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昕最近有些苦恼,想把女儿的一个习惯尽快改掉,却屡试屡败,是什么让他如此急切呢?
原来是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摸着她的指关节才睡,不让摸就不好好睡觉,每次都摸的她很疼很疼,实在是难受不堪。
同时她也很奇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习惯呢?
知道吗?皮肤也会饥渴。如果不吃东西人会感觉到饿,不喝水会感觉到渴,这是我们身体需要能量的表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肌肤也需要“能量补充”。
有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和所有恒温动物一样,都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爱的抚触,来缓解皮肤的饥渴感。
这样的行为对于婴儿来说更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孤儿太多,法国一个孤儿院因为保育员太少,只好采用“自动哺乳法”。
这些婴儿虽然饿不着,也不缺营养,却经常哭闹不止,身体情况也不好,经常生病,很多孩子最后都死亡了。
最后在心理学家的指点下增派了人手,不再采用自动哺乳的方式,喂奶时把孩子抱起来,没想到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在小时候很少得到母亲的拥抱、亲昵的孩子长大后形成的一种潜在而又深刻地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感,如果这种感觉过于强烈,就会导致一种病态的情感需求,也就是所谓的患上了“皮肤饥渴症”。
皮肤饥渴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会伴随人的一生,可以增进与亲密关系者之间的感情,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但如果出现了“病态”需求,那就是患上了“皮肤饥渴症”。
孩子得了“皮肤饥渴症”会怎么样?一个人如果饿极了会怎么样?
会出现全身无力,心发慌、出虚汗等症状,那么皮肤饿了呢?
对于孩子来说,得了皮肤饥渴症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食欲下降。
因为这种原因导致的食欲下降现象,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消化方面的问题,不能对症的方法,当然解决不了问题。
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会营养不良,以致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二、智力发育变缓。
曾经有研究调查显示,有的孤儿院的婴儿因为长期得不到成人的拥抱、抚慰,只能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小床上,长到2岁时,却只有10个月大的孩子的智力水平。
三、心理出现问题。
皮肤饥渴问题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时,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有的还会出现移情现象, 比如睡觉的时候必须抱着小时候用过的小被子。
一般情况下,这种类似小被子的东西只是孩子的一种安慰物品,度过恋物期后就会慢慢放弃。
新闻中见过有的孩子,都十几岁了还要抱着儿时的毛绒玩具、枕巾、被子、毯子之类的东西睡觉,有的孩子甚至不允许家长清洗。
像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恋物癖”。
日常生活中,家长的哪些做法忽略了孩子的安抚需要呢?一、对于小婴儿,“哭声免疫法”不可用。
有很多人害怕把孩子惯坏,说小婴儿不能一哭就抱,这样容易让他们养成习惯,以后就会总让大人抱着,也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孩子哭的话就让他们哭会儿,等他们不哭了再抱,这种“哭声免疫法”曾经风靡一时。
其实对于小婴儿,尤其是6个月大以前的孩子,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哭声免疫,只是出于一种人的本能,希望得到大人的拥抱和抚慰。
有一种说法是人类的前三年是“早产期”,需要爸爸妈妈格外照顾,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期。
在这个关键期中,1岁以前是很重要的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时间段,独立性的培养问题并不需要非得在这时候解决。
二、抱抱孩子,拍拍孩子,他们很需要。
我们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比较含蓄,对于孩子的爱没有西方人表达的那么直接,这样往往会忽略孩子抱抱的需求。
彤宝睡觉前,要么紧紧依偎在我怀里,要么枕着我的胳膊;她哭泣时,只要我抱抱她,轻轻拍拍,情绪就会改善;即便我凶她时,她都要蹭到我身边来。
我想这种类似的事情会出现在所有孩子的身上,孩子的这些小心思,就是皮肤饥渴的表现,
家长们适时的安慰、抚触会帮助他们安稳情绪,得到足够的安全感。
幼时父母做的这些,对于孩子长大后情绪的控制、性格的稳定、心理的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有的妈妈会发现,孩子睡觉前喜欢被挠痒痒,其实就是要求妈妈抚摸他的背;还有的孩子会撩起妈妈的衣服,让自己贴在妈妈的皮肤上……你家的孩子睡觉前有什么需要缓解“皮肤饥渴”的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