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决心彻底消灭南宋,他亲自南下,领兵攻入四川,却被一座不知名的小城池挡住了去路。蒙哥极为愤怒,这么一座小城竟然敢抗拒席卷天下的蒙古大军?便下令猛攻此城。
然而战斗的结果却让人极为震惊,蒙军不但没能攻下此城,大汗蒙哥本人也毙命城下。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就此名扬天下——钓鱼城。
而钓鱼城也被称为上帝折鞭之处。
那么,钓鱼城是怎么来的呢?蒙古大军是怎么受挫于钓鱼城的呢?钓鱼城之战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钓鱼城最后又怎样了呢?
在宋蒙战争爆发之前,四川曾经是个繁荣富庶的好地方,而民众也大多生活在平原上,山城只是极少数。但蒙古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切,宋蒙战争爆发后,蒙古大汗派出次子阔端进攻四川。
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等人缺乏防备,还拒绝救援在前线抗敌的曹友闻等人。结果曹友闻战死,蒙古大军迅速逼近成都。
面对如此危局,赵彦呐竟然直接弃城而逃,蒙军攻陷成都并大肆屠城。成都此前市井繁华,人口百万,在遭遇蒙古屠戮后十不存一。
蒙军此后撤走,留给了南宋一座残破不堪的成都城。但几年后蒙军去而复返,再次冲入四川大肆烧杀抢掠,攻破城池上百座,把刚刚恢复了一点生气的四川再次变成了一片死地。
面对蒙军的反复劫掠,镇守四川的大将余玠认识到在平原地区对抗蒙军难有胜算,便提出了以山城体系遏制蒙军的策略。什么意思呢?
此前四川的人口主要聚居在平原地区,但这里易于蒙古骑兵发挥优势。因此余玠提出将平原地区的人口迁到山上,构筑山城,在山上自给自足,利用蒙军不善攻山的劣势遏制蒙军。
这一策略在平时是几乎不可能实行的,因为显然在平原生活比在山上生活方便得多,而且山上一般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口。但是由于蒙军多次杀戮导致四川人口大减,幸存者为了避免蒙军屠戮也只得迁入山城,便造就了这种特殊的山城防御体系。
钓鱼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1243年春,余玠在钓鱼山上筑城,并将合州和石照县的治所迁入城中,钓鱼城就此成型。
不过在建城后的十余年间,蒙军除了在1246年对钓鱼城发动了一次试探性攻击之外,并没有大规模进攻钓鱼城。
钓鱼城在这段时期主要是作为后勤基地,支撑前线作战,直到其最辉煌的时刻来临。
此时钓鱼城的守将是王坚,副将为张珏。他们主持修建了加固钓鱼城城防的工作,使得其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坚固山城,为之后的大战做好了准备。钓鱼城作为重庆的门户,将在之后的抗蒙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1252年蒙军进攻大理,大理紧急向南宋求援,但南宋朝廷视而不见。结果短短两年后,大理被蒙古消灭,蒙古得以从后方迂回进攻四川。
1256年,蒙古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四川,决心在拿下四川后顺流而下,就此灭亡南宋。然而这次蒙军准备不足,在马湖江之战中被宋军击败,只得撤回。
蒙哥闻讯大怒,决心亲征。1258年,蒙哥亲自统兵4万南下,号称10万,攻入四川。别看蒙军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强,并且在长期战斗磨砺后也拥有了较强的攻山能力。
短短半年间,蒙军已经攻陷了川西和川北的大部分州县,逼近了钓鱼城,一路上的山城望风而降,就连守卫大获城的宿将杨大渊等人都投降了蒙哥。
志得意满的蒙哥以为钓鱼城也会像之前一系列城池那样投降,便派使者到钓鱼城劝降,但王坚把使者斩了,宁死不降。蒙哥大怒,亲自率军围攻钓鱼城。其实此时蒙哥不一定非要攻下钓鱼城,还有许多路线可以进攻南宋。但这个骄傲的蒙古大汗不允许有人忤逆他的意志,便打定主意一定要先攻下钓鱼城,于是两军在钓鱼城下长期激战。
蒙军从二月猛攻到四月,但钓鱼城军民利用险要地势顽强抵抗,一次次击退了蒙军的进攻。到了四月初,钓鱼城连下了二十天大雨,使得蒙军无法进攻。
大雨结束后蒙军试图偷袭城南护国门,但守军防备严密,蒙军被击退。第二天蒙军又一度攻破城北的一字城,但又被宋军夺回。
双方鏖战到五月,蒙军依然顿兵于坚城之下。并且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蒙军水土不服的缺陷也爆发了出来,他们难以适应湿热的气候,军中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士气大跌,但蒙哥汗却一意孤行,非要攻下钓鱼城不可,并声称破城后就要屠城。
但此举并没有起到鼓舞蒙军士气的作用,反而使得南宋军民的守城意志更为坚定。六月初,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带领援军赶到,蒙军史天泽所部击败了这支宋军。
但这支宋军已经能够和钓鱼城守军相互策应,大大提振了士气。到了七月,天气更加炎热,蒙军苦不堪言,蒙哥却继续催促各部攻城。
七月初五,蒙军终于攻破了钓鱼城下的外城马军寨,蒙哥大喜,自以为胜利在望,但他却没想到,正是这个胜利最终要了他的命。
蒙哥的大营本来是在宋军的投石机射程之外的,但蒙哥在攻下马军寨之后志得意满,亲自来到前线督战,这里可就在宋军投石机的射程之内了。
在蒙哥鼓舞士气的时候,宋军飞石如雨而下,一发飞石击中蒙哥,蒙哥受了重伤,不久后就死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就这样折戟于钓鱼城下。
钓鱼城之战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蒙哥是最后一个受到“蒙古世界”普遍承认的蒙古大汗,也是最后一个能够镇得住各怀鬼胎的蒙古各派系的大汗。而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很快陷入了剧烈的动荡与内乱之中,对天下形势造成了巨大影响。
早在蒙哥死前,东亚的蒙古人已经分为了“传统派”和“汉化派”两大派系。汉化派以忽必烈为首,主张向“中原汉制”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而传统派则以阿里不哥为首,坚决反对学习汉制,主张保持蒙古人传统的生活方式,维持原有的“忽里勒台大会”体系。
蒙哥在世的时候,这两派就明争暗斗不断,只不过蒙哥靠着个人威望还能够将其压制,带着这两派一同进攻南宋。但到了蒙哥死后,这两派的激烈矛盾瞬间爆发出来,他们停止了对外扩张,转入激烈内斗之中,这也为南宋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蒙哥死后,两路蒙军都迅速撤军返回北方,投入了对汗位的激烈争夺之中。1260年初,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在西至河西,东到辽东的漫长战线上展开了对峙。
阿里不哥声称要召开蒙古人传统的忽里勒台大会来决定蒙古大汗人选,并邀请忽必烈参与,但忽必烈拒绝,至此蒙古内战已是无可避免。
1260年4月,忽必烈在开平自称蒙古大汗,阿里不哥闻讯后也匆匆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被推为蒙古大汗。至此蒙古帝国出现了两个大汗,双方都开始出兵进攻对方的领地,蒙古内战全面爆发。
忽必烈得到了伊尔汗国和小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而阿里不哥则得到了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大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
然而,尽管阿里不哥得到的支持更多,但他在战略上明显不如忽必烈。在经过了四年的惨烈内战后,阿里不哥最终战败投降。
但忽必烈虽然取得了胜利,蒙古帝国也就此分裂了。大部分蒙古宗王本就不承认忽必烈的权威,而在经过这一番惨烈内战后,几大汗国趁机脱离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忽必烈也无力征讨。
并且,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交战时,内部还爆发了李璮之乱,尽管最终被平定,却也给中原地区造成了很大破坏。
这一系列战乱导致忽必烈尽管赢得了胜利,却也元气大伤,在内战结束后的三年内并未南下。
可惜的是,南宋并未利用好蒙古内战的这个天赐良机,他们既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也没有厉兵秣马,巩固防御,而是也投入了新一轮内斗之中。
最终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党争,权相贾似道掌握了南宋的最高权柄。然而,由于错过了之前的宝贵机会,无论是谁执掌南宋,也终究无力回天了。
1267年,在休整了三年之后,忽必烈以倾国之兵大举南下,要彻底消灭南宋。面对忽必烈的压倒性优势,南宋已经难以对抗。忽必烈以襄樊为主攻方向,以四川、淮南为辅攻方向。最终经过了六年的惨烈攻防战,元军攻陷襄阳,南宋门户大开。
而在四川,尽管并非元军的主攻方向,但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此前元军又多次进攻钓鱼城,均被击退,但钓鱼城周围的各个山城、堡垒相继被元军攻陷。
1273年初,元军再次猛攻钓鱼城,此时王坚已经去世,张珏成为了新的钓鱼城守将。他突然绕到元军后方,袭击元军的粮草辎重,元军再次战败,周虎战死。张珏不但击退元军,还又收复了元军占领的部分城池。
但张珏再勇猛,也无力改变整个宋元战争的形势了。元军攻破襄阳后顺流而下,又于1274年攻破鄂州。贾似道不得不调集各路兵马抵御元军,于1275年二月和元军大战于丁家洲,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落荒而逃。
宋军主力被元军击溃后,元军更是长驱直入。南宋小朝廷也顾不上四川了,赶紧给张珏发布命令,让他来保卫临安。但此时朝廷和四川的联系已经被元军切断,命令并未送达。
此时元军又对四川发起了新一轮攻势,这里就体现出南宋和元朝国力的巨大差距了——这也正是南宋在蒙古内战时无所事事导致的恶果。
南宋战败后往往无力反攻,只能节节败退。而元军即便被击败,也能很快卷土重来。他们上一年刚被张珏击败,结果这年又来了。元军这次不打钓鱼城了,而是围攻重庆。但张珏再次由钓鱼城攻击元军侧后,解了重庆之围。
1276年正月,元军进逼临安,南宋太后带着皇帝投降。但即便如此,张珏和钓鱼城还在坚守,张珏积极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的南宋小朝廷联络,继续扛着蜀地的抗元大旗。
非但如此,他们还能发起反攻。张珏等人以钓鱼城为据点不断出击,相继收复了泸州、夔州和涪州,多次击败元军,靠着这座小城差点扭转乾坤。
但到了当年年底,元军又来了。这次元军调集了比之前更多的兵力,志在必得。张珏此时已经不可能得到任何援军了,但他还在坚守。然而此时元军已经对宋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由于孤立无援,钓鱼城周边的各个城池相继被元军攻陷。张珏带兵坚守重庆,和钓鱼城成犄角之势。但在长期围攻之下,城内粮草耗尽,张珏不得不突围,最终兵败被擒,自尽殉国。
张珏兵败后,钓鱼城也实在难以坚守下去了。钓鱼城周围的所有城池都已经被元军攻陷,而且大家都清楚,不会再有任何人来救他们了。
尽管钓鱼城依旧坚固,但很明显已经毫无希望,在元军的长久围困之下,陷落是早晚的事。元军也不想再对这座给他们带来噩梦的城池进行攻坚战了,便多次派人劝降守将王立。
王立一开始坚决拒绝,但到了1279年正月,城内粮食耗尽,也实在是守不下去了。最终在得到元军“不杀一人”的承诺后,王立打开城门,向元军投降。
元军确实没有杀王立,也没有屠戮钓鱼城军民,但城内还是有三十多名将军不愿投降,自尽殉国。而在不久之后,元军也在崖山之战中最终击败了南宋的残余军队,南宋就此灭亡。
至此,钓鱼城最终还是落入了元朝手中,其抗蒙历史就此结束——不过他们确实已经竭尽全力。从1243年钓鱼城建城开始,到1279年投降,他们已经坚持抗蒙达36年之久。
他们一次次抵挡住了野蛮的侵略者,向蒙古人证明了南宋军民坚韧不屈的精神,还曾经击杀蒙古大汗,为南宋朝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可惜腐朽的南宋朝廷并未抓住。
可以说,南宋朝廷辜负了他们,但他们却从未辜负南宋朝廷。而钓鱼城长期抵抗蒙古入侵的光辉历史,也将成为中华民族史诗中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