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旗志哀的方式到底有何渊源呢?

江湖说事 2020-04-05 10:11:55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在2020年4月4日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但也有国家例外,例如:沙特阿拉伯国旗与索马里兰国旗是不得降半旗的国旗。理由是他们国家认为旗上记载着清真言,而清真言中含有真主之名,所以不得降半旗。那么下半旗这种方式到底有何渊源呢?

这种做法其实最早见于1612年。当时一艘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后继续航行。但当船只返回英国后驶进泰晤士河时,被当地人们发现船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人们不知何意,于是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随后出海的船员们当遇到有人去世时都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大约在17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又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目前国际上会员国家最多的国际组织就是联合国。联合国对会员国有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的情况,会在总部和日内瓦的办事机构以及联合国驻该会员国的办事机构以联合国旗下半旗的仪式致哀。一般在总部和日内瓦,下半旗的仪式应当在得知逝世消息的当天进行;但如果那天旗帜已经升起,则推迟到得知逝世消息的次日进行。如果仍由于天气状况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则应当在举行葬礼的当天下半旗。个别特殊情况下联合国会在逝世和举行葬礼的两天都下半旗。

日内瓦

其实所谓下半旗,并不是指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然后再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三分之一处。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同时规定:

第十四条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

依照本条第一款(三)、(四)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

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相信大家都并不希望看到有下半旗的时候出现,因为下半旗就意味着有牺牲或是重大伤亡等不幸事件发生,希望像今天这样导致下半旗的事件永远不要再发生。

2 阅读:13
江湖说事

江湖说事

冷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