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有个朋友开心的在群里分享:
最近给自己办了重疾理赔,好开心,突然发了一笔小财。
本来说到重疾理赔,把大伙吓都一激灵,结果一说是理赔还发财了,瞬间来了兴趣。
原来朋友2022年因为宫颈CIN3住过院,但是当时做完手术出院,经医保报销后,自己只花了几百元。
所以完全没想到,宫颈CIN3还可以去申请重疾险理赔。
恰巧这两天,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保司的重疾理赔案例。
这才得知:宫颈CIN3,属于原位癌,已经达到了重疾险里面的轻疾理赔标准。
于是,朋友马上整理了自己的重疾保单,一共有三份。
一份国华的重疾,一份长城的重疾,10万保额。另一份瑞泰的重疾险,40万保额。
于是找来当年的住院病历,着手去申请理赔。本来还担心,理赔间隔时间太过久远,不知道能否赔下来。
没想到,理赔出奇的顺利。
首先是长城人寿。11月3号提交理赔申请,11月4日便收到保司的轻症理赔款。10万重疾保额,轻疾赔30,即3万,时退还过去2年的保费,8910元。
一共拿到理赔款:38910元。

长城人寿1天结案
其次是瑞泰人寿,11月5日收到瑞泰人寿的轻疾理赔款,40万保额,赔付25%,即10万,同时退还过去2年的保费,一共12万左右。

瑞泰人寿的理赔也顺利结案
目前国华人寿的重疾险理赔还在申请中。
也就是说,目前朋友因为一个宫颈CIN3,已经拿到了13万的轻疾理赔款。
然而,这还不是最开心的,客户表示:最开心的是,未来十几年,接近20万的重疾险保费,不用再交了,保单依然生效。
这个就不得不说到国内重疾险特别好的一个条款:
疾病保费豁免条款。
这个条款是这样的:在缴费期间内,如果被保人不幸罹患轻疾,中症,重疾,保司理赔后,投保人无需缴纳后续保费,保单依然生效。
朋友的两份保单:
长城人寿的重疾,10万保额,交20年,保障终身,年交保费4455元/年
瑞泰人寿的重疾,40万保额,交20年,保障终身,年交保费10480元/年
两份保单均于2018年投保,到2022年出险,累计交了5年保费,剩余15年的保费,一共22.4万保费,均不用再交,保单依然生效。
后续发生轻疾,还是重疾,均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获赔。
难怪客户如此开心。
通过朋友的理赔案例,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观点:
1、重疾不等于绝症,重疾理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2、不要用存钱的思维来衡量重疾险的杠杆。
经常有朋友跟我吐槽,投保重疾险不划算。比如30来岁,投保一份30万的保额重疾险,交20年,年交保费要1万元。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保单不划算。因为20年交完,保费都已经交了20万,发生重疾才赔30万。
这样的保险,根本没有投保的意义,还不如自己存钱。
这就是典型的存钱思维,这种想法最大的漏洞是:未来20年,或者30年,都不发生重大疾病的前提下。
而投保重疾险,则是真正 意义上的杠杆思维。因为从开始交钱的那一刻,就开始享受保障。每年1万的保费,就可以撬动30万的杠杆。无论是缴费期内,还是缴费结束,发生重疾,都可以获赔。
所以,不要跟保险谈收益,如果真的触发理赔条件,保险的收益甚至比卖BF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