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丰臣秀吉,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相比于同为战国三杰的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的出身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论出身,丰臣秀吉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差不多,甚至要比朱元璋的出身更加低微。然而论成就,丰成秀吉要比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所取得的成就更高一些。
出身不好并不是摆烂的理由,努力奋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丰臣秀吉做到了,所以他成了日本战国时期的名人,成为日本历史中的一颗明星。
丰臣秀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和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你看他如何对待领导拖鞋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会成功了。
见微知著,一双拖鞋成就一代雄主丰臣秀吉的父亲是一名武士,然而父亲武士的身份并没有给丰臣秀吉带来优越的生活。相反,丰臣秀吉的童年生活过得异常艰辛。
不久后,丰成秀吉的父亲逝世。为了活下去,丰臣秀吉的母亲只能改嫁。一般来讲,继父和继子之间的关系不会很和睦。
丰成秀吉也不例外,进入新的家庭之后,他根本无法和继父以及其他的孩子和平共处,绝大多数的时候,丰臣秀吉都是被排挤的对象。
大概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丰臣秀吉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成为闻名天下的武士的梦想。
现实的残酷使得丰臣秀吉更加极端地追求梦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十五岁的丰臣秀吉选择了离家出走。
这样的年纪,想要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存活下去,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几经周转,丰臣秀吉找到了可以养活自己的职业,那就是成为织田信长的手下,说是手下,实际上是织田信长的一个仆役。
这份职业虽然看上不去不是那么体面,但是对于当时的丰臣秀吉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织田信长之所以会将四处流浪的丰臣秀吉收入麾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发现了丰臣秀吉过人的机敏。
成为织田信长的仆役之后,丰臣秀吉果然如同织田信长预料中的那样,在许多事情上都远超常人。
一开始的时候,丰臣秀吉的主要任务是服侍织田信长,其中就包括帮织田信长拿拖鞋。当织田信长需要的时候,丰臣秀吉就得及时地把拖鞋递给他。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简单且不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好。但丰臣秀吉不一样,他在保证能够及时将拖鞋递给织田信长的基础上,还做了另外一个其他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为了让织田信长注意到他,丰臣秀吉每次都将拖鞋放在自己的怀里,用体温暖热拖鞋,从而让织田信长在穿鞋的时候不会冷到脚。
由此可以看出丰臣秀吉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是一个十分注意细节的人,而且很能揣度人心。
久而久之,织田信长对服侍自己的丰臣秀吉就更加倚重,他认为丰臣秀吉是一个可塑之才,假以时日,丰臣秀吉一定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丰臣秀吉的才能当然不止于此,他能够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是因为他敏锐的观察能力。织田信长还没有成名之前,许多人对他的评价并不好,甚至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傻子。
丰臣秀吉成为织田信长的仆人之后,世人对于织田信长的评价依然如此,不仅是外人,甚至连织田信长的仆人都看不起织田信长,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
在众多仆人之中,丰臣秀吉算得上一个异类,因为他对织田信长的态度和其他人完全不一致,他的用心程度,是其他人远远无法比得上的。
丰臣秀吉这样做,大概是他看穿了织田信长的伪装。从后来的历史事实可以看出,织田信长绝不是一个大傻瓜,而是一个军事奇才。
服侍织田信长期间,丰臣秀吉逐渐展现了他过人的才能,别人花费一千石炭薪才能做好的事情,丰臣秀吉只用不到三分之一就可以做到。
在选择城池的建造地点的时候,丰臣秀吉也提出了正确的建议。
诸多的功劳,使得丰臣秀吉从一个仆人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武士,并在织田信长手下担任足轻队长。
但这只是丰臣秀吉人生篇章的开始,拖鞋事件,足以证明丰臣秀吉绝不会久居人下,而是会成为一个名留史册的大人物。
上战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武士之后,丰臣秀吉的才能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他也越发得到织田信长的倚重。逐渐,丰臣秀吉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久后,本能寺事变爆发,对丰臣秀吉来说,这是一个令他痛苦同时对他受益很大的事变。本能寺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织田信长的死。
织田信长一死,意味着群龙无首,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有人要接替织田信长的位置。
事变发生时,丰臣秀吉正在其他的地方作战,等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
本能寺事变是织田信长势力内部的矛盾,为了平定这次暴乱,丰臣秀吉带兵攻打叛徒,并取得胜利。
平定叛乱,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很大的功劳,所以丰臣秀吉的话语权在平定叛乱之后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如何分配织田信长的政治遗产的问题上,丰臣秀吉和柴田信胜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织田信长在世的时候,二人就经常发生冲突,因为有织田信长从中调解,二人才能有所收敛。
但此时没有人能压得住他们俩,所以二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到了兵戈相向的地步。丰臣秀吉很清楚这场战役对他的意义,如果能赢,他将踩着的柴田信胜肩膀更上一层楼。
为了胜利,丰臣秀吉做足了准备,用计谋打败了拥有雄厚实力的柴田信胜。没有了柴田信胜的阻碍,丰臣秀吉顺利地成了织田信长的继承人。
此后,丰臣秀吉羽翼丰满,他打算开始追求他的理想抱负。这注定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很多人都会成为他前进的阻碍。
首先站出来反对丰臣秀吉的人是织田信雄,他也是织田家族的人,拥有不小的实力,但是相比于已经成为织田信长继承人的丰臣秀吉,织田信雄显得有些弱小。
为了打败丰臣秀吉,织田信雄决定和另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德川家康联合对付丰臣秀吉。
此时的丰臣秀吉有些自大,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所以贸然和德川家康的军队交手,结果被德川家康打败。
这场失败,让丰臣秀吉看清了他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想到了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按照当时的形式,德川家康是没有理由干涉织田家族内部的事务的,只是因为有织田信雄的支持,德川家康才能出兵。
所以丰成秀吉觉得只要解决了织田信雄,德川家康对他的威胁机会自然散去。
随后,丰臣秀吉以继承人的身份开始对织田信雄施加压力,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织田信雄最终只好妥协。没有织田信雄的支持,德川家康也只好退兵。
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德川家康对他的威胁只是暂告段落而已,他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并且,如果丰臣秀吉想要一统天下,则必须让德川家康臣服。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丰臣秀吉在军事方面还赢不了德川家康。天正十三年,德川家族发生一件大事:德川家康的心腹石川数正叛逃,成为丰臣秀吉的下属。
这件事情对德川家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石川数正对德川家族的情况十分清楚,他的叛逃意味着许多机密都会被丰臣秀吉得知。
迫于这样的压力,德川家康只能向丰臣秀吉示好。丰臣秀吉接受了德川家康的和解,为了表示自己诚意,他将自己的家人送入德川家当人质,以获取德川家康的信任。
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的态度十分友好,甚至可以说十分谦卑。不久后,德川家康进入大阪城,然后在群臣的见证下向丰臣秀吉行了臣下之礼。
按理来说,丰臣秀吉本可以不这么做的,但他清楚像德川家康这样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他越是谦卑,德川家康对他的忠诚度就越高,这是他的驭人之术。
运筹帷幄,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说降服德川家康有运气成分,那么接下来的这件事则全部是丰臣秀吉的智谋。在和德川家康明争暗斗期间,丰臣秀吉决定修建一座城池,并命名为大阪城。
继承了织田信长的政治遗产之后,丰臣秀吉什么都不缺,但是他缺少一个名分,一个可以用来一统天下的名分。
和其他割据势力不一样的是,丰臣秀吉低微的出身必然会成为阻碍他前进的障碍。
丰臣秀吉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力量薄弱的中央朝廷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于是他们承认了丰臣秀吉的地位,希望丰臣秀吉能够忠于朝廷。
朝廷为了拉拢丰臣秀吉,不仅给他赐名,还让他担任了关白的职位。关白是日本的特有的官职,其权力和中国的丞相差不多。
对于丰臣秀吉来说,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如果能好好利用,那么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平定天下。
此时日本的情况和中国的三国时期差不多,中央政府名存实亡,实际上是各个诸侯在争权夺利。不过这些诸侯并不敢在名义上称帝,因为这样会成为众矢之的。
丰臣秀吉得到关白的职位之后,他立刻决定修建大阪城,将这座城池作为自己的基地,也是自己平定天下的起点。
大阪城建好以后,丰臣秀吉将所有的珍宝都搬到大阪城内。
因为有朝廷的支持,丰臣秀吉完全可以做到挟天子而令诸侯,如果有不服从号令的势力,丰臣秀吉有绝对的理由出兵讨伐。
随后,丰臣秀吉夺取了更多的城池,然后将最为富裕的城池划分为自己的领地。
这些城池的军事力量虽然不够强大,但是强大的经济基础,可以为丰臣秀吉获得足够多的民心和人脉。
富庶繁华的地区是人人向往的,所以这里一般聚集的都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丰臣秀吉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短短数年内,积累了很多的政治资本。
建造大阪城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储藏宝物,其中比较重要的目的是推行新政策。织田信长在世的时候,曾大力鼓励商业活动。
丰臣秀吉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但是中央并不重视,于是他在自己的城池试行,然后推广到其他的地区。
商业的繁荣,使得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外加丰臣秀吉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于是他得到了日本民众的支持。
虽然此时的丰臣秀吉还不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但在日本民众的心中他已经是了。
有了民众的支持和中上层阶级的支持,丰臣秀吉平定天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要他不像织田信长那样忽然暴毙,那么他一定会完成这件事。
在平定天下和治理天下的过程中,丰臣秀吉实行“刀狩令”和“太阁检地”,刀狩令和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刃差不多,太阁检地则是重新丈量土地。
除此之外,他还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发展的政策,为他后来统一日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大事件的发生其实和微小的细节有关。
丰臣秀吉确实出身寒微,但他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可以预见的。一双小小的拖鞋,足以看出他心中不凡的抱负。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参考资料:
《日本史词典》
《丰臣时代史》
《日本史人物词典》
《日本大百科全书》
两大恩人。织田信长,明智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