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3年,后梁都城汴梁被后唐皇帝李存勖率军攻破,后梁灭亡,后唐建立。
公元937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变,并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换取契丹大军南下,后唐灭亡,后晋建立。
公元946年,后晋末帝以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为帅领兵十万北伐契丹,怎奈杜重威有意夺位,反向耶律德光投降。双方联军攻破后晋都城汴梁,后晋灭亡,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以中原无主,于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公元950年,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以“清君侧”之名带兵进京杀后汉皇帝刘承佑,自为“监国”,与第二年称帝,后汉灭亡,后周建立。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在开封的陈桥驿发生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旋即赵匡胤率军进入汴梁,废黜后周恭帝,后周灭亡,宋朝建立。
“五代十国”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的这一段时期。在这期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五个政权。这些政权也都出现过许多能征善战、或是阴险狡诈的枭雄,也同样是大多数没能完成统一大业,也同样是大多覆灭于内部叛乱。在之前的历史中,中国也出现过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等纷乱时期,但论政权更迭之快、内部叛乱之多则都比不上五代十国。
三国的魏蜀吴之间基本上是以各个政权间互相吞并从而覆灭的,只有西晋代曹魏是内部夺权,魏晋南北朝也多是各个政权互相吞并从而覆灭的,即使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政权,虽因内部夺权而覆灭,但每个政权也基本上保证了几十年的执政时期,战国七雄则更是如此。然而五代十国,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换了十几位皇帝。不仅是政权更迭之际,即使是每个政权短暂的统治时期内也是内部叛乱不断,例如五代中相对统治时间较长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死于李嗣源叛乱,李嗣源的接班人李从厚又被任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叛乱夺位,没有一个皇帝是顺利交班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内部叛乱如此之多呢?
扩大化的藩镇政权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这句话,算是点明了五代政权的最大一个特点,军阀而已。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天下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所谓藩镇实质就是各路军阀。藩镇的节度使们依仗军队抢夺地盘,地盘越多则进一步扩充军队,扩充的军队越庞大则进一步抢夺更多地盘,如此,像滚雪球一样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但问题就是在于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藩镇政权就越是覆灭的更快。
所谓藩镇节度使的管理制度模式的大规模建立、推广就是起自唐玄宗开元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管理、指挥军队的节度使等军官来兼任驻地的度支使、刺史等政府职务,同时具有军、政、财等大权,形成了事实上的地方“土皇帝”。最初唐玄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各地的节度使们可以集中使用辖区的人力物力用于战争,但在问题是有了如此多的权力后,却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节度使们的所作所为得不到一个有效的管控,因此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一直到唐朝灭亡,藩镇节度使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得以改变。当朱温、李存勖等节度使皇帝的军队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时,他们也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制度模式,只是将新占有的地盘继续分封给原来的属下将领,任用这些将领为新的节度使,或者节度留后等职务,将属地的军、政、财权又全部交予这些往日的属下。从而,后晋、后唐等政权看似是一个王朝,实则是一个各地军阀的联盟而已,所谓五代皇帝不过是军阀联盟的盟主罢了。
在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管理制度监督属下,导致朱温、李存勖等军阀盟主只能用个人感情的方式争取已经担任节度使的原属下将领的忠心,这就解释了为何五代十国的节度使们都热衷于收养义子,拜把子结兄弟等(这在之前的春秋战国、三国时期也是不多见的)。例如后来的赵匡胤就有著名的“义社十兄弟”。但我们知道,这种基于个人感情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绝对是不靠谱的,在日常生活中父子、夫妻之间尚经常因为交流的不顺畅、误会等原因导致感情出现破裂,从而吵架、分家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君臣之间呢?所以我们看到后唐皇帝李存勖任用义弟李嗣源为节度使,结果李嗣源夺了他的位,李嗣源任用女婿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结果石敬瑭又灭亡了他的后唐。那么为什么以兵变起家的赵匡胤又可以结束五代乱局呢?
公元961年暨宋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利用自己威望正如日中天的时期就收回了武将的兵权,但杯酒释兵权最大的影响还远不及此。随后赵匡胤建立了枢密院制度,将收回的兵权,由枢密院和三司分管,三司有平时的管军之权但无调兵之权,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无管兵之权。自此,彻底改变了唐玄宗以来军队的日常管理、调动全由各地节度使说了算的格局。随后又进一步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地方政府的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并规定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将军、政权力剥离,以制度管理天下,彻底结束了节度使当地方“土皇帝”的历史。
阿拉哥
威望个屁就他那欺负孤儿寡母的德行you个屁的威望
社会温柔哥 回复 UC网友58xxxx3088 05-04 20:07
还有太祖长拳武功天下无敌,连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都不是对手[呲牙笑]
UC网友58xxxx3088 回复 05-04 14:57
赵匡胤手中一条蟠龙棍,打得天下四百军州都姓赵[得瑟]你说他没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