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页岛到南鸟岛:历史上日本是如何扩张国土的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5-02-17 14:08:59

日本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这种特殊地理位置使日本饱受火山、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肆虐,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就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远古时代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中国北方汉人、古朝鲜人等多支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先后抵达日本列岛。这些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并非一股脑涌入的,而是一波接一波迁徙而来的。距今1万多年前一批大陆居民进入日本列岛开启了绳纹时代。

这一时期因为出土的陶器上有绳纹构图而被称绳纹时代。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日本早期原住民也就被称为绳纹人。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今天仍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就是绳纹人的后裔。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又一批来自亚洲大陆不同地方的移民来到日本开启了弥生时代。弥生人就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弥生人内部也存在和人、熊袭人、隼人等不同分支。公元三世纪中叶和族建立的大和国兴起于本州岛中部。大和国建立后先后征服了本州岛的毛人部落以及四国岛、九州岛等地的熊袭人、隼人部落。

这段历史在日本的史料中被记载为“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到公元五世纪初大和国已统一了如今日本大部分地区,只有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仍在原住民阿依努人控制下。早在公元4世纪尚未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王朝就发起了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当时的朝鲜半岛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其中高句丽其实是来自中国东北的一支民族,后来在中原王朝的打击下迁都到如今的平壤。高句丽统治着如今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而百济和新罗则统治着朝鲜半岛南部地区。

日本先是占领了朝鲜半岛东南部的任那地区,后来又与百济结盟共同进攻新罗。公元400年日本与百济联手攻打新罗。被两面夹击的新罗只好向北方的高句丽求援。高句丽派遣步骑兵5万与新罗联手包围百济,同时分兵攻打日本占领控制下的任那府。日军虽在此次与高句丽的战争中落败,但其有生力量并没遭到毁灭性打击。此战后日本势力仍盘踞在半岛南部的任那地区。公元404年日本大和朝廷把矛头直接对准了高句丽。这次日军侵入了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带方郡。当时在位的高句丽好太王高谈德率水军在如今平壤附近大败入侵的倭寇。

此后日本又与高句丽爆发过几次冲突,但大多数时候都败给了高句丽。公元562年日渐强大起来的新罗从日本手中收复了任那地区。公元660年日本在朝鲜半岛的藩属国百济被中国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消灭。日本出兵试图帮助百济复国,却在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中被唐军大败。此战后日本势力被彻底逐出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折戟沉沙的日本大和朝廷却在与原住民阿依努人的较量中频频得手。阿依努人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与周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以及如今的中国东北、俄国远东等地。严格意义上他们才是日本列岛最早的原住民。

可自从和族兴起以来就不断驱逐早期土著居民迫使他们向日本列岛南北两端退去:向南的一支进入琉球群岛成为了琉球人的祖先,向北的一支进入北海道、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成为阿伊努人的祖先。和族统一本州、九州、四国等大部分地区后原住民阿伊努人已被挤压到了本州岛东北部以及北海道等地。大和王朝把这些拒绝臣服于王权的部族统称为虾夷。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学习中国隋唐王朝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迅速发展壮大。公元658年大和朝廷派遣阿倍比罗夫率舰船180余艘向如今的秋田、能代一带进攻。阿倍比罗夫一直推进到了如今北海道东南端。

次年3月阿倍比罗夫又进攻桧山占领大片土地。阿倍比罗夫在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立地方政府、军事基地以备虾夷人反扑。这场战争使大和政权首次扩张到了北海道地区。从公元794年到1192年这四百年间大和朝廷通过高官厚禄笼络收买和武力征服两手策略使本州岛东北部的虾夷部族基本归顺了自己的统治。公元1192年日本东北地区的安东氏被封为关东管领。13世纪安东家已成为统治本州岛东北及北海道的霸主。公元1297年安东家甚至联合库页岛反抗蒙古人的土著入侵了黑龙江流域。

从12世纪起大和朝廷的权力逐渐被新兴的武士阶级架空,到了15世纪日本已进入地方武士集团割据混战的“战国时代”。公元1456年前后蛎崎氏基本确立了虾夷一带实质上的支配权,然而这时北海道东部地区的虾夷酋长科夏麦恩带领虾夷人对大和族在北海道的据点展开攻击。无力应对的蛎崎氏家督蛎崎季繁只得向其客将武田信广求助。武田信广是日本本土一位诸侯大名的儿子,后来在争权失败后逃亡到北海道。蛎崎季繁在武田信广的帮助下击退了虾夷人的进攻,之后蛎崎季繁接纳武田信广做了蛎崎氏的上门女婿。

蛎崎氏的上门女婿的武田信广在继任蛎崎氏家督后征服了几乎所有北海道的虾夷部族,甚至就连生活在库页岛的虾夷人也向武田信广表示臣服。1582年日本战国枭雄织田信长遇刺身亡。他死前已统一了日本一半左右的国土。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本土后割据北海道的蛎崎庆广进京谒见了丰臣秀吉。到了公元1593年在历经持续数百年的征服活动后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被丰臣秀吉正式吞并。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1592年、1597年丰臣秀吉还两次发动侵朝战争占领了朝鲜大部分国土。

后来朝鲜在中国明朝的援助下将日本侵略者赶了出去。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逐渐成为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1609年德川家康派海上冒险家有马晴信前往台湾招抚当地的高山族人向日本朝贡。同年日本萨摩藩在德川幕府支持下入侵位于日本列岛与台湾岛之间的中国藩属国琉球。琉球被迫将喜界岛、德之岛、奄美大岛、冲永良部岛、与论岛划归萨摩藩。从此琉球不得不同时向中国和日本萨摩藩称臣进贡。另一边的有马晴信则遭到台湾北部少数民族的激烈抵抗。此后德川家康又陆续派遣多位使者到台湾要求通商贸易。

这些人的结局大多是被台湾少数民族杀死或沦为奴隶。1615年德川家康又派长崎代官村山等安率13艘兵船三千人马进犯台湾被福建参将沈有容击败。在向南方的琉球、台湾等地扩张时日本也将触角伸到了北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1644年日本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1679年日本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了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日本趁中国明清易代的混乱之时在库页岛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冒险活动。

1794年日本德川幕府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并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日本方面还在岛上树立了刻写着“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界碑。从1799年起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对北海道、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考察。间宫林藏考察期间日本在色丹岛建立哨所、在库页岛设置界碑。从此日本开始在千岛群岛驻军,同时通过当地的阿伊努人试图与俄国缔交及贸易。1853年日本被美国黑船强行打开国门。可日本并没就此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反而在外力冲击下开启了明治维新改革。

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的日本又开始了新一轮扩张:德川幕府被明治新政府推翻后残部逃到北海道建立了虾夷共和国。1869年日本消灭了虾夷共和国将北海道重新并入版图。1872年日本擅自改琉球国为琉球藩。1874年日本发兵入侵中国台湾。尽管日本在此战中未能实现占领台湾的企图,然而却从清政府手中勒索了50万两白银,还通过《北京专条》获得了清朝对日本实际控制琉球的承认。1875年日本通过与沙俄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获得了整个千岛群岛。同年日本强迫琉球断绝与中国的宗藩关系。1879年日本完成对琉球的吞并将其改为冲绳县。

1875年日本派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迫使其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打开国门。在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日本又打败了清朝。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解除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使日本获得了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又从中国割取了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地。后来日本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又趁机向中国清政府索要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将自己从中国占领的辽东半岛、库页岛南部等地以及南满铁路的租让权转让给了日本。

1910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在朝鲜半岛建立起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机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一战期间日本攫取了德国以前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一度占领青岛达八年之久,与此同时还占领了马里亚纳、加罗林、马绍尔群岛等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一战结束后日本对德属太平洋殖民地的占领在巴黎和会上以委任托管的名义被列强认可。在通过侵略亚洲邻国的方式攫取陆地资源的同时日本也致力于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1875年的《圣彼得堡条约》允许日本在俄国的北太平洋海域捕鱼。

日本渔民随即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遍布作业。1875年条约签订时鄂霍茨克海海域的日本渔船数量在300艘左右,到了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已增长了10倍之多。从1906年起日本开始使用摩托化的金枪鱼船在距离本岛1100多公里外的小笠原群岛捕捞鲣鱼。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渔船的踪迹不仅遍布南海、东海、日本海、白令海等周边海域,甚至远达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湾以及阿拉伯海。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沦陷后日本在当地扶持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如今的东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在抗战时期都曾一度被侵华日军占领过。1939年日本的轴心国盟友德国在欧洲战场大杀四方。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后日本趁机于1940年9月入侵法国殖民地越南。法国殖民者只得同意日军在越南驻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法属殖民地从此开始接受法、日双重殖民统治。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日本始终牢牢控制着太平洋的制海权。在此期间日军横扫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关岛等地。日本全部占领区的土地面积加起来一度达到700万平方公里。这还没计算日本控制下的太平洋海域面积。可日本还没来得及兴奋多久战局就急转直下:从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起战局逐渐变得对日本不利。1944年6月20日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后日本本土直接面临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的空袭。

与此同时美军获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继续进军的前进基地。至此日本大本营划定的“绝对国防圈”已面临崩溃的局面。1945年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展开了对日全面反攻,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开始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投降,但战后的日本并没得到应有的彻底惩罚。二战后期中、苏 、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达成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明文规定日本战后的领土主权仅限于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至于其它岛屿是否属于日本则需要对日作战各盟国加以认定。

可美国在战后为扶持日本作为遏制苏联的战略前沿基地于1951年拉着48个国家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由联合国托管的琉球群岛划归美国托管。1972年美国又私自将琉球托管权交给日本。这就造成日本战后法理领土与实际控制领土不符的现状。从法理来说日本明确拥有主权的领土只有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这四个岛屿,但日本实际控制的领土却远大于此:日本甚至把琉球群岛东南方约1070公里的一片名为“冲之鸟”的礁石命名为“冲之鸟岛”。日本据此向联合国申请在冲之鸟礁周围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将使日本凭空多出近7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这甚至都超过了日本本土的面积。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亚洲国家,但日本实际控制领土最南端甚至延伸到了大洋洲的南鸟岛。此地距离东京足有1848公里远。拥有这种远离大陆的岛屿使日本得以控制广袤的海域。目前日本实际控制的海域面积约447万平方公里。这在全球近200个国家中排名第六位。从海陆总面积来看日本能排在全球第13位。可日本还对自己的现有领土不满。如今日本在北方四岛、独岛、钓鱼岛等问题上同时与俄罗斯、韩国、中国三个邻国存在领土纠纷。

1 阅读:45
鸿鹄之志从国始

鸿鹄之志从国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