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上看见明朝的太监如何的残害忠良,欺上瞒下等等。但实际上,有明一代还没有哪个太监真正强势到欺压皇权的地步,即使是最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也最多算是欺骗皇权,他可没本事直接调动军队,血洗皇宫。欺骗和欺压就像是骗钱和直接抢钱的区别。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赤裸裸的直接欺压皇权的吗?
宦官制度,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皇权统治下的一种畸形产物。皇帝们为了自己的私心将一批男性进行阉割。从此这批男性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也被其他正常人所歧视,这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是一批被孤立的人。然而正是因为宦官被大多数人歧视,再加上宦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可以在皇宫中比其他人有更多接触皇帝的机会。所以,不知从哪一代皇帝开始,宦官被利用来压制、平衡文武百官,或者替皇帝干一些脏活。
在前面我们说过,唐德宗自从“泾源之变”后,对文官武将严重缺乏信任,于是设置了神策军中尉一职,由宦官担任,将宦官领兵从之前的临时性安排变成了制度性规定。宦官拥有了军权,而且是唐朝此时唯一能控制的最强大的军队。
掌握了军队的宦官,那就不是一般的宦官了。自古以来武力就是政治的延伸,反过来,武力也是政治的保障,有了武力做保证,宦官可以干很多事了。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并更名为李纯。七月,俱文珍等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
820年(元和十五年),宦官陈弘志与王守澄于中和殿暗杀唐宪宗,对外宣称暴崩。拥立太子李宥继位,是为唐穆宗。
826年(宝历二年),宦官刘克明勾结苏佐明乘唐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时,熄灭大殿上灯烛后,将其害死,年仅18。
短短二十几年,唐朝宦官就先后谋害了三位皇帝,又拥立了三位皇帝,皇权兴废全在宦官掌握,随后发生的甘露之变则标志着唐代宦官权势全面压倒了皇权。
公元835年(太和九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于是联合大臣李训、郑注,准备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左金吾后院杀之。结果事泄,仇士良竟然命左、右神策军副使刘泰伦、魏仲卿等各率禁兵五百人,武力讨伐“贼党”,血洗皇宫,文官武将死者千人,
士良等命左、右神策副使刘泰伦、魏仲卿等各帅禁兵五百人,露刃出阁讨贼。王涯等将会食,吏白:“有兵自内出,逢人辄杀!”涯等狼狈步走,两省及金吾吏卒千余人填门争出;门寻阖,其不得出者六百余人皆死。士良等分兵闭宫门,索诸司,捕贼党。诸司吏卒及民酤贩在中者皆死,死者又千余人,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又遣骑各千余出城追亡者,又遣兵大索城中。——《资治通鉴》
自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宦官彻底压倒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