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3天后,周恩来对邓颖超罕见发火:怎么连你也瞒着我?

洲洲谈军事 2023-02-11 18:17:24

1976年5月,周秉德下班之后没有回家,直接乘车前往西花厅。自从伯伯周恩来病逝后,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望七妈邓颖超。

这天邓颖超坐在屋里,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皮夹,不知在深思什么。见周秉德进屋,赶忙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沉默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

“秉德,这是你伯伯的一件遗物,抗战时期为了方便,一直贴身带着,进城之后就一直放在保险箱里。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做个纪念吧。”

周秉德郑重地接过皮夹,意外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发黄的照片,不觉脱口而出:“这不是我爷爷的照片吗?”然后她轻轻抽出来,发现照片背面还有伯伯亲笔写的四个字:爹爹遗像。

“伯伯为什么曾经天天贴身放着爷爷的照片?”周秉德心中暗想,这其中一定包含了父子情深的动人故事。为了了解伯伯和爷爷的感情世界,周秉德找到曾经见过爷爷的同志,也从许多文献资料中了解了那些往事……

为生计背井离乡

在周恩来生前,很少谈到自己的父亲,只在1964年和亲属谈话时,说过自己对父亲是同情的。

1974年5月,周恩来被查出癌症,医生强烈要求他住院治疗。当时侄子周秉钧到北京出差,去西花厅看望周恩来时,周恩来主动谈起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我对你爷爷是很同情的。他本事不大,为人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钱。但是他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坏事,而且他还掩护过我。”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出生于浙江绍兴,幼年时期随家人移居江苏淮安。1890年,17岁的周贻能参加县试,可惜未能考中秀才,因此父亲花钱为他买了一个“国学生”的文凭,送回老家绍兴,跟着舅舅学习在衙门做事。

图丨周总理珍藏在皮夹中的父亲遗像

后来他父亲在阜宁、安东一带担任代理知县,由于周贻能字写得好,再加上“国学生”的身份,父亲便给他在衙门找了份文书的工作。

由于在衙门接触的都是大小官员,周贻能没有官衔,和人交往起来十分不便,父亲又花钱给他捐了一个官衔,算是踏入了仕途的门槛。

当时周贻能的父亲算是个清官,好不容易有了些钱,不想着置地盖房,而是花钱给儿子捐身份捐官,可见其希望儿子们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通过花钱走上真正的仕途发达之路,在儒家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这种现象再普遍不过。

1897年,周贻能奉父母之命,迎娶了万家小姐万冬儿为妻,成为清河县知县万青选的乘龙快婿。万冬儿天生聪颖,性格开朗,深得万青选的宠爱。

在那个以小脚为美的时代,万冬儿因为不肯裹小脚,直到十一二岁才缠足。同时万冬儿还打破了女子不能读书的规矩,被父亲破例送到家塾馆读书。

每逢万青选外出访客会友,必定会带着万冬儿一同前去。在父亲会客交友时,万冬儿不哭不闹,静静待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社交处事的本事。后来万青选的原配去世后,万冬儿开始主持万府家务。

图丨万冬儿画像

凡是被万冬儿处理过的家务,众人都心服口服,因此在出嫁前,万冬儿已然成为万府的“当家姑娘”。

周贻能迎娶万冬儿的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便是周恩来。然而过了几个月后,周贻能的十一弟和父亲相继去世,他们的丧事办得隆重体面,却也花费了一大笔钱。由于周贻能为人忠厚,不善应酬,因此父亲去世后,也失去了在衙门的差事。

经人介绍,周贻能去武汉教书,但微薄的收入并不能养家,因此家中全靠万冬儿一个人苦苦支撑。

刚开始,周家的大小家务事对万冬儿来说还算得心应手,但由于公婆相继去世,几个红白喜事一办,经济上明显不太富余。再加上公公的钱多用于给儿子捐官,并没有实际的产业,因此家里的一点积蓄很快就花光了。

之后父亲万青选去世,万冬儿彻底失去了依靠。然而为了维护官家的体面,万冬儿不得不举债应酬,又靠着典当衣物勉强应付。

周家的经济情况陷入窘境,万冬儿在父亲病逝后,在娘家人眼中也掉了身价,和当年主持家务时的境遇完全不同。有一次,万冬儿当了衣物去参加父亲的冥寿,结果被家里人幸灾乐祸,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图丨少年周恩来

没过多长时间,万冬儿就因为家务劳累,加上心中愁闷,患上了肺结核。在当时这种病是不治之症,更何况万冬儿性格倔强,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结果只过了半年就撒手人寰了,给周贻能留下了三个孩子。

当时周贻能还在武汉,夫妻二人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万冬儿婆家门第观念严重,严格要求周贻能按“规矩”办事。周贻能当时养活自己都困难,连买棺材的钱都是借的,哪还有钱为万冬儿大操大办丧事。

但万冬儿母亲毫不退让,不答应万家的要求就不准下葬,最后万冬儿的棺木只得暂厝于庵中,周贻能继续外出挣钱,将三个孩子留在了家中。

与儿子分分合合

当时周恩来带着两个弟弟,随八伯父一家生活,靠着其他亲戚接济和当卖家中衣物,勉强维持生计。1909年,周恩来的三伯父周济渠在东北当上了税捐局主任,趁着去武汉出差的机会,将周贻能和周恩来接到了东北。

周济渠为周贻能在衙门找了个抄抄写写的工作,按件计酬,收入不固定。但对于周恩来来说,自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还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后来周恩来被接到了奉天上学,周贻能又是独身一人,再加上工作不稳定,生活上没什么保障。

图丨南开大学开学留影,周恩来为最后排左一

1918年,周贻能来到北京找了份差事勉强糊口,恰好当时八弟病逝,家中只剩下小儿子周恩寿艰难度日,周恩来在给父亲的信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同时对父亲的艰难处境表示担心。

趁着暑假的时间,周恩来回国看望父亲,向父亲讲述自己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并将父亲送上火车,让父亲回去看望弟弟周恩寿。

后来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周贻能感恩南开大学校董严修的资助,特地跑到天津当面感谢严修。

在四哥的介绍下,周贻能再度前往东北,在烟酒事务局做办事员,从此有了一份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上才有了着落。

周贻能虽然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对于儿子周恩来投身革命,他却从来不反对。在周恩来成为共产党领导人后,周贻能经常通过报纸了解儿子的动向。

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工人起义,周贻能就跑到上海看望儿子。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上海的形势突变,共产党员每天都要面临被捕的危险,周恩来更是被蒋介石重金悬赏。

图丨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当时周贻能就坚持在上海陪着儿子,帮儿子做秘密联络工作,直到周恩来离开上海,周贻能才返回东北。

回到东北之后,周贻能一直心事重重,惦记着大儿子周恩来,想到周恩来在上海冒着危险搞地下斗争,实在放心不下的周贻能,在1931年重返上海,住在二嫂家中。在那一段时期,周恩来有时利用二伯母家作为联络点,周恩能继续帮儿子做通讯联络工作。

虽然对革命懂得不多,也干不了什么大事,但周贻能为儿子做点事,心里才感觉踏实。

眼看着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党再次重金悬赏周恩来。周恩来被迫停止活动,隐蔽起来。周贻能则继续留在上海,尽全力帮儿子做掩护工作,一直到周恩来前往江西苏区,周贻能才返回东北。

1932年,周贻能再次在四哥的帮助下,去河北谋了份差事。次年四哥病故,周贻能知道儿子恩来对四伯敬重,想着替儿子表达一份哀悼之情。但当时周恩来是个被通缉的人物,和朋友商量之后,周贻能决定在报上登讣告,并署上了周恩来的小名大鸾。

周贻能相信,儿子恩来一看,就会明白这是自己为他做的。

图丨周恩来与中央领导在延安合影

又过了两年,周贻能攒下了一些钱,返回故乡淮安,将停放庵中的妻子灵柩安葬于周家祖坟。20多年的心愿终于了结,周贻能总算能对得起死去多年的妻子和三个儿子。

安葬了妻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周贻能继续辗转各地打工谋生。通过报纸,他了解了红军离开江西开始长征,后来又到达了陕北。当看到红军主力在陕北被消灭的消息时,周贻能心急如焚。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前往西安协助解决事情,一时间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周贻能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儿子终于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成为政治中心,周恩来作为代表,前往武汉和蒋介石谈判,并公开成立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的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便写信给父亲,让他到武汉和自己一起生活。

在周贻能到达武汉的当天,周恩来正在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轮到他讲话时,他首先表达了和大家在一起十分高兴,然后含泪抱歉说他要先走一步,因为老父亲当天晚上会到达武汉。

图丨周恩来夫妇在武汉

与会者为周恩来真挚的父子之情热烈鼓掌,在掌声中,周恩来快步下楼,直奔车站迎接父亲的到来。

在儿子身边走完最后一程

周贻能到达武汉之后,就一直和周恩来生活在八路军办事处。日军逼近武汉时,周恩来派人将父亲和一部分工作人员撤到湖南。虽然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但周贻能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长沙大火之后,周贻能又随大家迁移到贵阳。一路上风餐露宿,昼夜兼程,但周贻能从不提任何的要求,在休息的时候,还给大家讲故事、讲笑话,缓解大家的舟车劳顿。

在贵阳,周贻能被安排和其他家属同住,他喜欢和那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兄弟聊天,为他们读报纸讲时事,却从来不提自己的儿子周恩来。有的时候,他还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接济贫苦的人家。

1940年,周贻能随一批家属转移到重庆,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红岩村。

图丨周恩来与红岩村办事处工作人员合影

当时红岩村受到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周贻能很少外出,经常一个人看报纸或书,有时也随便转转,和别人聊聊天,帮工作人员做些力所能及的杂事。

周恩来知道父亲晚年孤独,但苦于自己工作繁忙,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陪父亲聊天拉家常,因此便派人有时间的时候多陪父亲说说话。有了聊天的对象,周贻能讲述起自己的往事,说到儿子的时候,老人还有些愧疚,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尽管心中苦恼颇多,但周贻能终究还是一个识大体的人。他从来不干扰儿子的工作,也不议论儿子的工作。有的时候周恩来到红岩村办事,离开时会问大家需不需要搭便车进城,周贻能从未提出过要搭儿子的车。

那个时候日军飞机经常轰炸重庆一带,一有警报响起,大家都躲进防空洞。周恩来总是点着马灯在防空洞里工作,而周贻能就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地看着儿子。

有的时候周恩来趁周末回红岩村休息,从不忘记看望父亲,并告诉他有时间可以来找自己玩。但往往第二天周贻能去看儿子,周恩来却是熬了一个通宵刚刚睡下。

图丨周恩来夫妇在办事处门前留影

周贻能在生活上要求不高,但就是有个小嗜好,就是喜欢吃饭的时候喝点小酒。周恩来担心父亲酒后容易摔倒,没少劝过父亲,并严禁有人用公款给父亲买酒。为此父子二人争辩过多次,直到周贻能去世也没争辩出个结果。

1942年6月,周恩来因病住院手术,大家怕周贻能担心,没敢告诉老人他儿子住院的消息。周恩来在医院仍惦记着父亲的生日,给邓颖超写信交待如何庆祝。

其实在周恩来住院之后不久,周贻能就住进了医院。邓颖超去看望老人时,周贻能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我儿子为什么不来看我?”邓颖超说恩来出差了,但周贻能不相信。

后来周贻能突然病重,连床都下不了,但仍旧在问旁人,儿子为什么不来看他。

周恩来得知父亲生病之后,写信叮嘱邓颖超如何照顾,但他没有料想到,就在他写信的当天,父亲就离开人世了。

图丨童小鹏(右二)在重庆留影

对于周贻能的突然离世,大家都十分悲痛,董必武召集邓颖超、童小鹏等人商量,决定先不告诉周恩来,等他病好之后再报告。同时将周贻能的灵柩暂停红岩沟,等周恩来出院后再出殡。

邓颖超忙于公公的丧事,一连几天都没有去看周恩来,童小鹏被派往医院代为看望。当被问起邓颖超最近在忙什么时,童小鹏支支吾吾,说话很不自然,被细心的周恩来察觉到。

在周恩来的追问下,童小鹏不敢再隐瞒,只好说了实话。当听到父亲已经去世3日,周恩来顿时惊得脸色苍白,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并决定立即出院。在众人的搀扶下,周恩来回到办事处,流着泪质问办事处处长钱之光,为什么不通知他。

钱之光不敢回答,周恩来转而向邓颖超大发雷霆:“老爷子过世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瞒着我?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吗?”

邓颖超被责问得直掉眼泪,不敢多说一句话。而那一夜,周恩来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单独坐在灵堂,为父亲守灵,直到天亮。

图丨周贻能逝世讣告

后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则周贻能去世的讣告,这也是迄今为止,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唯一为父母去世而登报发布过的讣告。蒋介石等国民党政府要人,闻讯都纷纷致函到红岩村吊唁。

安葬好父亲之后,周恩来就将父亲的照片装进了贴身的口袋,一装就装了七八年,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父亲:虽然他们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但儿子心里永远怀念爹爹。

0 阅读:28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