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魏头号猛将,与张飞三战三败,表面看占下风,实则平分秋色

黑白说历史 2025-04-03 21:24:21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话说演义里猛将如云,但论起冤家对头,张飞和许褚绝对能排进前三。

一个在长坂桥吼一声吓退曹操百万大军,一个光着膀子就敢单挑西凉锦马超。

可偏偏这两人交手三次,许褚次次吃瘪——新野败退、葫芦口狼狈、阳平关差点被丈八蛇矛收走。

乍一看,虎痴许褚简直是弟弟,被张飞碾压。但若真以为许褚是软柿子,那可小看了罗贯中笔下这段恩怨的精妙设计。

第一次交锋:大火烧出来的平手

建安十三年,新野城外火光冲天。诸葛亮一把火烧得曹仁十万大军丢盔弃甲,逃到白河又被关羽放水淹得七荤八素。待到博陵渡口,只见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背后残阳如血。

曹仁吓得肝胆俱裂,正要闭眼等死,斜刺里杀出一匹黑马——许褚抡刀就劈!

这一战打得憋屈。许褚心里门儿清:身后是火烧水淹的残兵败将,眼前是养精蓄锐的猛张飞。

他虚晃几刀,护着曹仁扭头就跑。后人笑他“不敢恋战”,却不知若换作张飞遭此绝境,怕是突围都难。

罗贯中在此藏了小心思:许褚的任务从来不是阵前单挑,而是给曹操集团兜底。

就像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时,许褚若真豁出去死斗,常山赵子龙未必能全须全尾地救阿斗——可谁让丞相没下死命令呢?

第二次对决:无鞍马上的豪赌

赤壁的连天大火,烧得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逃到葫芦口时,曹营众将饿得眼冒金星,连马鞍都被烤成了焦炭。

曹操刚仰天大笑完诸葛亮不会用兵,山口突然炸响一声惊雷:“曹贼休走!”但见张飞挺着丈八蛇矛,活似阎罗索命。

这一瞬间,许褚干了件让所有人倒吸凉气的事——他爬上光秃秃的马背,拎着刀就朝张飞撞过去!身后张辽、徐晃硬着头皮跟上,三员大将缠住张飞混战。

待到曹操逃远,许褚早已浑身挂彩,却咧嘴一笑:“丞相安全了。”

你想想,正常人饿着肚子骑无鞍马,怕是连缰绳都抓不稳,许褚却敢拿命给主公挣条生路,最后还成功脱逃。

这一战看似张飞没占到便宜,实则是许褚用“痴勇”破了死局——就像赌徒押上全部身家,愣是把必输的牌打成了平手。

你说张飞碾压许褚?搁谁谁敢信?

第三次死斗:一坛酒引发的惨案

汉中之战,许褚终于等来雪耻的机会。曹操问“谁敢敌张飞”,他拍马而出,带着精兵直奔阳平关。

解粮官见了救星,马屁拍得震天响,搬出酒肉拼命灌他。许褚几碗黄汤下肚,豪气冲天地吼:“老子当年裸衣斗马超,还怕他环眼贼?”

结果月黑风高时,张飞如鬼魅般杀出。许褚醉眼朦胧间,只见蛇矛寒光一闪,肩膀顿时血流如注——若不是小兵拼死相救,三国的故事怕是要在当晚少一员虎将。

可这事能全怪许褚吗?罗贯中早埋了伏笔:曹操明知张飞劫粮,却只派许褚带一千人。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默许虎痴去送人头!毕竟刘备阵营需要胜仗鼓舞士气,而曹操也得给部下败仗找个台阶——还有比“醉酒误事”更体面的理由吗?

猛将的体面:罗贯中给的台阶

细品这三次交锋,老罗给了隐晦的端水伏笔:

张飞要维持“蜀汉第一莽将”的排面,必须赢。

许褚要保住“曹营天花板”的地位,不能输太惨。

于是新野让许褚“战略性撤退”,葫芦口给他“虽败犹荣”的戏码,阳平关再扣个“醉酒”的锅——既让读者看得痛快,又给双方留足面子。

就连长坂桥那声怒吼,罗贯中都特意写明曹将是“恐中计”而非“惧张飞”。

毕竟许褚后来裸衣斗马超时,刀都砍崩了也不带眨眼,这等狠人会怕吼声?

无非是罗贯中给猛将们心照不宣的默契:张飞你尽管耍威风,我许仲康的剧本在潼关等着呢!

结语: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看三国猛将对决,就像看高手下棋。张飞赢在气势如虹,许褚强在死战不退,但真正决定胜负的,从来都是罗贯中手里的笔杆子。

若真让两人在巅峰状态公平对决,怕是要像“关公战秦琼”般难分高下。

所以啊,看客们不妨一乐:所谓“张飞三败许褚”,不过是说书人给乱世英雄们安排的江湖体面罢了。

说张飞是许褚的克星无妨,但若认为前者武力碾压后者,那着实是不客观,也不公平。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许褚的武力是否真的被张飞碾压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0 阅读:56
黑白说历史

黑白说历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聊历史更不是颠倒黑白。痴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