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只加了一味药,它就成为一个补虚奇方

晨晰说健康 2023-09-12 19:52:02

小编导读

当下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总是被各种任务安排地满满的,吃饭无规律,再加上频繁熬夜,耗伤精血,很容易使气血亏虚,导致脸色暗淡、身体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张治疗虚劳的方子,滋养气血很有效,下面请大家来了解。

小建中汤病机要点

小建中汤证的病机要点是:肝脾不调,气血亏虚。轻者,既有脾胃虚寒,又有肝阴虚血少之证;重者,则多见虚劳贫血,五脏气血俱虚之证。临床上,常常既有肝木乘脾、肝脾不调的腹中急痛等内症,又有营卫不和、风寒为患的四肢酸痛等外症。

原文选鉴

《金匮要略·虚劳血痹病脉证并治》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虚劳”,是指具有多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一类疾病。虚劳患者,常见有面色萎黄或苍白、消瘦贫血、疲倦乏力、舌淡、脉虚等虚损性病症。

小建中汤证的主症,是“虚劳”伴“里急”。“里急”,即体里有拘急之处,多由肝脏阴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腹部拘急,或腹部痉挛作痛,腹诊时可触及腹直肌拘急发硬或痉挛,还包括了胁肋处的拘急抽痛、肩胛处筋脉拘急、胸部发紧、膈肌痉挛、小腿肌肉抽筋等症。

肝阴亏虚,则虚热内生,故可见“衄血”(包括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失精”等虚热见症;阴虚肝旺,肝木乘脾,必致脾阳不振,故可见“腹中痛”;气血亏虚,不能充养四肢,四肢之营卫不和,故可见“四肢酸痛”;肝旺克脾,脾运不及,气血化生不足,心失所养,故可见“心悸”等气血不足见症。

方药解析

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小建中汤,倍用芍药,偏走入里,合炙甘草,加强滋肝阴,养肝血,柔肝平肝的作用,以缓解里急腹痛。白芍合桂枝,外可走肌腠之营卫,内可入脏腑之气血,以调和阴阳(“阴阳”:在肌腠之外,称为营卫;在脏腑之里,称为气血,总称为阴阳)。

饴糖,即麦芽糖,用麦芽熬制而成。饴糖,味甘质黏,大滋营阴;又为麦芽所制,必具麦芽春升之气,有升发疏利肝胆之用;味甘醇厚,大益脾胃。

全方合而养肝平肝、温脾健胃,以生气血、调营卫、散风寒,为建立中气、调和阴阳、治疗虚劳贫血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科病症的治疗。

辨证要点

1.脾胃虚寒:腹痛时作,喜温喜按,面黄少华,纳少,右关脉弦弱,舌淡红,边有齿痕等。

2.肝阴虚内热:里急(腹肌拘急,胁肋拘急时痛,肩胛拘紧,胸部憋闷发紧,手足抽筋等),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视物模糊,月经量少,鼻衄,习惯性便秘,左关弦细,舌苔薄净等。

3.肝木乘脾:阵发性、痉挛性腹部时痛,腹诊见腹肌拘急、发紧、发硬等。

4.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虚劳贫血,面黄少华,形体消瘦,疲劳乏力,自汗盗汗,头晕心悸,心烦失眠等。

5.营卫不和、外邪未解:汗出,恶风,身体疼痛,受寒或进食寒性食物,易脘腹疼痛,或腹痛加重,脉兼浮象等。

临证心得

1.慢性虚损性疾病:可见于各科病症。因病程较长、久病不愈或迭经误治等,常有五脏阴阳气血亏虚之证,即有虚劳之体质。如辨证属肝脾失调、中气虚寒者,最适合用小建中汤调和肝脾、温建中气,以化气血。

2.脾胃虚寒性疾病:常见有脘腹怕冷疼痛、喜温喜按等表现,如兼有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便秘、舌苔薄净等肝阴虚内热见症,并且常因受凉致腹痛加重或发作者,小建中汤为不二之选,两调肝脾、温建中气,兼调和营卫。

3.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常有气血亏虚,受寒后发病或加重的特点,宜遵“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之旨,常宜用小建中汤,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扶正解表为治。

分经学透《伤寒论》

《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本书为经方临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余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研究,尤其精于仲景之学,深入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30余年。主张研究经典应回归本源,从原文出发,以古人视角来阐释经典原义。本书系其所著“经方原创书系”之三:余秋平教授以凭脉辩证、中西医理合参为特色,根据内伤外感之异,形成“经纬相合”的辨证体系:外感病以六经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为纬;内伤病以六经辨证为经,脏腑辨证为纬。本书完整地揭示了仲景太阴病的原风原貌,并融汇古今,拓展出以阳虚为主和气虚为主的两类太阴病,力求羽翼伤寒,贴合临床实战。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余秋平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77

晨晰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