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会把“我不配”挂在嘴边。
一边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一边又觉得好男人都是别人的,遇到优质男人不敢靠近,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喜欢。
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呢?从心理学角度,我归结为两大原因。
01不幸的原生家庭让你形成低价值感
“不想成为我妈这样的女人,不想嫁给我爸这样的男人,不想让以后的小孩成为另一个我。”
这是网上一个高赞回答,简单的三句话将原生家庭的痛描写得淋漓尽致。
我们都知道,在大部分传统家庭中,妈妈是付出型人格。在她的惯性思维里,女人就应该扮演一个好妻子、好儿媳的角色,你也应该复制她的人生,做一个懂事能干的孩子,于是你从小就被照着贤妻良媳的方向培养,习惯于去服务别人。
你的爸爸没有这样对你,但他暴躁易怒,大男子主义,经常喝酒喝到吐,一个不顺心就拿妻子出气。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心里是不是会冒出一个想法:我以后一定不要嫁给爸爸这样的男人。
这时你有了初步的择偶标准——比爸爸好就行。
如果给爸爸打5分,你对另一半的要求就是6、7分就够了,要是遇到一个8分的男人,你想都不敢想,发自内心觉得这样的理想对象不会属于你,你不配。
强烈的不配得感让你对于想要的东西不敢争取,送上门的机会不敢接受,用逃避来掩饰自己的脆弱与自卑,炼成你的吸渣体质。
吸渣体质又叫“感情爱好者”,他们很容易对一个人产生感情,而且对对方的要求比较低,一旦爱上就会付出百分百的真心,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都掏给对方,但遗憾是,往往会遇到错的人。
与其说是错的人,倒不如说对方一直是这样的人。
但你总是看不清,一旦分开或者被背叛,除了愤怒,还会陷入自我怀疑。
他为什么会出轨?是不是那个女人比你好?如果你做得更好,他是不是就不会出轨了?为什么你遇到的男人都这样?你是不是真的很不堪?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影响着你,让你破罐子乱摔,自暴自弃,将自己划入失败者的领域。
导致的结果就是,你再开始下一段感情时,会更加恐慌,更加不自信,你的择偶标准会越降越低,你遇到的男人一个不如一个,然后不断重复之前的伤痛,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婚姻也是一样,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几分幸福,你真正得到的就是几分,甚至会更低。
举个例子,情人节那天,你看到同事收到一大束玫瑰非常羡慕,回去讲给老公听,可当老公也要给你买时,你却阻止他:“算了,花这个冤枉钱不如留着给孩子买件衣服。”他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以后所有节日都不再主动给你买花。
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需要,给你买就是浪费,他也觉得你不需要,正好省钱。
男人是比你更会权衡利弊的。
如果你始终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好的东西,那么男人也会觉得你廉价,不值得他花心思。
所以,我们不能看低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告诉自己:我配,我值得!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些困难,那我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法子。
那就是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不配得感的本质是内在小孩没有得到满足,也不被尊重。我们可以重新养育自己,去弥补儿时的遗憾,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比如:
我们去学跳舞、学画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去听喜欢的演唱会,去想去的城市旅行。
我们允许自己犯错,经常鼓励和夸赞自己。
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不再像以前一样怯懦自卑,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值得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02 经常遭到拒绝让你变得更加敏感
人都会害怕拒绝,却又经常会被拒绝。
你想约朋友出去玩,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你看到一份很满意的工作,被告知面试没有通过。
你碰到一个很喜欢的男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白,得到的回答是:对不起,我们不合适。
诸如此类的拒绝,太多太多,导致你每次被拒绝后都会忍不住多想:我是不是不该提这个请求?我是不是打扰人家了?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真是太差劲了。
这在心理学上叫拒绝敏感。
拒绝敏感是一种人格倾向,指的是人在被拒绝后产生的一种过度反应,这种反应是消极的,会让你更加害怕被拒绝,降低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书籍《冒名顶替综合症》里说:自我价值感低的人难以拒绝他人的要求或难以委派他人任务。
他们害怕被拒绝,面对别人的请求时,常常也不敢拒绝,心里会想很多。
如果我拒绝他们,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以后我找他们,他们是不是也会拒绝我?上次他帮了我,我拒绝他是不是不太好啊?
久而久之,你形成了讨好性人格,更难以拒绝别人,也期待对方给你相同的反馈,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会造成更糟糕的结果。
例如,你不太能接受老公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可看到老公摆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觉得心慌、不安和自责,认为自己不应该拒绝他,于是违背内心接受了。
可当你有需求遭到拒绝时,心态一下子崩了。
你不明白为什么你对他妥协了,他却会拒绝你,他是不是没那么爱你?以后你是不是也可以拒绝他?
但这时候,你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你们的关系在无形中发生了倾斜,你要是拒绝他,他会说:为什么上次可以,这次不行?最终结果是你再次妥协,不断刷新自己的底线,你们之间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所以啊,不要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失去自我。
可能会有人说:常老师,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改不了,我该怎么办?
这里,我建议你坦然面对拒绝,把它视为一种成长。
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你不要想着一个人拒绝你,所有人都会拒绝你。你碰到一个坏男人,以后碰到的都是坏男人。更不要因为伴侣拒绝过你,以后不敢再提。
被拒绝其实不可怕,被拒绝打倒才可怕。
换个角度思考,被拒绝就一定是坏事吗?不见得。被拒绝一定是你的问题吗?也不一定。
你应该弄清楚为什么会被拒绝,是对方故意这样做?还是因为客观因素爱莫能助?
如果是前者,求人不如求己,少将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提高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是找愿意帮忙的人寻求帮助。如果是后者,就不用多想,因为对方拒绝你,不是不想帮你,而是他也有自己的课题,又或者无能为力,所以不必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观察其他人被拒绝的反应,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然后你会发现被拒绝是一种常态,大家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而变得消沉,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没什么大不了。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正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必自卑,也不必惶恐,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