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琨:唱不尽的"走西口"

玫瑰有溢 2024-07-15 21:02:32

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移民史。地处中原的山西,是历史上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太久远的就不要讲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至今每年仍有一批批海内外游子,不远千里万里,来山西洪洞县寻根问祖。至于说到近代山西移民,就当数"走西口"了。"走西口",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显得有些陌生,但那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人们却耳熟能详:"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在难留……",许多人还会随口吟唱,且唱得眼眶里迸涌着泪花,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颤。

走西口﹣﹣黄土高原人心灵骚动的悲凉歌声,当然属于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但她何以能穿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岁月,传唱至今,不能说是没有缘由的。地处黄河大臂弯里的山西,是古老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人类先祖最早创业、休养生息的所在。一条大河从中穿越的这片黄土高原,也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以《走西口》为代表的晋北、晋西北民歌,正是继承了古老音乐表现人类生存这一母题,以她极具自由洒脱的旋律和悠扬悲怆的歌声,倾诉出了人的生之痛苦和爱之艰难,从而使她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民歌的本身,成为记录一个时代民族生存状态的真实而鲜活的史诗。

一代一代走不完的西口路,一代一代唱不尽的"走西口"哟……

本文试图追述的,就是这洒在"走西口"路上的斑斑血泪,和悲壮激越而凄婉低回的歌吟。

我终于来到了久已向往的山西河曲。就是那九曲黄河右上角拐弯的地方。乘车从阳方口一路西北行,山路盘旋,曲曲弯弯。坐长途汽车难免劳顿,等我迷迷糊糊地醒来,放眼四望,愈见丘陵绵绵,黄土漫漫,山厚水浑,林野苍茫。那旷旷蒙蒙之气氛,苍凉悲壮之气象,真让人感受到几分边塞风光呢。

大半下午时,车抵河曲县城。小县来人少,住宿也较方便。安置好住宿,我没有急于拿朋友给我写的引荐信,去找当地文化界的同行,而是先上街去浏览了小城的市容。河曲的县城不大,主要街道是前后两条大街。后街是新街,多为县政府和机关单位的所在地,街道宽阔;前街是老街,依旧保持着昔日的繁华,店铺栉比,热闹非凡。老街不长,穿过人群熙攘的街市,走不多远,就看到了下面滚滚流淌的黄河,原来小城就建在黄河岸上。

在县城的东北,可见一段遗留的城垣,锈砖老墙,看上去很有些年代了。临河岸边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庙宇,向人打问说是龙王庙。龙王庙下面,就是当年通往陕西和内蒙古的水关码头了。真还有几只小木船静静地泊在那里。河的对面是陕西的府谷县,河的北岸是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河曲县城正当三省的黄河拐弯处,真是鸡鸣听三省。

第二天,新结识的县里的朋友,先陪我去看了"娘娘滩"和"太子岛"。

这是凸现在黄河流水中的两座岛屿。太子岛如中流砥柱,将汹涌的黄河激流披分,气势十分壮观。比起太子岛来,娘娘滩要更大一些,岛上住有十几户人家,四面黄河水,簇拥起一片绿色的田畴和荫浓。不免叫人想起"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那描写洞庭湖君山的诗句。不过,这里已不是"白银盘",而是"黄金盘"了。

这个河中的小岛,所以叫娘娘滩,传说这里曾是汉武帝囚禁失宠的皇后娘娘的地方。而岛上的李姓人家,却认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为他们的先祖,还立有祭祀的神龛牌位什么的。总之,这娘娘滩牵扯着一个远在两千年之前的古老故事。

看过一滩一岛,我们在黄河岸上漫游。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缓的土地,当地人叫作"塬上"。当然也有土山梁、土沟峁。我们在一处小土梁上歇息,就听见对面山头有个年轻人扯着嗓子在唱,腔调熟熟的。但也许因为是离得稍远,也许因为是用当地方言唱的,唱的什么,却听不甚清。我问朋友唱的什么,朋友说:"那不唱的'二小妹妹'吗?还要唱呢!你再听……"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位年轻人又唱起来:

对面面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那就是我要命的那二小妹妹。

哥哥我在圪梁梁上妹妹你在沟,

亲不上嘴嘴你就摆一摆手。

四下里望望,却不见有什么"二小妹妹",当然也无人应答。朋友说:"那小子在胡吼哩!咱这地方的人谁不会胡吼两句?"稍停,他又说:"不过,也真说不定他在喊他的二小妹妹呢,可惜人家不在。若要是在,那山曲儿也许就对上了。"

唱民歌,即兴"对歌",多见于南方边地的少数民族,还有西北地区的"漫花儿",也常采取"对歌"这一形式。想不到这一切在晋西北的河曲也有。在人们的心目中,民间的跳舞、唱歌,仿佛是南方边地少数民族的"专利",并且是把它与原始、蛮荒和贫瘠等一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在今天并不是边地的晋西北,为何"山曲儿"民歌也是如此兴盛呢?

山西被称为我国的"民歌大省",地处晋西北的河曲,又是山西的"民歌之乡"。要真的追根溯源起来,晋西北民歌可说源远流长。古老的《诗经·国风》里有哪些采自晋北、晋西北民歌,已分辨不清了,但那些习武射猎的歌谣确与这里有关。汉武帝时,设置乐府,采诗于民间,《汉书·艺文志》所录著的乐府民歌中,便有《燕代讴》、《雁门云中》等谣讴歌曲。雁门、云中、代州便都在今天的晋北。

那首北朝时期著名的乐府民歌《敕勒歌》,人们更是熟知的: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据史载,此歌系东魏高欢命斛律金所唱。时高欢攻打西魏的玉壁城(现山西运城市稷山县西南),遭到惨败,唱这首敕勒族歌赞自己土地肥美的英爽豪迈的歌,是用来激励将士们的士气的。敕勒族,亦名"铁勒族",为匈奴民族的后裔,当时他们生活的地方,就在今天的大同、朔州一带。《敕勒歌》可说是颇有影响的古代山西民歌。

如此说来,地处"华夷之交"的晋北、晋西北,在古代也是"边塞"的了。

历史上,人们把我国北部长城内外的地区泛称作"塞上",自然也包括山西的晋北、晋西北。其实,"塞上"的确切的地理范围是很难划定的。"边"和"塞"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边"可以说是边地,"塞"则是指军事上的关隘要冲,而并非单纯指边地而言。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曾举汉唐的例子说,"汉人据河(黄河)为守,唐人守河在外"。在汉代,北地守防在河套黄河、阴山一线,到了盛唐,边关则过了居延海,塞上的范围也更广了。所以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的诗句。

历史上被称作"塞上"的晋北、晋西北,北方各游牧民族一度在这里活动频繁。匈奴、羌、氏、鲜卑、突厥、羯人……出出进进,你来我往,他们来去匆匆,却也把许多血脉遗留在这块土地上。岁月的淘洗、炼铸,多部族、多民族的融合,血缘愈远,人种愈优。这里不仅造就了一批像"杨家将"那样的忠勇武士,同时在这一片土地上又文人俊逸叠出,郁郁乎其盛矣。

独步文坛,蔚然为金、元间第一诗人的元好问,秀容(今忻州)人,一查,其祖为鲜卑族拓拔氏,后改汉姓元;那位写南京帝都"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名篇的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雁门(今代县)人,一查,却原为蒙古人,因其祖到云中、代州做官留居,他遂成了雁门人,其诗集也便名为《雁门集》;白朴,金、元间著名的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共称为"元曲四大家",其剧作《墙头马上》被称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剧作之一,至今久演不衰。他为葛州(今河曲县)人,虽无记载是何种民族,但他自幼遭丧乱,是在他的父执元好问的精心抚育和指导下,学问日进,而成为戏曲大家的。民族的和谐、融合,由此亦可见一斑。

还应当提及的,是明代洪武和永乐年间,朝廷不断对塞外用兵,并在绵延千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包括山西大同、偏头关等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为了解决屯军的粮饷配给,推行"开中法",号召各地的商人输粟支边。许多商人为解决长途运粮的不便,便组织内地的一批批劳力,到人少地多的边地开荒垦种,实行"商屯"。这样,晋北、晋西北又有了自内地的大批商屯人的后裔。

晋北、晋西北就是这样,它不仅有历朝历代北方各民族的汇融,也有内地人口的频繁交流。年年月月,世世代代,由此带来的便是各民族文化的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从来都是双向的。发达的中原文化,固然给游牧文化以强烈的影响,但游牧文化同时也给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塞上曲》、《塞下曲》、《出塞》、《入塞》等篇章,比比皆是,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边塞诗",诗人们从边地文化中汲取的营养也是显而易见的。

"真诗在民间"。真正的歌声也在民间。边地蓝天白云的广阔天幕,给人们提供了放开喉咙、纵情歌唱的大舞台,晋北、晋西北这片原始的、贫穷的而又充满野性的土地,更是盛开民歌这一舒张人性花朵的肥土沃壤。

如果说历史上的晋北、晋西北,一直是北地各民族的大涌入、大汇聚的话,那么到了清代,这里的人口则开始了外流。到"口外"去,到草原去!从那时起,漫漫的"走西口"路,被晋北、晋西北人走了近三百年,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1954年农业合作化前后。

"走西口",是随着清朝"绿营军"驻防内蒙古实行"开边制",招募大批内地人到草原从事农业种植开始的。

史载,早在清康熙三十年左右,官军即招募大批内地人前往古北口和归化城一带屯田。据卢明辉的《清代蒙古史》介绍,康熙、雍正年间,"晋陕北部贫民,由土默特而西,私向蒙古人租地垦种。……于是,伊盟(鄂尔多斯部)七旗境内,凡近黄河、长城处,所在(皆)有汉人足迹"。清朝末年又实行"贻谷放垦",就是由国家补贴粮食,让人们到草原去开种土地。民国初年,也一度实行过"移民实边",鼓励"口里"人到"口外"去农耕、定居。这一切,都吸引着一代代的晋北、晋西北及陕北人,去大草原寻找自己梦想的家园。

所谓"西口",原是指旧称"归化"今为呼和浩特的通往内蒙古和外蒙古的通道,这又是与"东口"-﹣张家口相对而言的。而在实际上,人们所说的"西口",却要大得多。它包括了呼和浩特以西的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有的人甚至北上到了外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的异国他乡,还有的远涉河西走廊到达青海、新疆。那时,对许多尚未成婚的走西口人来说,则是"刮野鬼",出了"口子",走到哪里算哪里。

延续了数百年的"走西口"移民潮,成就了绵延不绝的"走西口"民歌。我们还是先来听听最有代表性的民歌《走西口》吧!

《走西口》民歌的故事,说的老家是"太原府"的孙朋安的女儿孙玉莲,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好比是蜜蜂见了那个花",感情如饴,却遇到了"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灾荒所逼,太春只好离开孙玉莲,外出走西口,以挣钱养活家人。玉莲苦留不住,于是,便有了送别时那撕心裂肺的一曲长歌《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也实难留,

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

一道一道往下流。

正月里娶过这门,

二月里西口外行,

早知道那走西口,

不如咱们二人不成婚。

哥哥你要走西口呀,

小妹妹也实难留,

怀抱上那梳头匣,

我给哥哥梳一梳头。

走路你要走大路,

你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话解忧愁。

坐船你要坐船舱,

你不要坐那船头,

就怕刮风下雨风摆浪,

摆在哥哥河里头。

吃饭你要吃熟,

生饭吃上不美口,

吃下个肚疼脑热不好活,

哪个来把哥哥伺候?

……

下面,还有一桩一件地仔细叮咛,比如住店要注意什么、歇脚不要歇在崖下、不要抽洋烟、不要要(赌)钱、不要贪恋"红花"(找相好)等等,句句声声,和泪裹血,把一个痴情知心、情真意浓的农村女子的感人形象和盘托出。唱得人心里酸酸的,不禁泪水潸然。人们还该记得的,前些年山西省某女歌手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她把家乡民歌《走西口》唱得是那么委婉抒情,果然一炮打红获大奖,从此民歌《走西口》走向全国,蜚声歌坛。

《走西口》堪称我国民歌中的经典之作。由于历代"走西口"的人多以数百万计,"西口"的范围又极其广袤,因此这首歌也得以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在不同地区,我们便可以听到不同人演唱的不同变体的"版本"。有人说它的"版本"可多达数十种。但总的看来,也只是大同小异。因为陕北人也走西口,他们唱的《走西口》便说孙玉莲是"延安府"的,而不是"太原府"的;其他的版本也不过有音调和词句上的一些小小变异而已。

导致走西口的最直接的原因是贫穷。

从历史上看,晋北、晋西北也并非一直是一片荒凉,两汉时期,这里水草丰美,宜耕宜牧。"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便是明证。只是由于历代无休止的征战,森林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才有了如唐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里的悲凉描述:"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醺。蓬断草枯,凛若霜晨……"恶劣的气候条件,贫瘠的高寒山地,这里的人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苦挣苦累,每年得来的收获,却难以糊口。至今还在流传的一首晋西北民谣道: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

但穷家难舍,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口外"去闯荡?可迫于生计,又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外谋生。

朔方民族的后代是强健的,人种优化,个头偏高,宽前额,高鼻梁,仿佛浑身充满了力气。晋北、晋西北汉子也和陕北汉子那样,最有特色的穿着,一是反穿一件老羊皮,再就是头扎一条白毛巾,亦即民歌里唱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早些年,人们见到的那位"头扎白毛巾的副总理",以常年头扎一条白毛巾为特征,那是晋中农民的标志打扮,毛巾是在后面打结的。晋北、晋西北和陕北的汉子,则是将白毛巾在前额上打结,显得英武异常。这是不是游牧民族先祖的遗存?还有待于服饰考古专家去研究、考证。

走西口的都是铮铮铁汉子,他们的"走",何止是去逃荒?更有着他们去开拓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梦。"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们的心并不是铁打的,一样有儿女柔肠。"小妹妹"的歌儿,依旧是那样地牵动着他们的情怀:

山顶上刮风树林林响,

临走你又把我的心卷上。

黄河那个水深路途远,

牵魂线挂住你怎走远?

一套套牛车你慢慢游,

真魂魂跟在你身后头。

二饼饼轱辘你膏麻子油,

真魂魂跟在你身左右。

男人有男人的苦衷,不走又怎行?受苦怕什么,为了养活父母,也为的养活心爱的"妹子",他们什么样的苦吃不得?什么样的罪受不得?于是,他们也唱给心爱的"妹子"道:

叫一声妹子你不要那哭,

哭的那个哥哥呀心难活。

守住了那妹子倒也来好,

挣不下银钱呀过不了。

再不要难活再不要哭,

谁家的亲人常守着?

汉子们终于心一横,拔腿走了,走了,越走越远了,妹子却还站在那里"瞭"着,唱着。此时,她的远去的"哥哥",也一下子成了"亲亲":

盘算起那亲亲跑呀口外,刮起了东风亲亲水流西。

山在水在亲亲石头呀在,你走了口外亲亲上了后套。

你走了口外亲亲上了后山,你走了口外亲亲没有家安。

泪蛋蛋那流得亲亲泡一杯,看见了那人家亲亲想起呀你。

人家那都在亲亲你不在,你扔下了妹妹亲亲好孤单。

你扔下了妹妹亲亲受困难。你叫我想得亲亲怎么呀活?

妹妹在"瞭"着"亲亲"哥哥,哥哥何尝不在一步三回头地"瞭"着家乡,"瞭"着妹妹呢?请听:

青山那绿水一道道沟,

嘹见五花城起了一层层雾。

嘹见那五花城城墙高。

一出那大门魁星楼,

一上那三边堰扭回头。

走前村来呀瞭后村,

走前山来呀瞭后山。

怎瞭见呀人家不见你。

扔不下亲人呀哭上天,

瞭不见亲人呀泪遮住。

瞭不见亲人呀瞭树梢,

瞭不见亲人呀泪水流,

瞭不见亲人呀山挡住了。

至死扔不下生我的村,

瞭不见河西我好心惨,

只嘹见五家沟畔水鸭鸭飞。

时下,城市里的人们常常被《梁祝》的音乐和故事所陶醉。《走西口》民歌也算是北国的"十八相送"吗?但缠绵悱恻的"梁祝"送别,又哪能与开拓前程、义无反顾的悲壮离别相比呢?这千古绝唱《走西口》,无论是故事还是音乐,哪一样比南国的《梁祝》逊色?也许她还不够典雅,却多了几分率真;也许她少了点含蓄,却依旧凄婉缠绵。我衷心希望我们的音乐家们,能够高看一下我们的"土著"《走西口》。是的,她来源于我们民族的"下里巴人",却又不愧为我们民族的"阳春白雪"。改编一曲《走西口》小提琴协奏曲如何?我相信她一样会美轮美奂,韵致动人。

确实,在任何地方,尤其在民歌的故乡,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块土地却只能给人们的生存提供最低的水平。然而,越是生存艰难,越是要生存下去。贫穷的生活中并不贫乏歌声,这大概是人的一种本能吧!你看远古时的人类,我们的先祖,刀耕火种,游牧狩猎,物质生活可说是极其匮乏的,但他们"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敲击着石块作伴奏,化妆成各种野兽在狂欢歌舞。这是先秦典籍《尚书》中为我们描绘的场景。

穷困的人们唱歌是唱给自己听的,他们生活在美好的憧憬和向往里。他们得不到的东西,诸如富裕的生活、甜蜜的爱情,在歌声中得到了,在精神上得到了。正如娄烦民歌里唱的:"和起莜面捏角子,心上难活唱曲子。唱曲子容易得调难,学会唱曲子解心宽。"民歌本来就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生存的困窘与心灵自由,从来都不是相互排斥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物质的枯涩,更易于启动情感宣泄的闸门。这也许就是《走西口》民歌与其他任何民歌一样,她的主体部分是情歌的缘故吧!

我们不妨来听一听"酸曲儿"……

在河曲,在晋西北和晋北,人们把民歌叫作"山曲儿",但也有人干脆把它叫成了"酸曲儿"。所谓"酸"者,朋友给我解释的理由有两条:一是民歌表达了人民生活的困苦、酸涩;二是民歌中的情歌很多,有的还很大胆、很直露、很"酸",甚至是"酸得掉牙"。这么说来,酸曲儿民歌正体现了艺术表达人生这一母体,吟生之痛苦,咏爱之艰难。在河曲农村,老乡们很喜欢吃的一种饭食,叫做"酸饭"。是用经过发酵的糜子煮熟而成的,是否还属杂有苦苦菜沤制的酸菜之类,因为我没有吃过,不敢妄说,更不知道这种"酸饭"与"酸曲儿"有什么关联。

在晋西北的沟壑峁梁上漫游,我常作这样的寻思:如此黄土漫漫、山寒水瘦、地广人稀的地方,何以会成为民歌的汪洋大海,竟还有那么多的"酸曲儿"?

其实稍作思忖,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这里地处古代的边塞之地,既有多民族团聚、融会,也有彼此间的悲欢恩怨,征战不止。强烈的叛逆心理,长期是封建礼教鞭长莫及、难以"驯化"的地方,加之山高皇帝远,因此便多了几分"自由",而少了几分桎梏。

同时,由于游牧民族的人口少,注重种族的繁衍,就相对地显得"性开放"些。习俗相沿,因此在有的地方,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是比较"自由"的。像许多南方少数民族那样,唱歌呀,唱山曲儿呀,便成了他们彼此相识、相知的一条红线。更何况,唱山曲儿、酸曲儿,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贫困而单调生活中的一种欢乐、一种精神上的补充。

亲圪蛋河边洗衣裳,

双圪顶跪在石头上呀,

小亲圪蛋。

蓝蓝的天来清清的水,

搓一搓衣裳把头辫儿甩呀,

小亲圪蛋。

衣裳不净棒槌槌哎,

抬起个脸来看见了你呀,

小亲圪蛋。

姑娘姑娘真可爱,

把你那小脸儿扭过来呀,

小亲圪蛋。

你说扭过就扭过,

姑娘要配好小伙呀,

小亲圪蛋。

多么大胆、泼辣的爱情追求!这充满山野气息的山曲儿,带着生命自由的舒展,带着心灵洋溢的芬芳,与这片土地上的白云蓝天、沟壑牛羊相伴,也与劳苦、贫穷和粗砺的风寒厮守,适得其地,也适得其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灵魂的绳索,有的是放胆的追求、向往,一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首《小亲圪蛋》不仅在晋北、晋西北,在山西其他地区的流传也很广。

这些年西省作家协会或召开工作会,或在什么地方召开笔会,会议间隙或就餐之前,都有作家们自告奋勇唱民歌助兴。驻会作家张石山、赵瑜、珊泉等都是唱民歌的好手,忻州作家杨茂林以唱得细腻、投入著称,青年作家彭图则以大嗓门的干嚎闻名,作家燕治国唱起自己家乡河曲县的民歌来,高大的汉子常常是唱得热泪盈眶。山西作家群,被称作"山药蛋派",聚会时的每次唱歌,《小亲圪蛋》总是少不了的。由一人领唱,每唱到段尾句"小亲圪蛋"时,全场齐声附和,笑语连连。怪不得有人把"小亲圪蛋"戏谑地称之为山西省作家协会的"会歌"呢。

题外话了。我们还是来说晋北、晋西北的酸曲儿吧。酸曲儿在爱情的表达上既是直率的,更是抒情的、甜蜜的。

请听:"你妈妈生你人人爱,红鞋上绣了苗绿白菜。要穿蓝来一身蓝,走起来好像水推船。要穿红来一身红,走起来好像九莲灯。"

再听:"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么杨柳梢。三月里桃花开,情人捎书来,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这是流传全国的晋北民歌《绣荷包》,通过青年女子精心绣制荷包袋这一信物,把爱情表达得细致入微、声声传情。

还有娄烦民歌:"五荒六月蚂蚱叫,偷眼看哥哥抿嘴笑。七尺身子大脸盘,看哥哥看得俺骨头软。"女性的追求,有时比起男性来更为泼辣、大胆。

还有神池民歌《割莜麦》:"哥哥在山头上'司喽司喽'(声音)割莜麦,小妹妹在山里洼里沟里岔里吃崩吃崩刨山药呀亲亲……"把死挣苦累、艰苦劳动中的彼此情爱,表述得那么甜美,充满了愉悦。

"信天游"这一民歌的形式,不仅仅是在陕北流行,在晋北、晋西北的民歌中也非常盛行。

"信天游"又名"顺天游",也叫"爬山调"。从句式上看,又是以两句为一节的诗。上句比兴,下句点意。嘹亮、高亢、舒张,如漫野高空的悠悠长风。"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语)。唱情歌的高手们,未必懂什么比呀兴呀赋呀,但他们却个个都是修辞的好手。

你再来听听这首河曲民歌《想亲亲》:

蜜蜂那飞在窗眼眼上,

想亲亲想啦在心眼眼上。

稻菽那开花顶顶上,

操啦心那个操在你身上。

阳婆婆一落山根那个低,

一啦阵那个想起哥哥你。

一对对胡燕那绕天飞,

不想那别人单想那个你。

"比兴"在民歌中的运用是较为普遍的,最突出的,如大西北的"漫花儿"。在山西,晋中左权民歌的"开花调",则以各种各样花儿的开花作为起兴。这种起兴,在山西民歌中的运用也较为广泛,唱出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情歌。比如:"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爬山过岭寻你来。榆树你就开花吃枝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比如:"山药蛋开花结圪瘩,圪瘩亲是俺的心肝瓣。白日里想你不敢吭,黑夜里想你吹不灭灯";再如:"马莲花开花在路旁,送俺圪瘩亲在路上。想你呀想呀实想你,泪点点好比连阴雨";再如:"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你有那心事了慢慢来"……花儿开得多了,甚至有"小板凳开花四条条腿、"门搭搭开花扑来来"、"窗帘帘开花帘朝外"……"开花调",真是开得遍地都是花了。

往昔的晋北、晋西北,生活极其困苦,汗珠落地摔八瓣地向土里刨食,也填不饱一家人的肚皮。于是除了"走西口"外出谋生,便是去给有钱的人家当长工或打短工,再就是去当放羊汉。所以在晋西北,便有"走不完的西口,打不尽的连成"之说。"打连成"即为当长工。于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五哥放羊》,就"应运而生"在隔黄河相对的晋西北和陕北这片土地:

正月格里来正月正,

正月那个十五挂上红灯。

红灯那个挂在大门外,

单等那个五哥上工来。

......

在晋北和晋西北,还有一首描述揽工生活的民歌《过大年》,也像《五哥放羊》那样脍炙人口:

过罢大年头一天,

俺和俺那连成哥哥来拜年。

一进门,把腰弯,

哥哥弯,妹子搀……

咱兄妹二人拜的一个什么年。

正月十五闹花灯,

我和那连成哥哥去观灯。

西瓜灯,红通通,

白菜灯,绿茵茵……

那起火带炮乒乓两盏灯。

......

《五哥放羊》和《过大年》无疑都洋溢着生活的喜气、欢乐。

在唱揽工汉和放羊汉的民歌里,像"五哥"和"连成哥哥"那样,与他们相爱的不只是普通的农家女儿,还有不少是东家或财主的女儿,那些女儿竟然也是那样的情意绵绵。所以"文革"后期,出于虚假的"莺歌燕舞"的需要,忽然唱开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却不给《五哥放羊》等民歌开禁,据说那是宣扬了"阶级调和论"。本来,在民歌之乡,唱山曲儿、酸曲儿就是人们生命存在的一种形态,在贫穷拮据的困境中,他们在民歌的港湾里避难、喘息、幻想,企望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去爱一个富家的小姐又何妨?何况富家小姐爱上穷汉的事古今屡见不鲜。撇开"四人帮"时期的"阶级论"就不说它了,现今一些人对民歌的挑剔和非议,说什么"低俗"呀,"粗野"呀,"不登大雅之堂"呀,等等,也大可不必。他们不妨反躬自问一下:比起农民兄弟来,你们的"文明"和"高雅"又在哪里呢?

善待我们的民歌吧!这远接亘古的天籁之音,这发自生活激情的心灵之声﹣﹣那是在现今装修豪华的歌舞厅听不到的,也是在寻欢觅醉的娱乐城听不到的。

"走西口"的故事离我们今天不能算遥远,五十多年前最后一代的走西口汉子,今天仍可以找到,当然他们都已是耄耋老者了。

据老人们回忆,当年的"走西口"从晋西北出"口"的,多为河曲、保德、偏关三县的人;从雁北出"口"的多为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山阴等县的人;从陕北出"口"的也不在少数。从历史情况看,无论丰年还是歉年,走西口的人总保持着一定的数量。河曲、保德和偏关三县,每年各县约有三千至四千人出"口"。遇到灾荒年谨,每县可达有上万人、几万人。旧《河曲县志》载:

河曲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是糊口养家。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出外耕商者,莫不通蒙古人语。

走西口的一般是春去秋回,到了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在内蒙古定居下来。有资料统计说,仅河曲一个县,从光绪元年(1875),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的六十多年间,到内蒙古定居的达十多万人。《河曲县志》记载,1919年全县人口为十二万人,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全县人口却还没有达到十二万。

再向历史的深层探寻,"口里"人到"口外"的年代则要更远、更早。正如张承志在《无援的思想》一文中追溯长城的古老文明时写的:

自古以来,南线贫瘠山区的汉族农民,指口外为谋生路。移民史与长城构筑史几乎是同期的。北部草原早在一千甚至两千年前就离不开这种有手艺、会铁匠、木工、会营建房屋和打井、会熟皮镶银等一切职业技艺的移民了。……草原王公们离不开这些汉族人,因为没有这些移民就没有豪华的王爷府和山珍海味,以及一切能模拟北京城的享受。

但无论是在什么朝代,走西口都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凄苦的路程。

遥想当年,地处塞外的内蒙古,可说是一片散发着野性的神秘土地。虽然也有星散的一些城镇,但四顾茫茫,荆莽丛生,枯黄的衰草在飒飒寒风中摇曳。是历代的、特别是近百年的走西口人,边走边唱,唱出了"口外"的一片新天地。他们挖出了一口口井,开出了一块块田,丛莽深处出现了一座座村落,漫漫荒野出现了一片片田园、林荫。他们跋涉的土路上出现了交通线,出现了商业和城镇。他们把辛苦的血汗洒在了这里。沃野千里的河套水利灌区,据说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灌溉水系,它就是在晋、陕两省一代代走西口人和当地蒙古族兄弟的艰苦劳作下建成的。

最早出去走西口的主要是从事农业劳动,后来生产门路渐渐拓宽。主要有:沙梁里掏根子(甘草)、黄河里拉大船、大青山背大炭、沙漠中拉骆驼、上后套挖大渠、进后山拔麦子、打短工放冬羊,及割洋烟等等,大都是出大力受大苦的活儿。但也有不少人是到口外做生意、经商的。

爱唱曲儿的走西口的受苦人,当然也自说自唱,编有自己的歌儿:

在家中无活计西口外行,

一路上数不清艰难种种。

小河川耍一水拔断筋根,

翻坎梁刮妖风双眼难睁。

回头看,扔妻子抛父母实在惨心,

此一去,东三天西两天无处安生。

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均,

住沙滩睡冷地脱鞋当枕。

上杭盖掏根子自打坟墓,

下石河拉大船驼背弯身。

进后套挖大渠自带囚墩,

上后山拔麦子两手流脓。

走后营拉骆驼自问充军,

大青山背大炭压断背筋。

高塔梁放冬羊冷寒受冻,

遇"传人"遭瘟病九死一生。

沙蒿塔子遇土匪险些儿送命,

卖铺盖讨吃回家哭死双亲……

这就是走西口人含辛茹苦、流离颠沛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漫无边际的茫茫大草原上,他们就是这样,或群体,或三个五个相随,或只身孤影地辛苦奔波、劳作,苦不堪言。艰险与他们为伍,死神与他们相伴。大漠荒野,渺无人迹,他们只能找寻着骆驼粪来辨别路径。大草原的夜晚最容易迷路,就全凭看天上的北斗星识别方向。若是遇到阴天,星月不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把鞋子高高地抛向天空,等鞋子落下来,看鞋头朝什么方向,就往那里走。多少人就这样在草原上消失了。茫茫夜色中跳动的点点磷火,就是他们一个个不甘心的孤独的游魂。

走西口的汉子哪有不想家的。秋天过去了,草儿黄了,树叶落了,不管钱挣多挣少,都要往回赶。家乡的父母在等着他,心爱的"妹妹"在等着他。他们真的是归心似箭了。于是,边走边唱:

割倒了糜子亲亲哪收倒了秋,跑口外的哥哥那个往回走。

过前山那后山亲亲哪二十里整,我挣下了盘缠那个转回来。

三百里那明山亲亲哪二百里水,五百里那个路程我来纨妹妹。

水流那千里亲亲哪归大海,人走了那个千里踅回来。

不大大的小青马多喂上二升料,

三天的路程亲亲哪我两天到。

走西口的人儿就要回来了,家乡的"妹子"早就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着、盼着,上在崖畔畔上瞭着、望着。心里想的是"亲亲",那山曲儿也从心窝窝里飞出来:

开开那个门来瞭一瞭,跑口外的亲亲回来了。

白格生生的底子黑格生生的鞋,

开河上走了,冻河上回来。

风尘尘不动树叶叶个摆,哪一股顺风刮回亲亲来。

夜影影下来认不得个人,我想也不敢想是小亲亲。

双手手铺开二毛呀毡,接待咱的亲亲呀回家转。

跑口外的那亲亲回了家,小妹妹的心上乐开了花。

毕竟相聚是欢乐的,存在就是一切。然而,因病或因各种灾祸客死异乡,再也回不来了的走西口汉子,痴心的女子却还在家等着。等呀,等呀,孰料最终等来的却是噩耗。接受不了这个惨酷的事实,有的刚烈的女子竟以上吊或投河来殉情,这些女子,有的是刚结婚男人就走了西口的,有的还未成婚,仅仅是"相好"。他们的殉情,不是要去当什么"贞妇烈女",而是要去"天国"找寻她的"亲亲":"我跟着黄河走呀走,不知哥哥你在哪个浪里头……"一幕多么揪人心魄的爱情悲剧!

但也有因走西口的"哥哥"在外边学了生意,当学徒是几年内不准回家的。等到他可以回家了,本村的"小妹妹"却已远嫁到了外村。"小妹妹"回村来看他,彼此的绵长的情意,此时又显得多么尴:

男: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妹子咋好是人家的人。

女:墙头上耕地回不过牛,娘家好住不能久留。

......

"走西口"的民歌,就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有柔情蜜意,有离合悲欢,有凄婉哀怨,也有愤怒和不平……

一代一代走不完的西口路,一代一代唱不尽的《走西口》哟….

河曲是让人留恋的。这里是"走西口"的始发地和陆路门户,也是《走西口》民歌的发源地和原生林带。何况,还有着美不胜收的黄河风光和民俗风情。

曾有专家考证民歌的传播,说民歌"是会走路的",它的行踪,又是紧跟着水陆交通孔道的,水路往往比陆路的传播要更远、更长。我想,借助于这条滔滔不息的母亲河黄河,也许就是河曲民歌得以风靡的一个原因吧!我本来还想从河曲北上,到右玉县的杀虎口去看看﹣﹣那也是昔年走西口的一道"口子"。但毕竟偏远了些,我还有另一些事情要办,便匆匆地离开了河曲。

想不到几个月之后,我得以有机会与朋友到内蒙古一行。

乘同蒲路的火车北上,车过大同,已是将近午夜时分。路过晋蒙交界的宏赐堡、得胜堡一带时,倦意袭来,只懵懵懂懂地看见小站的站牌在昏黄的灯火中一掠而过。这些地方,也曾是当年晋北走西口的"口子"。遥想当年,走西口的汉子们风餐露宿,一天要走八十多里的路程。到了这里,可极目眺望大漠孤烟的口外,也可见秦时明月曾经照临的汉时的关墙。

他们也许会在这里把老羊皮袄铺下歇息一夜,因为明天,他们就要离开山西,到"口外"去了……

此行,我们去了被称作"青城"的呼和浩特,也去了被称作"鹿城"的包头。看古迹,逛新城,联想起古人诸多的边塞诗句,令人感慨万端。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我们在这些地方随处都可遇"山西老乡"。一听我们操山西口音,有的人把当地语言一下子换成了地道的山西腔,还有的咕噜咕噜地说着蒙古语,竟也冒出了蒙汉夹杂的山西调。原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山西人的后裔,或者说是走西口人的后裔,是爷爷那一代,或者是爷爷的爷爷那一代到内蒙古来的。无论在装潢考究的大饭店,还是在羊肉味飘香的小镇街头,音箱里吼唱的,既有风靡的流行歌曲,也有晋北的"二人台"和《走西口》,听说不少旗(县)里,至今还有自己的晋剧团在演出。

这确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包头。宽阔的马路,林道,楼群。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旧城的面貌已踪迹难觅。但在这里,人们仍承认"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复盛公"即指山西晋中祁县的乔家,于清嘉庆年间最早在包头开设的一座字号。经过一代代的苦心经营,到了清末,在包头已形成了以"复"字打头的几十家铺号。也就是类似现今的"分店"、"连锁店"。山西的商人发财之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在自己的故乡建一座像样的宅院。乔家也如此。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便是从清嘉庆年间始建,与他们在口外的生意一起垒砌、雕饰,到民国期间才完工的,经历了近二百年。当前些年张艺谋在这里将"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时,摇身一变,乔家大院这座豪华的府宅,俨然成了一座民居博物馆。

这里,不能不说到继"丝绸之路"之后的"茶叶之路"。

"茶叶之路",简称为"茶道"。这是旅居内蒙古的晋商开拓出的通往外蒙古和俄国的漫长的北上通道,也可以说是西出阳关的古丝绸之路岔出的主要分支。它对于塞外的开拓,边疆的繁荣,架构北方疆土与世界的纽带,功不可没。这一切,今天的人们是不该也不会遗忘的。

说到"茶道",还应当提到旅居内蒙古的晋商的商号巨擘"大盛魁"。大盛魁是山西太谷人王朝卿和祁县史大学、张杰三人于清代中叶开创的,他们从肩挑小贩随军贸易起家,发展成为对蒙古贸易的最大商号。商务遍及内蒙古各地,甚至远到库仑(乌兰巴托)及海参崴。大盛魁极盛时有员工七千人、骆驼二万头。迤逦的商队,穿草原、越戈壁,洒一路驼铃声声,那该是何等波澜壮观的气势!

旅居内蒙古的庞大的晋商,也当归在"走西口"的"哥哥"之列。他们原都出身寒微,本是贫困的农民,或是地位低下的引车卖浆者之流。迫于生计,或天灾人祸,怀揣几两碎银,到口外谋生。他们靠吃苦和厚道取得信誉,又以自身的精明和善于经营,而不断赢得商机。他们没有辜负远在家乡苦苦厮守的"小妹妹"。

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条"走西口"的路,早已被岁月的风尘掩埋得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铁路、公路,还有新建的高速公路,在西部大开发的声浪中,鳞萧萧,车流如织,显得益加繁忙。

这是一片被走西口人用血汗浇灌和初垦过的土地,他们艰苦卓绝的功绩,后人应当是永远记着的,还有那千古绝唱《走西口》的歌声……

塞外草原像宽阔的大海,波澜壮观,广袤无垠。那天,我们特意去大草原上玩了一天。回来的路上,天已向晚。回望黄昏的草原,浑圆的落日挂在远方的林梢、村落,大地被耀眼的流霞烫染得一片金红。

0 阅读:9

玫瑰有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