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两种“宝马”,一个在泥地飞驰,一个在水上立功

自说文史 2017-07-29 20:26:53

古代宝马有不少,比如西汉时期,就有四匹非常有名的马。《汉书·西域》中就说过: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没错,这四匹骏马中,有一匹就是汗血宝马,当年汉武帝还因为这种宝马跟大宛发动过两次战争。

汗血宝马虽好,也只是在形体、速度、气势上胜普通的马一筹,然而到了文人笔下,名马就一跃成了神马,最有名的莫过于比如赤兔、的卢。

汗血宝马

《后汉书》中,对赤兔的描写只有5个字: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到了演义里,罗贯中也是极尽笔墨,赤兔马不仅能日行千里,而且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最重要的是竟然还很有义气。关羽被马忠生擒,后被孙权所杀时,竟然绝食而死!

至于的卢就更不用说了,简直神了,前面能从檀溪飞跃而出,救了刘皇叔;后面还真的如徐庶所言,妨主了,克死了凤雏庞统。

终究只是小说之言。

赤兔马

不过,中国古代,还真有两种“宝马”,能够下水入泥,如履平地。

其一就是“泥马”。

在前不久上映的《荡寇风云》电影中,就出现了泥马。影片中,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杀败了倭寇,最后追击时,就是用了泥马才渡过泥泞地。

这一段算得上整部影片的最大笑点了,不过,利用泥马打败倭寇的桥段,却不是编剧为了搞笑编出来的,历史上还真有。

泥马

陈奕富在《滑贴诱敌歼倭寇》文中称:戚继光视察到高浦地区时,发现当地百姓驾着形似小船“滑贴”,在泥中滑行如飞。戚继光心生一计,命人制作大量“滑贴”,并让乡兵训练。随后,戚继光令踩滑贴乡兵去倭寇船前叫骂,自己设伏,最后大败倭寇。

据说当地农民和乡兵都是陈姓,后人于是立庙纪念,至今仍有陈四大帝庙、陈五大帝庙等。

其二就是“秧马”。

所谓“秧马”,顾名思义就是插秧时骑着的马儿,虽然可不是吃草的马,却能在水里自由滑翔。

秧马

秧马何时出现,目前还不知,但是北宋时期,已经大量使用,推测在唐朝以前发明。

秧马形似小船,头尾翘起,中间凹下,就像是弯弯的月亮,人可以骑坐中间,两腿分在两边,用腿划水就可以往前,十分方便,为种稻的百姓立了大功。

可以发现,这就是为方便种水稻而发明的,不管插秧还是拔秧,都很方便。插秧时,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秧苗,拔秧时,放于船后仓中。

秧马

清代的陆士仪在《思辨录》中写: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

许多文人甚至还写诗称赞,苏轼就专门写过一首《秧马歌》,算得上秧马的广告。放在今天,以苏轼的名气,也算得上顶尖大V的软文了,最起码也得给人家6位数的广告费。

0 阅读:1

自说文史

简介:读史者,增阅历、知贤佞、通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