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正式国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个国家其实是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四部分共同组成。不列颠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生活在这个岛上的早期居民留下了巨石阵等远古史前遗迹。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征服不列颠并将其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到了公元409年已处于蛮族威胁下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被迫从不列颠撤走最后一个军团。

没多久来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三支日耳曼部族进入不列颠。这片土地开始逐渐被称为英格兰。“英格兰”一词其实就是指盎格鲁人的土地。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分别在不列颠岛建立了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公元829年韦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七国。爱格伯特死后英格兰重新陷入分裂状态。公元871年爱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雷德消灭六国复辟势力后正式给自己加上英格兰国王的头衔。

可早在阿尔弗雷德成为国王之前北欧丹麦人就已频频入侵英格兰。公元879年阿尔弗雷德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以换取丹麦人不侵犯英格兰其他地区。阿尔弗雷德死后丹麦人在克努特大帝统率下于1016年卷土重来。1042年忏悔者爱德华击败丹麦人成功复辟了韦塞克斯王朝。忏悔者爱德华早年曾经流亡诺曼底并在诺曼底长大成人。据说爱德华流亡诺曼底时曾向诺曼底公爵威廉承诺:如果自己能击败篡夺王位的丹麦人重新掌握英格兰政权,那么自己死后便将英格兰的王位传给威廉。也有说法认为这纯粹是威廉自己杜撰出来的。

1066年1月4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辞世后英格兰贵族们拥戴爱德华的大舅哥哈罗德成为英格兰新任国王。威廉以当初爱德华的承诺为由要求哈罗德让位于自己。威廉在遭拒后就厉兵秣马准备远征英格兰。1066年10月14日清晨九点威廉和哈罗德各自统率的军队在黑斯廷斯交锋,最终胜出的威廉完成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对英国成功的军事入侵——诺曼征服。本来身为法国诺曼底公爵的威廉当上了英国国王就造成了一种奇葩现象:本该和法国国王平起平坐的英国国王同时又是法国治下的诺曼底公国公爵。

英国国王利用自己兼任诺曼底公国公爵的身份和法国国王统治下的世家贵族联姻导致法国境内很多贵族封地实际处于英国国王控制下。1154年威廉开创的诺曼王朝因无嗣而断绝,英格兰王位由诺曼王朝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继承。亨利是法国的安茹伯爵。安茹家族入主英格兰后统治着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安茹伯国、诺曼底公国、英格兰王国、阿基坦公国。亨利入主英格兰的第二年又从教皇阿德利安四世那里取得爱尔兰的最高宗主权。1171年亨利率领4万英格兰大军登陆爱尔兰。

英格兰人在都柏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大多数爱尔兰教士站到了亨利一边,主教会议也宣布效忠教皇并遵守罗马教会的宗教仪式。亨利通过军事与宗教的双重征服使爱尔兰被纳入到英国和罗马教会的治下,不过这时的英格兰只是取得对爱尔兰名义上的统治权。事实上英格兰人只占据了都柏林附近一小块区域,岛上大部分领土还是处于爱尔兰当地人控制下。可从这时起英格兰就坚持声称对整个爱尔兰拥有宗主权。1272年安茹王朝第五代国王爱德华一世即位后将王国领土扩张到最大化。

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英格兰征服了威尔士。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就把自己的长子册封为威尔士亲王。从此“威尔士亲王”就成了英国王储的固定头衔。爱德华一世还企图征服苏格兰:从1296年至1306年他数次兵犯苏格兰且连战连捷,但在苏格兰人民的英勇抵抗下始终没能成功。除了在不列颠岛开疆拓土之外爱德华一世也不忘扩张安茹家族在法国的领地。理论上作为安茹伯爵、诺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应当是法兰西国王的臣子,但另一方面安茹家族又是英格兰国王。这就使双方的关系复杂起来。法兰西国王为加强中央集权致力于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

在这一过程中安茹家族治下的安茹、诺曼底、阿基坦等领地也遭到削弱。安茹王朝与法国王室的矛盾长期发展终于引发了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这场持续百余年的战争使英国失去了自己在欧洲大陆上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但这使英国的民族属性变得更加单一。百年战争后英格兰人的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兴起。从此以后英国彻底退出了欧洲大陆,转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并开始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外交平衡政策。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王室的两大分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争夺王位爆发内战。

兰开斯特家族旁系分支都铎家族的亨利·都铎成为了这场内战的最终胜利者者:1485年亨利·都铎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下称王即位建立都铎王朝。此时欧洲大陆国家的君权仍受到国内诸侯贵族的制约,但英国贵族阶级已在长期内战中被消灭殆尽。这就使得英国的王权比起同一时期的欧洲大陆国家要强势得多。在都铎王朝强势王权的庇护下重商主义得到发展。英格兰的工场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4世纪以前英格兰对外输出的主要产品是羊毛,可到了15世纪英格兰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已变成纺织好的呢布。

从羊毛出口国变成呢布出口国意味着从出口原材料向出口制成品转变。这样的转变为英格兰人带来了更多的赢利和就业机会提高了英格兰的市场购买力。1509年即位的亨利八世致力于强化王权。在亨利八世以前欧洲各国的教会隶属于罗马教廷管辖。各国的封建领主一直在与罗马教廷争夺对本国教会的管辖权,但亨利八世是第一个明确宣布自己为本国教会最高领袖的世俗君主。亨利八世开创了奉英国国王为领袖的国教圣公会从而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在中世纪教会实际上构成了强制世俗王权的一股重要势力。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强大了英格兰的王权。对教会财富的接管又使英格兰得以攫取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当年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采取的还是分封领主的间接统治模式,到了1536年亨利八世公开宣布合并威尔士。1542年亨利八世又成为了爱尔兰国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合并。事实上双方仍是两个国家,只是共同拥戴一位君主。可英格兰人对爱尔兰展开了大规模的移民和殖民活动。此后直到1603年英国才把爱尔兰全面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当然亨利八世没能看到那一天。

1558年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把英国带向了又一个发展高峰。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批准成立东印度公司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和殖民事业。德雷克、霍金斯等海盗在伊丽莎白的支持下劫掠了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1577年至1580年间德雷克甚至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就是用德雷克的名字命名的。1588年德雷克等人指挥的英国舰队凭借更好的火力和机动性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英国日后攫取世界海洋霸权迈出了第一步。

此战过去刚好一百年后英国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与此同时英国诞生了一位精通力学、光学、数学、经济学、工程学、天文学的全才艾萨克·牛顿。牛顿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当时的英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包容的社会氛围:犹太人、新教徒等在欧洲其他地区受到排挤的群体都能在英国自由生活。这些人中诞生了不少对英国未来影响深远的企业家、科学家。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成为一个国家。从18世纪60年代起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

此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列强先后败于英国之手:1664年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将其更名为纽约。1704年英国占领了西班牙港口城市直布罗陀。截至1733年英国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起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殖民地。在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国又成功将法国势力从加拿大和印度排挤出去。1775年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爆发了反对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

不过北美的独立并没瓦解英国的霸权:就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正致力于向澳大利亚、印度等地扩张。1840年英国将大洋洲的新西兰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同一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在战后割让了香港岛。19世纪80年代后英国又加入到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在埃及、苏丹、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南非等地建立起殖民统治。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这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4。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创造过以一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40%的纪录。

英镑是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伦敦是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可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就被美国所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紧接着英国又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尽管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然而这个老牌霸主却在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以委任托管的名义占领了伊拉克、巴勒斯坦、坦噶尼喀等地,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和3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与此同时英国还欠下美国大量债务。为偿还这些债务英国开始征收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趁机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限,印度则在圣雄甘地领导下展开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早在一战尚未结束的1916年都柏林就爆发了反英的“复活节起义”。1919年1月21日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的爱尔兰共和派议员在都柏林通过了国家独立宣言、组建了爱尔兰议会。爱尔兰议会随即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要求英军立即撤出爱尔兰。受此鼓舞的爱尔兰民众通过城市游击战不断袭击英国政府官员、军人、警察。整个1919年爱尔兰发生了1700次针对英国政府的袭击事件。

1921年12月6日英国政府被迫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的直接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另一方面爱尔兰东北部的6个郡仍留在英国治下。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大英帝国的自治领也逐渐以独立身份参加国际活动。1932年伊拉克也获得独立。如果说一战后英国的殖民霸权体系已摇摇欲坠,那么二战后英国的殖民霸权体系则迎来了全面崩塌。英国为了打赢二战拿出了所有家底,还欠了37亿英镑的外债、变卖了1/4的海外资产。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诞生使英国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被美国取代。

战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白人自治领已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1947年8月15日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璀璨明珠”的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此后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7年加纳揭开了英属非洲殖民地独立的历史序幕: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冈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国相继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1982年马岛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大英帝国最后的辉煌。

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跨越13000公里的大洋击败了阿根廷成功守住了福克兰群岛。两年后英国就不得不与中国签署联合声明把香港主权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至此英国在失去大部分海外领地后仍拥有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赛拉特岛、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及其附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英属南极领地十四处海外领地。

由于这十四处海外领地遍布全球七大洲四大洋,所以理论上英国依然还是全球领土范围最广的国家。2024年英国宣布将印度洋上的查戈斯群岛主权交还毛里求斯。如果这一地区的主权移交能顺利完成意味着英国又将减少一块海外领地。其实除了海外领地不断在减少之外英国本土也存在分裂隐患:英国是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的联合王国。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对伦敦政府存在一定的分离倾向。英国和爱尔兰围绕北爱尔兰问题长期存在纠纷,而苏格兰从2014年至今已先后举行过两次独立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