡合约》的签订
除了宗教矛盾,还有政治纷争。长期以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无至高无上的实权,皇帝还受到帝国议会的约束,没有议会同意,他甚至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力。
另外,帝国皇帝既无国库,也无直属军队。那要用钱,用军队怎么办呢?答案是:只能向各个诸侯去摊派。看看周围的邻居,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人家都不这样。因此,帝国皇帝一直想增强自己的实力,搞中央集权。
可是那些德意志诸侯却不愿意帝国皇帝权力过大。因为,皇帝权力大,诸侯的独立性和利益就会被侵犯。
但是到了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实力确实有所增强,皇帝背后有哈布斯堡家族和教皇的支持。这下,诸侯们急眼了。
为了抵抗帝国皇帝权力的进一步伸延,无论是新教诸侯还是天主教诸侯,都在努力保持其独立性,并加强自身在邦国内的权力。
哈布斯堡家族
不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本身信仰天主教,而且往往以宗教为号召,再加上天主教诸侯也觊觎新教徒的财富,所以一般天主教诸侯会倾向于皇帝一方。
新教诸侯则深陷困境之中。他们担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旦增强中央集权后,不仅会逼迫他们改宗,还会侵吞他们的财富,所以新教诸侯往往会寻求外援,例如寻求得到法国、英国甚至奥斯曼帝国的支持。
这就为后来外国势力干涉德意志战争,最终导致“三十年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当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最危险,就像一堆干柴,只需要一颗小火星就能点燃整堆干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信奉天主教。1608年,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派兵夺取新教徒城市多纳沃特,并在那里强行推行天主教,此举大大激化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矛盾。
鲁道夫二世
这年5月,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联盟,史称“新教同盟”。天主教诸侯不甘示弱,第二年便成立了“天主教同盟”。这样,德意志境内的两大阵营正式形成。
两大阵营背后都有列强支持。“新教同盟”背后有英国、法国、荷兰以及丹麦和瑞典的支持,而“天主教同盟”的支持者则有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罗马教皇。双方可谓势均力敌。
这里面法国比较特殊。法国是个天主教国家,但是其与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有矛盾,因此也站队“新教同盟”一方。
此刻,欧洲形势一触即发,双方已在对峙中。而就在这时,一个小事件彻底点燃了狂怒的战火。
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天主教修士进入波西米亚地区,意图恢复天主教的地位。那时,波西米亚地区已经是新教地区,新教徒数量很多。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
他就没考虑到,此地在两百年前就因为宗教矛盾爆发过胡斯战争。此刻再恢复天主教,很可能会引发战乱。
这还不算完,马提亚斯皇帝还有一通神操作。他派皇室成员费迪南大公担任波西米亚国王。这个费迪南可是一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上任后立即禁止新教徒的崇拜活动,拆毁教堂,甚至对新教徒进行大规模迫害。
费迪南的行为彻底激起了新教徒的怒火。1618年5月23日,首都布拉格首先发生起义,大群新教徒冲进城堡,将里面的帝国大臣威廉、亚罗斯拉夫以及书记官菲利普三人扔出窗外,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扔出窗外”事件。
事件之后,新教徒们推举腓特烈五世为波西米亚国王。腓特烈五世为新教徒,曾积极参加“新教同盟”。被扔出窗外的三位大臣都未死,也未受伤,但是却惹怒了费迪南国王,他旋即派兵进行镇压。
扔出窗外事件
起初,起义军行进得较为顺利,很快兵锋直抵维也纳。不过,很快在西班牙援军的反扑下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波西米亚。紧接着,形势对新教徒起义军越来越不利。
双方在布拉格进行最后的决战,起义军势单力薄,加上被叛徒出卖,最终彻底失败,腓特烈五世不得不选择逃亡。
波西米亚的新教徒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很快,原本爆发于波西米亚的战争扩大为国际之间的战争。
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神圣罗马帝国最终获胜,但事情却远没有结束。首先,法国担心帝国的崛起会危害法国的利益。而荷兰却又与西班牙处于战争之中。英国则担心腓特烈五世的命运,毕竟他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丹麦、瑞典则更喜欢分裂的德意志。
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倡议法国与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结盟,共同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黎塞留的倡议最终得到了积极的相应。
法国名相黎塞留
不久,丹麦在英国和荷兰的支持下出兵德意志,很快占领其西北部地区。英国也出兵占领了波西米亚部分地区。
神圣罗马帝国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华伦斯坦。他率领军队击败丹麦军队,并迫使丹麦签订《吕贝克合约》。此后,丹麦基本退出了“三十年战争”。
神圣罗马帝国胜利后,将其触角伸入到波罗的海。帝国授权华伦斯坦建立一支波罗的海舰队,由他担任舰队指挥。这下又引起另一北欧强国——瑞典的警惕。瑞典十分担心神圣罗马帝国会夺取波罗的海,因此积极备战。
1630年7月,在法国的支持下,瑞典大举进攻德意志地区。瑞典军队的统帅,也是他们的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他为人正直,且悲天悯人,是与华伦斯坦齐名的著名军事家。
华伦斯坦
在古斯塔夫的率领下,瑞典军队一路凯歌,很快深入德意志地区中部。然而,在纽伦堡会战中,由于瘟疫以及华伦斯坦用兵得当,瑞典军队未能取胜。在看到被围城市人民的惨状后,他决定暂时撤围退兵。
1632年11月,瑞典军队卷土重来,双方在吕岑进行会战。瑞典军队获胜,但是古斯塔夫国王战死,从此瑞典军队士气低落。
华伦斯坦的结局也不好,他退兵后,又秘密与反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进行谈判,因此受到帝国皇帝的猜忌。最后被皇帝派来的刺客杀害。
法国看到强国瑞典都不能取胜,十分害怕。法国一直无法容忍神圣罗马帝国的强大,本来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法国首相黎塞留干脆直接出兵联合瑞典打击神圣罗马帝国。
17世纪的法国,实力确实强劲。法军先将西班牙海陆军打得惨败,使其一蹶不振。从此,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
法国与西班牙之战
1645年,法军在纳林根会战中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1648年,法国、瑞典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及兰斯会战中再次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至此,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无力再战,但联军一方也打得精疲力尽。
1648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分别与法国、瑞典签订了《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这两个和约合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文史君说
“三十年战争”带给欧洲人民的无疑是巨大的灾难,是可怕的惨剧。由于战场主要位于德意志境内,战争对德意志的破坏尤其严重,不仅导致经济衰退,人口也减少了将近1/3。
不过,这场战争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天主教主导欧洲的局面被打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宗教平等原则。战争结束后,主权国家兴起,国家制度得到重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也形成了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国际体系,开创了以国际会议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