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精讲:揭秘经络走向表里,和奇经八脉,附《针灸歌诀》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5-18 03:28:06

小王问:“谢老师,能否请教您一些关于经络学说的知识呢?”

谢老师继续向小王解释道:“除了药物的使用外,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组成、分布、功能以及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与藏象、精气血津液等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谢老师继续解释着,“十二经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疾病形成和治疗的基础。正如《灵枢·经别》所言,十二经脉不仅决定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疾病的根源和治疗的关键。”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谢老师的讲解,他感受到了经络学说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经络学说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针灸、推拿等学科提供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对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谢老师继续说道,“通过对经络的诊断和调理,我们能够达到治疗疾病、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目的。”

谢老师又说:“小王啊,十二经脉由三部分构成。构成原则有三点。第一,上为手,下为足。循行于上肢的经脉称手经,循行于下肢的经脉称足经。”

小王认真地点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第二,内为阴,外为阳。”谢老师继续道。

小王默默地念叨着,试图将这些信息刻在脑海中。“循行于上肢和下肢内侧的经脉是阴经,循行于上肢和下肢外侧的经脉是阳经。”

“分布在上肢和下肢内侧的阴经,前中后顺序是太阴、厥阴、少阴;分布在上肢和下肢外侧的阳经,前中后的顺序是:阳明、少阳、太阳。”谢老师细致地解释着。

小王努力地捋顺这些复杂的信息,将手指轻轻地按在自己的大腿上,试图模拟出上肢和下肢的内外侧。“这里讲讲位置的内外和前中后:立正姿势,大拇指向前,手心这一侧是内侧,手背那一侧为外侧;拇指侧是前,小指侧是后。这样,上肢的内侧前边的是手太阴经,中间的是手厥阴经,后边的是手少阴经;上肢外侧前中后依次是手阳明经、手少阳经和手太阳经。下肢内侧外侧的经脉名称以此类推。”

谢老师继续为小王解释着经络学的奥妙:“接下来,第三,凡是阴经,一定与脏相连;凡是阳经,一定就与腑相连。”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门学问的深奥。“上肢内侧的阴经配上脏就是:前面手太阴肺经,中间手厥阴心包经,后边手少阴心经。”谢老师继续解说着。

小王听得入了迷,仿佛置身于古老的经脉之中。“上肢外侧的阳经配上腑就是:前面手阳明大肠经,中间手少阳三焦经,后边手太阳小肠经。”

“外侧的阳经所属的腑,与内侧的阴经所属的脏,是表里关系,那么这阳经和这阴经,也是表里相合的经脉,简称‘表里经’。”谢老师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奥秘的了解和钻研。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谢老师继续为小王讲解经络学的奥妙:“现在我们来谈谈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总结起来,一共就四句话。”

小王专注地听着,准备将这些规律牢记于心。“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

“为了好记,可以举起手,凡是阴经都从下往上走,凡是阳经都从上往下行。”谢老师指着手示范着,“这就是所谓的‘阴升阳降’,即阳经的气血要下行,阴经的气血要上行,体现了阴阳交感,上下协调。”

小王恍然大悟,心中对这些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原来如此,阴阳之间的协调相互依存,才能保持人体的平衡。”

“是的,阴阳的平衡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也是我们研究经络学的重要视角。”谢老师肃然说道。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谢老师继续为小王解释着经络学的奥秘:“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归纳起来有三条。”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准备将这些规律牢记于心。“首先,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举例来说,手三阴经从胸走向手,交手三阳经。因此,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在手指端交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

小王心中默默地重复着这些信息,努力将它们固定在脑海中。“那么足三阳经从头走向足,交足三阴经。因此,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在足趾末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未端的至阴穴交接。同时,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谢老师接着解释道:“除了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小王专注地听着,对这门学问的奥妙着迷不已。“同名的手、足阳经有3对,都在头面部交接,所以称‘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头为六条阳经交会的地方。”

“举例来说,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的迎香穴。”谢老师指着图示,生动地解释道。

小王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图示上,试图深入理解。“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的睛明穴。”谢老师继续解释着。

谢老师接着继续解释:“除了头面部的交接规律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规律,那就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都在胸部交接。”

小王听得入了迷,心中对这些规律的奥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所以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都在胸部交接。”

“举例来说,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谢老师指着胸腔的位置,生动地解释道。

小王紧紧地跟随着谢老师的讲解,试图将这些信息牢牢记住。“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谢老师补充道。

小王心中对这些经络交接点的位置和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暗自思索着这种内在的联系。“原来胸部不仅是呼吸器官的所在,还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的交会之地,真是神奇。”

中医的奇经八脉

“小王,你知道奇经八脉的概念吗?”谢老师温和地问道。

小王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恢复过来:“是的,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这八条经脉的总称。”

“不错,很好。”谢老师点了点头,“而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小王立刻展开笔记,准备记录下来。

“首先,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谢老师开始解释,“十二经脉在躯干和下肢都是阴升阳降的,即阴经自下向上行,阳经自上向下行。但奇经八脉都是从下向上行的。”

小王专心地记录着,“奇经八脉在上肢没有分布,而手三阴三阳经是分布于上肢的,并且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分布于上肢内外相对的部位,并在手指端交接。”

“其次,奇经八脉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而十二经脉的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谢老师继续解释道。

小王默默地点头,心中思考着这些知识。“原来如此。”

“最后,奇经八脉相互之间没有表里关系,而十二经脉中有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谢老师深入解释道。

“小王,你知道奇经八脉的生理机能有哪些方面吗?”谢老师又问道。

小王稍作思考,然后恢复过来:“奇经八脉的生理机能主要包括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非常好,很有条理。”谢老师点了点头,“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及统领作用。”

小王专心地记录着老师的话。

“比如,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其中的‘海’即是百川汇海的意思。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脐下关元、气海,而足三阴下接手三阴,因而任脉联系了手足六阴经而称‘阴脉之海’。”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感叹着这些古老智慧的深邃。“原来奇经八脉不仅是补充十二经脉的不足,还能起到统领作用。”

“另外,阳维脉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实际上督脉联络了所有的阳经。阴维脉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冲脉通行人体的上下前后,也有往下的行的,也有往上行的,也有行于胸腹的,也有行于腰骶的,渗灌三阴三阳,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接着我们来谈谈奇经八脉的另外两个重要功能。”谢老师开始解释道。

小王立刻拿起笔,准备记录下来。

“首先,奇经八脉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谢老师开宗明义,“古人把正经比作‘沟渠’,将奇经比作‘湖泽’,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如此,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小王听得入神,思索着这种精妙的机制。“原来奇经八脉在调节气血方面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其次,奇经八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谢老师继续解释道,“虽然奇经八脉不像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肝等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此加强了肾肝等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联系。”

小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默默地思考着这些联系。“原来奇经八脉不仅与十二经脉相关,还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白了吗,小王?”谢老师询问道。

小王微笑着点头,“明白了,谢谢老师的耐心讲解。”

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歌诀》任脉穴歌诀

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

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

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督脉穴歌诀

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手太阴肺经穴歌诀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诀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

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手少阴心经穴歌诀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

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诀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

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

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诀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

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诀

少阳三焦所从经,二十三穴起关冲,

液门中渚阳池立,外关支沟会宗逢,

三阳络入四渎内,注入天井清冷中,

消泺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牖经翳风,

瘛脉颅息角耳门,和髎上行丝竹空。

足太阴脾经穴歌诀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

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

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足阳明胃经穴歌诀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

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少阴肾经穴歌诀

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乖徽海出,

太溪大钟连水泉,复溜交信筑宾立,

阴谷横骨趋大赫,气穴四满中注得,

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直,

步廊神封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诀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

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

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

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

魄户膏肓与神堂,噫嘻膈关魂门当,

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肓,

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

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

飞扬跗阳达昆仑,仆参申脉过金门,

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

足少阳胆经穴歌诀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

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曰月京门乡,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

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

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足厥阴肝经穴歌诀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

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

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0 阅读:2
言身的记事本

言身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