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办公室的老师都在为一件事而头疼不已。就在上个周五,有同学反映班级里有抽烟的现象,并且还说出了几个经常会吸烟的地点。而在通过视频的查询,不光光这几个地点有吸烟的学生,竟然还有学生正对着办公室抽烟,一副耍帅的样子。看着稚嫩的面庞上,很老练的吞云吐雾,不由得让人百味杂陈,吸烟真的有那么酷吗?
吸烟一点也不酷,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口号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连几岁的孩童都知道,但却还是有一些孩子吸烟。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出于模仿心理为装酷。在吸烟的同伴面前,孩子担心不吸烟,对方会看不起。二是由于叛逆心理,小学阶段的男孩也常会出现叛逆的性格,遇到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关系不和谐,与父母闹矛盾找不到地方宣泄时,吸烟变成了他们释放心情的一种极端的方式。
然而这种极端的方式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孩子还小,身体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还比较娇嫩,各种功能还不够稳定,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也较弱,因而吸烟对孩子身心损害很大,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和肺活量,还会使孩子得病概率大大的增高,容易感冒,患支气管炎,体力与耐力降低,记忆力灵敏度降低,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变差,学习成绩变差,视力下降等等。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吸烟,并帮助吸烟的孩子戒除烟瘾。这是一个吸烟学生的自白:我是同学眼中的帅男,不过这不是因为我长得帅,而是吸烟使我成了同学眼中的帅男。在学校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校园明星。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那种招摇的男孩子,其实不然,为什么我小小的年纪就会成为小烟民呢?这要归功于我的爸爸,是他让我对烟有了好奇心。
爸爸每天晚上都回家很晚,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坐到沙发上就喊我给他倒茶,然后点上高档香烟抽起来,脸上露出舒服的表情,他从来不问我的学习,也不关心我的成长,他觉得给我钱就是爱我。我怪爸爸不关心我就知道抽烟,爸爸听了就会从沙发上蹦起来,用手指着我骂道,我还怎么关心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都依着你,你还不满足,你太没良心了,翅膀硬了,看不惯老爸,埋怨起老爸来了。
听了爸爸的话,我也很伤心。其实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想气他,而是希望他能够在精神上多关心我一些。而且当爸爸吸烟的时候,我还劝爸爸别吸烟了,对身体不好,可爸爸不以为然地对我说,你懂什么?吸烟可以解除烦恼,还可以让人放松心情。
听了爸爸的话,我对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了想事实的欲望。那天临上学前,我偷偷的拿了一盒爸爸的高档烟,到学校后,我利用下课的时间偷偷躲在厕所里抽烟,刚吸了一口就呛得我直咳嗽,我想扔掉,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爸爸抽烟时那种美滋滋很享受的表情。我也不甘示弱的又抽了一口,还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老师知道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还把爸爸叫到了学校,批评爸爸,只顾工作忽略了我,让爸爸带我回家好好教育。
回到家爸爸破天荒第一次打了我,我委屈的哭现象,我吸烟都是受您的影响,如果您不吸烟,我也不会对烟有好奇心,也不会吸了。
爸爸为什么就不能检讨一下自己呢?上面这个男孩自述的故事可谓发人深省,这个故事给为人父母者敲响了警钟,言教不如身教,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是最可信赖的人,孩子会不知不觉受到爸爸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好的会学,不好的也会学。因此孩子犯错了,爸爸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惩罚孩子,而不进行自我检讨,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如果自己没有戏,孩子也不会对烟感兴趣,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吸烟,或者帮助孩子改掉吸烟的坏习惯,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对孩子讲明吸烟的危害,父母要告诉孩子,吸烟会降低未成年的孩子脑力活动的能力,使他们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受到损害,影响他们智力能力的发展。吸烟的孩子还容易结识社会上的坏人,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父母只有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吸烟的害处,他们才能自觉的戒掉吸烟的习惯。
第二,培养孩子戒烟的心理要求。小学阶段的孩子愿意模仿成人的行为,不少孩子开始吸烟时都是出于好奇,然后就试着吸烟偷着吸烟,最后发展成不以为然的公开吸烟。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不吸烟的决心,坚决不吸第一口烟。
第三,父母要做出榜样。许多父母经常自己吸烟,却大声训斥孩子,不该养成吸烟的坏习惯,孩子或难辩是非或口服心不服,在不允许孩子吸烟的同时,父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戒烟,互相监督,这有利于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