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奉天(今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最终东北全境沦陷,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那么,如果东北军抵抗是否有能力阻止日军侵占东北?
其实,东北军虽然叫东北军,但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他们相比较日军,实际上在东北地区是军事力量处于弱势的一方。
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军的总兵力约为303150人,其中部署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的总兵力约为154980人,在沈阳的兵力约为15150人,具体兵力部署如下:
驻辽宁省东北军:
步兵4个旅:第七旅(驻北大营);第十二旅(驻锦州);第十九旅(驻兴城一带);第二十旅(驻昌图一带)。
骑兵1个旅:张树森的骑兵第三旅(驻彰武、阜新)。
炮兵:1个旅(炮兵第八旅)和1个团,其中重炮共8个连,驻防锦州、北镇。
省防军的步兵3个团和骑兵四团,分别驻防在辽东柳河县(今属吉林)一带和洮南一带(今属吉林省)。
卫队:约有2个团,即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的卫队,其中卫队步兵第二队(相当于步兵团)因成立不久,兵源不足额。
其他:东北讲武堂的学员、学兵共有近2000人,但其中配备武器能参加战斗的只有步兵教导队(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步兵炮连和一个通信排)的学兵650人。
总兵力4.5万人左右。
驻黑龙江省东北军:
除第二十九、第三十两个国防步兵旅于当年6月调进关内参加讨伐石友三的战役外,其余的未变动,约有官兵2.7万人。
驻吉林省东北军:
在1928年11月整编后的兵力未变动,约有官兵65000人。
驻热河省东北军:
驻热河的东北军由于未参加1928年11月张学良对辽、吉、黑三省的军队进行的整编,其驻军的番号为陆军第三十六师和独立步兵第三十一旅以及独立骑兵第九、十两个旅,总兵力不足2万人。
反观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当时在东北日军兵力,日本声称仅有1.04万人,但根据各方数据推测,总兵力大概在28000人左右,兵力部署如下:
辽阳:第二师团司令部(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参谋长上野良丞大佐)、步兵第十五团司令部(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步兵第十二联队(联队长滨本喜三郎大佐)。
旅顺:步兵第三十联队(联队长黑岩武城大佐)。
海城:野炮第二联队(联队长河村圭三大佐、野炮16门)。
铁岭:工兵第三大队、独立守备队第一大队。
公主岭:独立守备队司令部(司令森连中将),驻有骑兵第二联队,独立守备队第一大队2个中队。
另外,在满铁附属地内驻有:以长谷部照吾少将为指挥官的第三旅团司令部,部队有第四联队(2个大队),独立守备队第一大队1个中队,兵力约有1500人。
除此之外,日本在东北还有大概四五万人的“在乡军人”,发给武器就是现成的军人。
更为优势的时,因为日本完全控制着南满铁路沿线,所以以沈阳为中心,方圆300公里内的主力部队一天之内就可以完全聚集。事实上,从9月19日凌晨1时至8时,日军就先后从抚顺、辽阳、铁岭、本溪、鞍山、海城、四平、公主岭等地向沈阳共发出13列军车,以加强日军攻势。
也就是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那一刻,东北军在沈阳内的军队其实只有王以哲的步兵第七旅,辖张世贤的六一九团,王铁汉的六二〇团,何立忠的六二一团,约有官兵8000余人。再加上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的两个团约有官兵4000人,东北讲武堂有学员共2000人,其中能参加战斗的只有650人左右。东塔空军警卫部队约有500人左右,还有警察大约有数千人。
连同军校学生和警察,当时东北军在沈阳的兵力只有1.5万左右。
其余距离沈阳最近的张廷枢的第十二旅,常经武的第二十旅,张树森的骑三旅都距沈阳200公里以上,以东北军的集结速度,要出兵增援沈阳,起码要三到四天时间。
而分布在辽、吉、黑三省的其余东北军的兵力,虽然仍有15万左右,但其中多为装备、训练较差的省防军,而且分散驻扎,要集结兵力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再落实到具体战斗上,在九一八事变当天,东北各省规模较大的,有组织的抵抗有三场,分别是沈阳的北大营突围战,以及长春的宽城子兵营防御战和南岭防御战。
其中北大营突围战中,东北军第7旅只有620团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最终伤亡300余人,打死日军2人,打伤22人,620团整建制成功突围。
在宽城子兵营防御战中,日军一个完整的联队(第4联队)攻击驻守宽城子兵营的东北军第23旅663团3营约600人。在对峙中日军率先开枪重伤了试图跟日军谈判的营长傅冠军,然后全军包抄突击,7个小时基本上全歼了第3营,东北军阵亡90余人,被俘虏了近400人。日军阵亡24人,受伤33人。
在抵抗最坚决,准备最充分的南岭防御战中,日军先后出动了两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和若干守备队攻击南岭兵营。当时兵营中驻有东北军步兵第671团,炮兵第19团,还有一个辎重营,总兵力约4500人,凭借着完备的防御工事,从19日凌晨3点一直坚守到了下午15点左右。
期间久攻不下的日军几乎使用了所有机动兵力,就连刚刚结束了宽城子兵营防御战的第4联队也在下午被紧急投入到了南岭方向,南岭守军抵抗之顽强,可见一斑。
但最终,南岭守军依然是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被日军突入军营内部,被迫撤退。
南岭防御战中,东北军伤亡大概在700人左右,其中阵亡250余人。日军阵亡43人,受伤56人。值得一提的是,日军独立铁道守备第1大队陆军少佐仓本茂也在此役阵亡,这是中国军队抗日战争中击毙的首位日军校佐级军官。
从这些具体战斗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东北军组织充分,抵抗意志坚决的情况下,也依然很难在本方阵地坚守超过一天,同时几场较大规模战斗,伤亡比都在5:1乃至10:1左右。
综上,起码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军在东北的兵力分散且总数并不占优,战斗力相比日军更是差距明显。
即便当时东北军上层决定抵抗,整体形式也不容乐观,起码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可能依然大概率会丢,关外这15万东北军能做的只能是尽量的迟滞和杀伤日军,而一旦日军关外得手,即便是关内东北军全军回援,估计也就是一个规模更大更惨烈的长城抗战而已。
想要仅靠东北军自己的力量拿回东北,非常困难,所以东北会不会彻底沦陷,最关键的其实是要看蒋介石的态度,看看他愿不愿意为了东北,在1931年就下定决心,拿出中央军的老本来,跟日军在东北全面开战,大打上一场。
但是,有没有能力和打不打是两回事,打了未必赢,但不打就全输了,918事变日军只是在沈阳就运走了上百吨黄金和1亿银元,总价1亿多美元,88师这种花费最高的部队,装备成本也不超过2百万美元,沈阳的军工厂、飞机、坦克、几十万支枪.....,东北数不尽的煤炭、铁矿石、金矿、粮食、木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底气其实来自于从东北掠夺的物资。
当时注东北日本不足3万,东北军就算打不过,抵抗一下转移财产,武器,特别是几百架飞机,这总可以吧,在不行炸了,为啥逃的这么快,
不打就逃没得洗
日本人性格非常欺软怕硬,拼全力打,即使不赢也能玩死日本陆军体系
以东北军的战斗力打日寇肯定是打不过,但打不过就不打这就是枉为中国人了。并且918也是日本关东军私下挑起的冲突,日本政府不一定真支持,或者说不一定会借此大规模发动侵华战争。就算东北军打不赢,能奋起抵抗,给予日寇较大伤亡,打成拉锯战,结局肯定比丢失整个东北要好很多!
打不过好歹拖点时间把兵工厂搬走,实在不行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