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篇幅较长(4625字),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壮的场景。在唐朝,由于疆域不断向西扩张,大批士兵远离故乡万里进行征战。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唐朝就与当时世界上的另一个庞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展开了一场交锋,这就是怛罗斯之战。
相传这场战役唐朝以2万兵力抗击阿拉伯20万大军,并杀敌7万人,最后因为盟友反水才不得不撤退。相传造纸术以及诸多先进技术在这一战后开始西传,促进了阿拉伯世界乃至西方世界技术的进步。相传这一战后西域沦陷并逐渐开始伊斯兰化。
那么,这些传说是真的吗?怛罗斯之战究竟是怎样一场战役?它为何发生,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走进这场一千多年前的战役。
阿拉伯崛起以前,中国以西的两大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这两国在7世纪初多次交战,给了阿拉伯人可乘之机。
公元632年,阿拉伯趁着两大帝国两败俱伤之际,开始了“阿拉伯大征服”,同时对罗马和波斯开战。最终东罗马帝国失去了南方的半壁江山,而萨珊波斯帝国更是直接灭亡了。
中亚诸国原本大多臣服于波斯,波斯灭亡后则处于混乱状态,在唐朝和阿拉伯之间“朝秦暮楚”,尽可能维持自身的独立与自治。但这些国家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斗。
749年底,吐火罗的统治者向唐朝上书,认为吐蕃西边的朅师国和吐蕃亲近,威胁到了运粮,请求唐朝和他共同出兵攻打朅师国。于是高仙芝挥师西征,一举攻破朅师国,俘虏了其国王,连嫁到朅师国的吐蕃公主都被抓过来了。
之后的事情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中亚的拔汗那国与石国不和,便请求高仙芝与其一同进攻石国。一种说法是高仙芝认为石国使者对他的态度不够恭敬,“无藩臣礼”,便在取得朝廷同意之后进攻石国。
但不论是哪种,高仙芝在攻破朅师国后确实没有马上班师,而是继续对石国发动征讨。
石国一看唐军要来,当即向高仙芝求和,愿意投降称臣,高仙芝同意了。
然而他随后就违背承诺,在进入石国后大肆烧杀抢掠,还趁石国不备攻破石国都城,俘虏了石国国王及其部众,并掳走了大量壮丁,而石国的老弱妇孺则惨遭杀戮,金银财宝被劫掠一空。
高仙芝却将此视为功绩,回到长安献俘,被唐玄宗加官进爵。此时唐朝在中亚的权势达到了高峰,几乎所有公然反对唐朝的势力都被消灭。
但是,在这辉煌背后,危机的种子已经埋下。由于高仙芝此前的残暴行径,导致唐朝在中亚威信扫地。
劫掠和屠戮的行为在当时并不少见,但高仙芝是先接受对方投降,允诺了不烧杀抢掠之后却食言而肥的,这导致唐朝在中亚的“信用度”大大下降。毕竟投降了都要遭遇这样的待遇,那之后谁还敢投降?
只要有一丝可能,都要抵抗到底了。中亚诸国迫于唐军的威势而暂时臣服,而一旦有另一个强权出现,他们就很可能倒戈。
而更可怕的是,石国有一个王子没有被抓,而是逃走了。他此后就在中亚诸国大力宣扬唐军的残暴,导致中亚诸国人人自危。后来他更是向阿拉伯帝国求救,请求对方帮他复国,他愿意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藩属。
不过此时阿拉伯帝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718年围攻君士坦丁堡失败和732年攻击图尔失败之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已经陷入停滞。
此前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也就是俗称的“白衣大食”本身就只是个部落大联盟,组织化程度不高,在迅速扩张的时候还能维持帝国的团结,一旦扩张停滞,各种内部矛盾就迅速爆发了出来。
740年以后,倭马亚王朝内部开始出现各种形形色色的暴动与起义,有基督教徒发动的起义,有伊斯兰教内部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的起义,有柏柏尔人,西哥特人和希腊人反对阿拉伯人统治的起义,还有阿拉伯平民反对阿拉伯贵族的起义。
一时间,曾经武力强盛的倭马亚王朝烽火四起,而此时距离这个强大的帝国攻入法国南部不过十年时间,这里也可以看出倭马亚王朝统治基础之薄弱,阿拉伯帝国此时的根基是“虚”的。
而倭马亚王朝内部也发生了激烈争斗,从743年到744年,短短一年时间里,阿拉伯帝国换了四个哈里发,也就是当时阿拉伯的最高统治者,可见此时阿拉伯帝国之混乱。
于是,倭马亚王朝也走到了尽头,此前就一直和倭马亚家族不对付的阿拔斯家族趁机崛起,其领袖阿布·阿拔斯-萨法赫于746年公然反叛,阿拉伯帝国的全面内战就此爆发。
经过四年的激烈内战,阿布·阿拔斯-萨法赫终于在750年的大杰河之战中彻底击溃了倭马亚王朝的主力,占领其国都大马士革。
随后他正式登基成为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这是一个辉煌而持久的王朝,并且更加重视文化和教育,我们所熟知的阿拉伯文明,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而不是此前倭马亚王朝的“大联盟”时期。
而此前石国被攻打的时候,阿拉伯帝国还在内战。
石国王子向阿拉伯帝国求救,消息传到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耳中的时候,阿拉伯帝国也只是刚刚结束内战而已。
而且各地依然烽火四起,许多起义势力还没有被消灭,各个要塞堡垒中也还有不少效忠于“前朝”的将领,许多军阀也并不服从阿拔斯王朝的统治。
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也趁着阿拉伯内战的时机挥师南下,试图收复叙利亚。阿拔斯哈里发正忙着四处平叛,又要抵御东罗马的进攻,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把主力派出去参加一场万里之外的远征?
因此,阿拉伯帝国的“朝廷”对于石国的求援也是有心无力,不过虽然朝廷管不了,地方势力却能管。当时邻近石国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呼罗珊总督区,担任总督的正是阿拔斯王朝的开国功臣艾布·穆斯林。
此人曾经是呼罗珊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倭马亚王朝衰落的时候揭竿而起,攻下了倭马亚王朝的诸多据点。由此得到阿拔斯王朝的信任,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
尽管此时呼罗珊的局势也并不稳定,许多倭马亚王朝的余党依然潜伏在山间,而当地也尚未完全伊斯兰化,而是还有大批祆教信徒。但一贯以冒险精神闻名的艾布穆斯林还是出发了,除了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家外,他带走了大约两万阿拉伯军团。
不要觉得这个数量太少,事实上在整个阿拉伯大征服以及阿拉伯帝国后来参与的关键战役中,几乎就没有出兵超过10万的战役。
比如阿拉伯夺取巴勒斯坦地区的关键战役——艾季纳代因战役,阿拉伯军数量仅有约1.5万人。
比如阿拉伯在大征服时期与东罗马的决战——雅穆克河战役,阿拉伯也只不过出动了2.5万人。
在征服西哥特的瓜达莱特战役中,阿拉伯军队更是仅有1.2万人。因此2万阿拉伯军团其实不算少了,也符合当地的补给能力。
当然,艾布穆斯林的兵力不止阿拉伯军团,自然也会征召当地的藩属国。
他究竟从这些藩属国获得了多少兵力,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也只能大致推测艾布穆斯林的总兵力大约为6到10万人。
因为中亚各国大多是小邦,自身也没有那么多兵力,也不可能将家底都交出去给艾布穆斯林。《战争事典》中则明确指出阿拉伯兵力不超过9万。
而唐军的兵力呢?高仙芝所统率的唐军核心兵力大约为2万人,与阿拉伯军团的数量差不多。
但这也不是唐军全部的兵力,他同样在西域各国征兵,组成了一支唐朝联军。
唐朝从这些西域和中亚的附属国征召了多少兵力,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双方只有主力兵团的数量相对清晰,均为2万人,而附属兵力则不明。
根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艾西尔的记载,艾布穆斯林派出齐亚德·本·萨利赫与唐军交战,击败了唐军,唐军有5万人被杀,2万人被俘,其余人逃走。
而根据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的杜环的记载:
“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联军的总兵力也是在7万人以上的,大致与阿拉伯联军相当。
而之所以参战人数较为模糊,是因为史书对这场战役本身的记载就比较模糊,主要原因可能是双方的中央对这场战争均不太重视。
唐朝并没有将怛罗斯之战作为主要战场,而阿拔斯王朝当时也正忙于镇压叛乱和对抗东罗马帝国。对于这两个大帝国而言,怛罗斯之战更像是一场边境冲突。
据记载,怛罗斯当时是石国的第二大城市,在唐军撤军之后,石国王子又回到这里进行复国活动。于是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于751年4月从安西都护府出发进攻怛罗斯。
但怛罗斯城防坚固,又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支持,高仙芝久攻不下。大约在8月,阿拉伯联军赶到,与唐军展开决战,决战地点不在怛逻斯城,而是在其郊外的伊特莱赫。
唐朝联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本就已经疲惫,在交战中逐渐落了下风。阿拉伯联军多次发起冲击,尽管核心唐军较为顽强,接连抵抗了五天,但联军其余各部已经抵挡不住。
在第五天,葛逻禄军见局势不利,公然反叛,配合阿拉伯联军夹击唐军的侧翼,唐军大败,只剩数千人逃回。高仙芝还想与阿拉伯死战,在李嗣业劝阻下作罢。
在撤退路上,拔汗那军走在前面,李嗣业认为他们阻挡了唐军逃跑的道路,带兵用大棍狠狠地打他们,杀伤了大量拔汗那军,从盟友的军队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才得以撤离。
部将段秀实得知后怒斥说:“害怕敌人而逃跑,是怯懦。为了自己脱险而将他人置于危难之中,是不义。”
李嗣业听后十分惭愧,便和段秀实一起重整败兵,终于得以退回西域。后来段秀实也成为了一代名将,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最终在“泾原兵变”中遇害。
怛罗斯之战就这么结束了,如之前所说,其实这对当时的两大帝国而言都不是一场特别重要的战役,只不过当代互联网赋予了它特别的含义,让这场本来籍籍无名的战役成为了争论不休的焦点,而这些争论大多已经偏离了战役本身。
战役结束后,阿拉伯帝国还要忙于和叛军以及东罗马军交战,唐朝也忙着回去对付吐蕃。
尽管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一度在中亚占据优势,但不久后唐军卷土重来,重新与阿拉伯达成了平衡的局面。
因为双方在此战中本来就都没有出动主力,唐军即便败了也能很快恢复过来,而阿拉伯也清楚要征服唐朝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当时的阿拔斯王朝本来就没有征服唐朝的计划,其重点放在与东罗马帝国的对抗上,就算要远征唐朝也得先把君士坦丁堡攻下来再说——但阿拔斯王朝始终没能达成这个目标。
而唐朝一边,虽然怛罗斯之战失利,但对西域的控制依旧稳固,那后来西域是怎么丢的呢?
这与安史之乱有关。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慌了手脚,根本无力阻遏叛军的攻势,只得调西域的唐军精锐——安西军参与平叛。
最终安西军在平叛中立下大功,却再也没能返回西域,而留守西域的老兵们也再也没能看到朝廷大军来到的那一天。
因为安史之乱后不久,吐蕃帝国就出兵攻陷河西走廊,切断了唐朝与西域的联系。之后便不断蚕食西域,西域唐军苦苦支撑,却始终没能等来朝廷的援兵。最终大约到790年,唐军最后一个据点也被吐蕃攻陷,西域就此沦陷。
这里可以看出,西域的沦陷主要和吐蕃的进攻和当时朝廷的腐朽有关,与怛罗斯之战的胜负以及阿拉伯并没有多大关系。
就算怛罗斯之战获胜,安史之乱后西域还是大概率会丢失。而西域的伊斯兰化时间就更晚了,直到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由于统治者强迫民众全部改信伊斯兰教,西域才最终伊斯兰化。
这主要与突厥人和蒙古人有关,而不是阿拉伯人。
至于技术的传播,其实早在怛罗斯之战以前就已经在进行。
根据杜环在《经行记》中的记载,怛罗斯之战中并没有造纸工匠被俘,而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境内已经出现了造纸术。
再根据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之战前后都曾多次派人朝贡的记载,造纸术及诸多先进技术应该是在怛罗斯之战以前就以和平的方式传播到阿拉伯帝国境内了,这是文明交流中的正常现象。
因此,怛罗斯之战归根到底,是两大帝国之间的一次边境冲突,或者叫局部战役,而并非全面冲突。可惜的是,由于某些历史之外的原因,这场战役经历了太多的扭曲和误读。但愿随着更多史书和文物的出土,我们能得到更完整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