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初入郭子兴麾下时,不过是个无名小卒。
然而,这个出身贫寒的和尚却凭借独特的眼光和求贤若渴的精神,迅速崛起。
朱元璋不仅善于识才用才,更懂得礼贤下士。他以诚挚之心对待儒士,建礼贤馆款待名流,赢得了知识分子的信赖和支持。
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下,朱元璋逐步击败各路割据势力,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那么,朱元璋的成功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初举得才·】——
元末农民大起义,于1351年在黄河长江两淮之间相继爆发,“贫者从乱如归”。
如果说这个时期的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张士诚等辈已经有了些气候的话,州郭子兴则还只是一股小小的风波,更不用说这股风波中的朱元璋了。
元朝的衰势虽已显现,但它在这次大起义中灭亡,不定就是历史的必然。即就败亡在所难免,也难知鹿死谁手。
朱元璋登场时还只是“从乱如归”者中的一个无家可归、无寺可依的游僧,除过朱重八这个元始称识外,连个正式的大名都没能有资格取过。
郭子兴,1352年2月起义。朱元璋在无可奈何之中,犹豫之余于3月往投于郭子兴下,得郭赏识,任以“亲兵长”,并得娶郭的养女马氏为。
由是而荣夫贵,这个元帅女婿才取定“元璋”为大名,“国瑞”为字。
第二年,朱元受郭派遣,乡募兵,得众七百。其中徐达、周德兴一胜,后来尽成晓将。赖所幕之众,朱元送出击驴牌塞,降壮丁三千,又夜袭横润山,收元朝地方武装两万。
接着,攻占定远,得李善长、冯国胜文士,随即进占滁州。又有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投奔。到1356年,朱元便占领了集庆(今南京),成了红巾军中一支强大的武装。
朱元璋是个人才,已经初露锋芒。但自古成就事业的人才,不只是凭着自个的独才,而更需要众才的扶持辅佐。
朱元璋故里葬兵之举,就最初得到了这样的赖以扶持的人才。
这班人之所以能成为文臣武将,固然与后来长期战争生活的锻炼是分不开的,但朱元璋具有慧目识才之卓见,并非夸大其词。
对于刚刚参加起义,只做了个“亲兵长”的朱元来说,做到大处着眼、从长计议、非常谋略,在当时是不现实的。
而且从小没能得到读书机会(只少年时念过几个月冬书),因而没能从书本里弄得些有关人才的学问,也是个先天不足。
但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所得到的收获,却往往被史论家们所忽略了。
他出身贫寒,稍长,父母兄长皆亡,十七岁,孤贫无靠入皇觉寺为僧。无奈,做了和尚也不能自顾,徒们也被寺主遭散了,朱元璋不得不去做游方僧。
未长而孤,虽然失去了天伦之乐和培养管教,却也省去了许多束缚,锻炼了独立生活与处事识物的能力。
乞食化缘,三年里走遍了光、固、汝、颖各州。这无疑给朱元璋熟悉和交往各色人等提供了难得的便利条件。无怪,他能初事招,即得俊才。
谚曰:“士过三日,当刮目相看”。连战累捷、率众两三万的朱元,恐怕已经不只是机智勇敢刻苦厚道而得郭赏识的朱元璋了,至少对未来的事业已有了初步的打算。
否则在攻下定远时,他是不会把地主知识分子李善长、冯国胜当作急需的人才招纳在侧以为谋略的。
——【·求才若渴·】——
1355年,郭子兴病亡,朱元璋领郭旧部开始了独立争天下的戎马生涯。
占领集庆后,自称吴国公,遥奉韩林儿,以“龙凤”纪年。这个时候,朱元的勃勃雄心已经显露,面临的形势却是严峻的。
夹于元朝军队、逐鹿群雄与地方武装之中,靠当时的力量是没有可能操胜券的。形势和目标向朱元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得人才,得善策。
因此,其部队所过之处,总要张榜招贤,垦切地表示“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者,吾礼用之”。
1358年,朱元璋领兵十万开往浙江整州,途经徽州时,他主动招见老朱升,问以时政。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其实,朱元璋自占领集庆以来,就部分地这样做了。
经济上,1356年,他任康茂才为营田使,分巡各地,帮助农民兴修水利,恢复和发展生产。同时,还令军队屯田垦荒,且耕且战。这样,既解决了军粮的供给,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政治上,他选拨官吏,治理州县,废除元朝的苛法暴政,减轻人民的疾苦。军事上,他于1358年,设立管理民兵万户府,编练壮丁,既维持了地方治安,又开了军队的来源。
现在再经朱升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不仅使朱元璋坚信既往策略,继续稳扎稳打,巩固后方,壮大力盘,以奠定统一江南的基础。
而且,朱升的建议成了朱元璋建立基业、争夺天下的基本方略。
攻占婺州时,又遇到儒士许瑗,向朱元璋献策说:“方今元祚垂尽,四海鼎沸。杰之士,势不独安。夫有勇略者可以驭雄才,有奇识者然后知奇士。下欲扫除潜乱,非收揽豪杰难以成功”。
其言甚当,正中朱元璋之下怀,他立即回答许瑗说:“予用英豪有如渴耳”。许瑷所进之策,正是朱元璋苦苦用心之处。
时,割据东南的方国珍,欲结好朱元璋,遣使送来金玉奇玩,遭到朱元璋的拒绝。他表示“方今有事四方,所需者人才,所用者粟帛,宝玩非所好也”。
其用才心切,竟至于疏略了需有暴露心计于对方之顾忌。
由于朱元璋求才若渴,以得人才为急要,方略措施亦能建立在趋于成功的基础之上,这就保证了他的活动没有“成为孤立的行动而沉没于相反行动的汪洋大海中”。
到1359年,这个当年的贫苦孤儿、行乞游,很快地便跻身于逐鹿群雄的行列之中,占有了今江苏、安徽、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了长江下游的一支强大势力。
——【·才用其所·】——
朱元璋求才、重才,也能识才,故能做到才用其所。不管是文士抑或武人,多是用其所长,各得其所。
李善长是朱元摩故里募兵时在定远招纳在侧的士。朱元委之以掌书记,干得非常成功。
朱元璋的队伍十几年从未分裂,且愈战愈强,愈战愈壮,与李善长的善长“纳和诸将”,是不能分开的。
朱元璋的穷苦弟兄大将军徐达,长于武略,每有大战,必委以主帅。徐达若从军中请事,辄谕之曰:“将在外,君不,将军便宜行事”。
不仅使充分地发挥出当事主帅的主观能动性,且不存君疑之戒,更能发挥当事主帅的指挥积极性。
常遇春勇武过人,“将十万之众,横行天下”,但只是个将才,不能为帅,所以常使做先锋。
又如浙东四位名士的使用,亦是各用其长。刘基通经史谙天文,有诸遗风,让其谋略于帷幄。宋濂博学,任以江西一带学提举。章溢、叶琛二人深明治术,委以营田司佥事。
由于朱元璋的用人得当,乱世中的一批勇夫士子尽被造就成了有明一代的开国元勋。
——【·礼遇儒才·】——
朱元璋由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兵士成长为领油,仅完成了凡夫俗子问草莽英雄的过渡。
但他最终避免了众多前辈以失敷结局的不幸,却能同刘邦一样地完成改朝换代建一代帝业的壮举,与其诚心网罗结纳大批知识人、礼遇这些才是分不开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在战乱频仍、群雄四起的年代,要让这些知识人不去敌视、也不去怀这个和尚出身的起义军头目,因而去倾心尽力帮打天下:那委实是困难的,但朱元璋却做到了。
不仅一开始就重用了儒士李善长,冯国胜,1360年,又重金礼聘来刘基、宋、章溢、叶琛四位非同小可的渐东名士。
朱元璋谦躬以待,诚挚以交,一见面就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耳!”并立即命令“筑礼贤馆以处之,宠礼甚至”。
他视刘基为“子房”,以为股肱,刘基母丧归葬,朱元璋专门写信问讯,一开首便敬地以“顿首奉书伯老先生阁下”拜启。
对宋濂,朱元璋“每然见,必设坐命茶,每且必令传,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
朱元璋对儒者的重用和礼遇,表现出了成就大业者的远见卓识和逐鹿案雄的宏容大度,一去贼寇、草莽之,赢得了知识人的信赖,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希望。
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成了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智囊,而朱元璋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士们影响和塑这成了他们理想的新一代君王角色。
李善长、刘基、宋等人依据儒家经典和历史上的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来影响朱元璋,使他迅速地完成了向封建化的帝王思想的转变。
在刘基策划下,朱元璋确定了先伐陈友谅、次灭张士诚,然后北伐中原、推元朝的攻伐方针。
1363年,朱元璋灭陈友谅,解除了西边的威胁,1367年,俘张士诚,平定三吴之地,方国珍办受降,江南广大地区掌握于朱元璋手中,接着,举师北伐。
宋等人草拟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房,恢复中华”和“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等口号,影响之力,大大推动了战争的进程。
1368年正月,朱元璋便在北伐胜利声中于南京即皇帝位,宣告了大明王朝的建立,8月,大都攻克,元朝统治完结。
聚集在朱元璋身边的这一大批儒者们,得朱元璋的礼遇,信兴百倍、齐心合力地凝固成了一个坚强严密的领导集团,以朱元璋为首,领导完成了重建王朝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