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的劝进,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东都,洛阳为西都,自此唐朝灭亡,五代第一个政权后梁建立了。
纵观整个后梁的历史,真可谓是兴也朱温,亡也朱温。朱温一生的经历更可谓是传奇矣。
黄巢起义
朱温于公元852年出生于宋州砀山县,据《旧五代史》记载,朱温早年丧父,家里也穷,他母亲一个女人带着朱温等三个孩子只能“佣食”于萧县刘崇家,也就是他母亲到刘家做佣人,刘老板包吃住。在朱温成年后,也没有什么正当的工作,刘老板就认为朱温很懒惰,经常打骂他,其他人也看不上他(里人多厌之——《旧五代史》),只有他母亲对他好,并认为他不是一般人(朱三非常人也——《旧五代史》)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寄人篱下的生活肯定是不好受的,就算朱温是个刘老板眼中所谓“勤快”的人,恐怕终其一生也不过是给刘老板当个听话的佃户而已,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整年,到头来不过是替刘老板挣了点地租钱,苦苦挣扎在唐末黑暗的社会环境中讨饭吃,指不定哪天就一命呜呼了。可能正是这种并不幸福的童年遭遇,或者干脆说是悲惨的童年遭遇促使了他之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故乡吧。
后梁
命运的转机始于公元877年,这一年朱温和他的二哥朱存离开了刘老板家,加入了黄巢义军。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唐末的乱世给朱温等草莽人士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舞台。加入义军不过三年,朱温就得到了义军首领黄巢的赏识,开始独当一面。朱温的才能逐步得以展现,并最终建立了后梁。朱温能建立后梁,也是颇有可称道之处的。
带兵的天才朱温本来是出于一般的平民之家也不是什么将门之后,自己从小跟着母亲在地主家帮佣,从刘老板经常打骂他的态度来看,刘老板应该也不会给予他什么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但偏偏这个人就是善于带兵、善于打仗。先说朱温的带兵。自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管是唐朝中央还是地方藩镇均逞武力说话,于是藩镇节度使们为依仗军队支持自己争权夺利,均不愿对军队过多管束,避免关键时刻军队不支持自己,以至于唐末五代形成了“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风气。军队如此桀骜不驯,毫无组织性、纪律性可言,又怎么能打胜仗呢?所以唐末的军队一向是打顺风仗时一拥而上,一旦形势不对则见风使舵,这一点在唐末镇压黄巢起义时暴露无遗,投降的、临阵脱逃的比比皆是,既是唐末所谓名将高骈的部队也是一开始英勇善战,一旦受挫,无论皇帝唐僖宗用什么法子,就是坚决不再与义军交锋,主动放义军北上,以致长安陷落。但朱温偏偏敢于用“拔队斩”的军法严厉治军。所谓拔队斩既:“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连坐惩罚方式太过严苛,但正所谓“慈不掌兵”,要能够消灭凶狠的敌人,就要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要狠。在以“拔队斩”为代表的严厉治军方式下,朱温的军队成为了唐末最强的军队之一,黄巢之乱平后,黄巢余孽秦宗权仍然继续荼毒中原、为祸四方,天下藩镇不能挡,唯有朱温的军队最终消灭了秦宗权,唐僖宗封朱温为沛郡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曾经说“今四方诸侯皆悬重赏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则弃吾,吾安能独保此乎?”李克用的话点明了唐末藩镇节度使们不敢管、也不知道该怎么管军队的内心世界,而朱温带兵的天才之处就是在于他敢管,也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去管,所以,既是用了“拔队斩”这样的严酷方式,也没有出现大批士兵叛逃的事件发生。
平衡军地关系上文我们说到,唐末五代的各地节度使都是仗军队争权夺利的,所以一般不敢管军队太严,也不愿把军队管得太严,所以唐末五代多有军队要挟节度使的事件发生。那么军队对节度使尚且如此,对地方政府的普通官员又怎样呢?自然是更加不放在眼里的,因此,唐末五代的军队驻地在哪里,哪里的官绅士民就苦不堪言,就算当地官员向上级申诉,上级也都偏袒军队,放纵他们为祸地方,以致各地节度使大多毫无民心可言。但问题是文武之道自古就是帝王的两翼,任何一方偏废都不可,光有军队,没有地方来发展生产,又用什么来保障军队的后勤呢?唐末藩镇的大多数办法是没有了就靠军队出去,到别的藩镇地盘去抢,典型代表就是秦宗权之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典型的不可持续发展道路,注定是不能长远的,也是成就大功业的。
公元910年暨后梁开平四年,朱温过朝邑时,见当地镇将位于当地县令之上,朱温故意问其身边官员是何原因,官员们回答说:“宿官秩高”。朱温就说:“令长字(治)人也,镇使捕盗耳。且镇将多是邑民,奈何得居民父母上,是无礼也。”于是“敕天下镇使,官秩无高卑,位在邑令下”。同年(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九月,朱温又下令:“魏博管内刺史,比来州务并委督邮,遂使曹官擅其威权,州牧同于闲冗,俾循通制,宜塞异端。并依河南诸州例,刺史得以专达”。自此,以武将为代表的的军队力压地方政府的局面出现了明显的改观,军队祸害地方的情形逐渐减少。朱温此举最大的作用在于平衡、协调、理顺了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有力遏制了军队对驻地政府发展生产,进行日常社会管理的破坏,使得后梁社会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为朱温争取了一些民心。
总的来看,朱温能以一介草莽之身,位居皇帝之位,虽然为完成统一大业,但也算是起点低,终点高的一届人物了。毛泽东曾评价其:“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那么,狡猾过之的朱温晚年为何又死于非命呢?他所建立的后梁为何又如此短暂?请关注本号,我们下回分解,朱温晚年之过。
Tom
朱温就是低配版的曹操,像曹操,处处不如曹操。
Tom 回复 05-24 13:28
不如高欢
Bao Never give up 回复 05-31 23:28
猪狗不如的猪瘟 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吗 顶多是第二个董卓[笑着哭]
广西伊巴卡
就是搞儿媳,儿子反了呗[呲牙笑][呲牙笑]
林牧 回复 05-07 06:59
儿子也心甘情愿,讨好老头换皇位,一听没自己的份,立马把老头给砍了
一介布衣
朱温是历史上最龌鹾的君主,没有之一。
iced coffee阳光
朱温就是个梁国境内的军阀(藩镇)联盟的盟主而已
Bao Never give up
儿媳妇都不放过 给儿子戴绿帽子 儿子不干你才怪
UC网友12xxxx9667
天下恶梁久矣
罗斯威尔事件
猪瘟太好色害了他
youvn
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而且后人能力不足在强敌环伺的乱世残喘,之于其他都是八卦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