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第二大国阿根廷是如何用70年时间实现领土面积翻倍的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5-02-09 14:02:35

阿根廷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每当世界杯、美洲杯举行时阿根廷总是人们热衷谈论的夺冠大热门,可在不踢球的日子里几乎没人会想起阿根廷这么一个国家。可能很多人提到阿根廷首先想到的就是足球和探戈,没人在提到阿根廷的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事实上阿根廷并非一个小国。阿根廷陆地领土面积约为278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八,可1816年阿根廷刚独立那会儿的领土面积却只有如今的45%左右。阿根廷如今广袤的国土其实是经过70年不断向南扩张才逐渐形成的。

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以前阿根廷是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家园。当时生活在阿根廷的印第安人是整个美洲最神秘的印第安部族。阿根廷境内的印第安人始终处于原始的氏族部落社会状态。阿根廷的印第安人从未建立过自己的国家政权。这些印第安人在文明程度上比起印加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等部族要落后得多。16世纪中叶以后阿根廷逐渐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27年西班牙人在巴拉那河建立起第一个殖民据点圣斯皮里图斯。1536年佩德罗·德门多萨率领2500名西班牙殖民者在拉普拉塔河口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镇。

1550年以后秘鲁的西班牙殖民者越过安第斯山脉用100多年时间征服了包括如今阿根廷北部在内的广大印第安人地区。一开始西班牙殖民者将阿根廷置于秘鲁总督区的管辖之下。1776年从秘鲁总督区分设出来了一个拉普拉塔总督区。这个拉普拉塔总督区的范围包括如今阿根廷北部、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等地。西班牙殖民时期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逐渐取代印第安人成为阿根廷的主体族群。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拿破仑占领。1810年拉普拉塔总督区爆发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五月革命。革命政权宣布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组建独立国家。

这个新生的独立政权宣称继承了整个拉普拉塔总督区辖境,但此时玻利维亚、巴拉圭已相继宣布独立。1816年原拉普拉塔总督辖区剩余各省的代表组建了拉普拉塔联合省。这被视为现代阿根廷国家的前身。当时的拉普拉塔联合省辖境包括如今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可就在拉普拉塔联合省宣布成立的1816年巴西就入侵了乌拉圭。拉普拉塔联合省和巴西围绕乌拉圭统治权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825年才在英国的调停下画上句号。最终乌拉圭独立成为了拉普拉塔联合省和巴西之间的缓冲国。此时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内部斗争已变得比跟巴西的外战更加棘手。

拉普拉塔联合省内部有十个省份。大部分省份都希望确立一种让各省保留较大自主权的联邦制,但实力最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则希望确立中央集权体制加强对其他省份的控制。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甚至还希望将已宣布独立的玻利维亚、巴拉圭乃至智利、秘鲁等地也都纳入自己的统治。如今被阿根廷人奉为民族英雄的圣马丁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支持下远征过智利、秘鲁等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与其他省份博弈较量到1831年终于达成妥协:拉普拉塔联合省改制成为松散的阿根廷邦联。阿根廷这个国名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早在1819年至1822年间拉普拉塔联合省就曾尝试着从拉普拉塔河口向潘帕斯草原推进占领了原住民印第安佩文切斯部族1万余平方公里的领地。1832年后逐渐实现国内统一稳定的阿根廷开始有更多余力对外扩张了。阿根廷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不是夺取其他国家的领土,而是蚕食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家园。如今的南美大陆遍布着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国家,但当年这些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带却生活着大量原住民印第安人部落。各国中央政府对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都鞭长莫及难以实际控制管理。

1833年阿根廷对潘帕斯草原的印第安人发动了第一次荒漠远征。生活在此地的印第安人不足10万。他们根本无力抵御装备先进的阿根廷军队。这次远征使阿根廷得以夺取约2万平方公里的草场。在这场远征中积累了空前威望和实力的罗萨斯日后成为了阿根廷的军政独裁者。罗萨斯统治期间阿根廷对潘帕斯草原的“拓荒”始终持续从未间断。1839年罗萨斯又派兵侵入乌拉圭。1843年至1851年阿根廷围攻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就在阿根廷结束围攻蒙得维的亚的1851年整个潘帕斯草原也已基本被阿根廷控制。这为阿根廷日后南下巴塔哥尼亚提供了桥头堡。

罗萨斯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致力于强化阿根廷国内的中央集权。1852年支持联邦制的各省联合推翻了罗萨斯的统治,此后阿根廷陷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其他省份的内战中。1861年巴托洛梅·米特雷在阿根廷内战中获得最终的胜利并当选为国家重新统一后的首任总统。他同他的继任者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和尼古拉斯·阿韦利亚内达建立了现代阿根廷国家的基础。米特雷一上台就采取了关税国有化、首都联邦化、修建连接首都与内陆省份的铁路、吸纳来自欧洲的移民、建立公共学校等一系列发展经济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米特雷在实现国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后重新将对外扩张提上议事日程。1864年深居内陆的巴拉圭试图通过向领海的乌拉圭扩张以求获得出海口。这直接引起了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南美大国的干预。当年乌拉圭的独立本身就是巴西和阿根廷相持不下才默认其成为中立缓冲地带。乌拉圭虽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巴西和阿根廷都在乌拉圭保留了一部分权利。巴拉圭向乌拉圭扩张直接威胁到了巴西和阿根廷的利益。巴西和阿根廷立即出面帮乌拉圭站台对抗巴拉圭。巴拉圭一时间面临着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南美大国外加乌拉圭的一致打击。

1870年巴拉圭终于向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投降。战后阿根廷与巴西分别从巴拉圭手中夺取了部分领土。这其中阿根廷得到的部分即为今日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福莫萨省。在北方从巴拉圭获得领土后阿根廷的目光又投向了南方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这片土地如今占阿根廷国土总面积28%左右,但当时巴塔哥尼亚尚不是阿根廷领土。阿根廷要向此地扩张面临着两大对手:一是生活在当地的原住民马普切印第安人,二是同样对此地怀有扩张野心的邻国智利。当阿根廷忙于内战以及与巴拉圭的战争时智利已抢先南下一直远征到美洲大陆最南端和火地岛西侧。

从1878年起阿根廷开始发动第二次南下政府印第安原住民的荒漠远征。阿根廷在动用军队的同时又招募了大量拓荒者。阿根廷军队扩张到那里就迁徙一批移民去当地种地拓荒。印第安的土地就这样逐渐变成了阿根廷白人移民的土地。1878至1880年阿根廷占领了安第斯到内格罗河之间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阿根廷在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起拉潘帕、内乌肯等省份。恰逢此时英国一批威尔士民族主义者不满英格兰人的统治移民到巴塔哥尼亚。阿根廷政府立即指示新建立的省份为这些威尔士移民提供低价土地以吸引他们去开发贫瘠的巴塔哥尼亚。

阿根廷人在沿着陆路一直向美洲大陆最南端扩张时也通过海陆南下于1879年占领了麦哲伦海峡的东口。这就是今天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分属阿根廷与智利两国的由来。阿根廷扩张到这一地区后就与智利形成了对峙局面。本来早在当年阿根廷内战时智利人就已扩张到麦哲伦海峡。智利人在这里经营多年积攒的实力远远强于初来乍到的阿根廷人,但就在阿根廷人到达麦哲伦海峡的1879年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爆发战争。大批智利军队北上作战导致在麦哲伦海峡地区实际上已无力与阿根廷对峙。

智利在这种背景下主动与阿根廷协商瓜分了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此后智利与阿根廷两国在在南美大陆的最南端大体上仍始终保持着相对和平。在针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战争以及针对巴塔哥尼亚原住民的第二次荒漠远征中一位名叫胡利奥·阿根蒂诺·罗卡的将领表现突出。1880年罗卡当选阿根廷总统。在拉美常见的军人总统中罗卡是其中一个相当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先是以自己在军队中的人脉资源作为后盾用狮子般的实力耍尽各种政治手腕终于迫使之前一度桀骜不驯的地方势力低下了头。

在强力压制地方势力后罗卡又展现了他如狐狸一般圆滑的政治手腕。他向公众提出“和平与管理”的建设纲领。正是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成立了阿根廷国家自治党。此后罗卡开始通过议会合法选举的政党治理这个国家。从罗卡上台的1880年直到1916年的36年间阿根廷国家政权一直在国家自治党的统治下平稳交接。这为阿根廷的经济发展缔造了平稳的国内政局作为保障。罗卡执政时期的经济自由政策得到了连续十届联邦政府的加强。第二次荒漠远征后阿根廷将新征服的土地低价卖给大地主和外国投资者。

廉价且充足的土地供应大大促进了阿根廷的农业经济。1880年阿根廷的耕地面积约200万公顷、牛类存栏1200万头。这一数据在1905年分别增长到1200万公顷和3000万头。从1870年到1910年移民潮和死亡率的降低使阿根廷人口翻了五番。这一时期阿根廷铁路里程从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小麦年出口从10万吨增至250万吨,海上冷冻船的应用促使牛肉年出口从2.5万吨增至36.5万吨。免费公共义务教育系统使阿根廷的识字率从22%激增至65%。这比大多数拉美国家五十年后的水平还高。到了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已超过法国和德国。

20世纪初的阿根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和亚麻生产国、第二大羊毛出口国和第三大畜牧生产国。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了美洲大西洋沿岸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繁荣富裕起来的阿根廷开始推行更为激进的对外扩张政策。从1816年独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通过不断鲸吞蚕食已吞下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的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成功将领土面积翻番。20世纪初的阿根廷已扩张到美洲大陆最南端,与美洲大陆隔麦哲伦海峡相望的火地岛也被阿根廷和智利一分为二。从这里再往南可就是南极大陆了。

1904年阿根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南极科考站——奥尔卡达斯站。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向南极扩张的国家。阿根廷借此宣称对97万平方公里的南极领土享有主权。直到1959年《南极条约》的签订才冻结了阿根廷等国对南极的主权诉求。如今阿根廷仍宣称对南极部分地区享有主权,但阿根廷的这种主权要求没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经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资大量撤离阿根廷,而阿根廷自己又没能跟上战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潮流。20世纪后半期的阿根廷经济下滑、军事政变频繁发生。

到了1982年时任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为缓解国内危机寄希望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长期以来阿根廷始终宣称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但这个群岛从1833年起就一直被英国占据。1982年阿根廷军终于忍不住驱逐了岛上的英国人。阿根廷本以为早已放弃大部分殖民地的英国不会为此大动干戈,可谁知时任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惜让英军穿越大半个地球发动对阿根廷的战争。阿根廷本来希望通过这场对外战争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但最终就落得一个内外皆输的下场。

阿根廷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11 艘舰船、100余架飞机。马岛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让原本就备受经济困扰的阿根廷更是雪上加霜。此后受困于国内政治经济问题的阿根廷再也没尝试用军事手段收复马岛,转而在马岛问题上尽可能争取国际社会的外交支持。除了马岛之外阿根廷与智利其实也存在领土纠纷。当年智利与阿根廷瓜分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更多是出于双方的默契。直到1984年阿根廷才与智利解决了两国在麦哲伦海峡的3座岛屿争端。1998年两国又解决了陆路边界最后的24处争议点。至此阿根廷才完成了全部全部边界划定工作。

2 阅读:679

评论列表

神采飞扬

神采飞扬

2
2025-02-14 08:25

潘帕斯雄鹰!

鸿鹄之志从国始

鸿鹄之志从国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