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王幸福先生极其珍贵的60个用药经验(上)

元绿说健康 2025-01-28 00:01:41

老中医王幸福先生极其珍贵的60个用药经验(上)

1、生地黄能镇静安神治失眠,用量宜大,用至100克以上效果显著,若兼有脾胃虚弱者,需易熟地黄或配伍肉桂、干姜等。药理研究表明,怀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大脑皮层,地黄有类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样副作用。大剂量生地还可治疗热痹和虚痹,其配伍川乌治疗痹证能相辅相成。

2、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等,诀窍是必须重用,而且晚服。临证要用生半夏或清半夏,法半夏药力太弱。其实半夏的毒性在于其皮下的一层黏液,所以《伤寒论》用半夏皆“洗”,意思就是把黏液洗去而生用。半夏用量不同,功效有异,6—12克具有和胃之功,10—20克能降逆止呕、化痰畅中,30克以上则能安神疗不寐,60克以上能镇痛,治疗无名肿块或癌症等。

3、夜交藤安神的用量要大,30-150克效果才好,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疗效,尤适用于血虚所致失眠,其擅补心肝之血而交合阴阳,还能舒经活络,治疗头痛、头晕、身体疼痛、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皮肤瘙痒等。

4、药理实验表明,炒酸枣仁的镇静作用优于生酸枣仁,《金匮要略》中酸枣仁汤注明酸枣仁要“先煎”,值得注意。另外,酸枣仁和延胡索在安神方面有协同作用,该药其配伍合欢皮、夜交藤,名为“安神三药”。

5、川芎治疗头痛的关键在于大剂量,用到30—50克疗效立竿见影。偏头痛多属实证,但有寒热之辨,代表方为陈士铎之散偏汤,此方川芎用量为30克,应守此用量才能取得良效。应注意的是,服用散偏汤易发生瞑眩反应,医者不可不知。

6、蛤蚧可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雌雄配伍会使药力大增。蛤蚧药力在尾,所以药用蛤蚧多保留其尾部,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其既能补人体之阴液,又能通调水道。药理研究显示,蛤蚧能增强免疫功能、平喘、抗应激、抗炎,具有性激素样作用。临床应用宜研粉冲服或装胶囊使用。

7、紫菀是便秘咳嗽之克星,专长开泄肺郁、宣通二便,药证相应,疗效才好,临床切不可堆砌用药。

8、蒲黄是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穗,止血炒用,散血生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腹瘀血证,如失笑散;二是胃溃疡之类,可收敛止血止痛;三是用于口腔溃疡、瘀斑之类及眼底出血。比起三七粉,既便宜又好使。

9、薏苡仁大剂量能化痰,常服宜配伍大枣,仿葶苈大枣泻肺汤。药理研究显示,薏苡仁能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抑制骨骼肌的收缩、镇痛解热、延缓衰老等。

10、实证的疮疡痈肿,金银花必须大剂量使用,此药作用偏表、偏上、偏散,对症(证)后用至100克以上,作用优胜西药抗生素。不对症(证)者,不可妄投。

11、水牛角能代替犀角,但必须大剂量使用,此药治疗实证之头面轰热有奇效。药理研究显示,水牛角有抗炎、解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炎、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属热毒证者疗效较好,用量为60—250克。

12、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加酸枣仁、合欢皮能增强疗效,大枣大剂量应用能通便、安神、镇静。注意《伤寒论》十枣汤的用法,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严重的胸腔积液、重度水肿等有良效,西医治疗此类疾病无效时,十枣汤能挽狂澜于既倒,其中大枣发挥了很大作用。

13、呃逆之病多因胃寒,虚寒气逆又可致四肢厥冷。生姜能治腹胀、呕吐、寒厥,如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生姜用量最重,值得注意。

14、连翘是治疗热呕之妙药,研究表明,连翘煎剂镇吐效果与注射氯丙嗪2小时候的作用相仿,其镇吐作用的原理可能与抑制延脑的化学感受区有关。《金匮要略》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故小柴胡汤证见呕吐明显者,加连翘尤妙。

15、桂枝的主要作用是降逆和强心,这两点在《伤寒论》中体现得很明显。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动过缓或肺心病时,桂枝、肉桂各半用,可相得益彰。

16、泽漆又叫五朵云,是治疗肺癌的有效药,其能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金匮要略》泽漆汤就是治疗水积肺痿的主方。临床上治疗肺癌咳嗽、恶性胸腹水,剂量在30—60克为宜,既能强力利水,又能抗癌止咳而不伤正。

17、升麻并无明显升提阳气的作用,其升压作用远远不及枳实、干姜。此药实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肝炎、中耳炎、带状疱疹、白塞氏病等皆有良效。尤其注意升麻在肝病中的应用,其能抗病毒、降转氨酶。

18、蒲公英是治疗胃炎的良药,胃病凡经胃镜检查,呈现病灶红肿溃烂,一律加用重剂蒲公英,以消炎生肌。用药关键在于重用,针对瘀热诸症,轻则30克,重则60克,方能取得显效。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消炎、抗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溃疡、保护胃粘膜、保肝、抗内毒素等作用。

19、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散结,尤适用于瘀热证。此药除治疗各种痹证外,大剂量还可治痤疮、痔疮、肺痈、肠痈、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20、胡黄连不似黄连苦寒,其能除虚热而坚阴,功如黄柏、知母。此药有个重要作用就是在甘草泻心汤中代替黄连、或配伍黄连,治疗寒热错杂之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重用至30克,效果显著。

21、黄芪少量力薄,取效的关键是大剂量应用。蜜炙黄芪易上火,生用无此弊端。黄芪集补气、升气、散气于一体,主要作用在于通阳运载。黄芪证为恶风明显、汗出、身重等,其药理作用为强心、降压利尿、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22、山萸肉是敛阴止汗之王,既可补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故为平补肝肾、收敛固涩之良药。凡肝肾不足,精气失藏,或滑脱不禁之证,皆可运用。张锡纯擅以重剂山茱萸治疗虚证、脱证、身痛肢痛,用量为30—120克。山茱萸核可令人遗精,山茱萸肉可治疗遗精,物理之妙,不可穷尽若此。

23、白术治疗脾虚便秘要生用、重用,打碎,稍加升麻,可提壶揭盖。此药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并有抗肝癌、改善肝功能和消退腹水等作用。

24、当归不归,娇妻改嫁。当归含有雌激素,除常用于治疗妇科病外,还多用于治疗脑病和肝病。临床上治疗虚便秘结,一般脾虚重用生白术,血虚重用全当归,兼热者加增液汤。

25、莪术开胃化食、解毒止痛、通瘀消胀,可代替二芽、山楂等治疗肝胃诸痛,莪术能抗血栓形成,改变血液粘稠度,多用于治疗肝炎、溃疡、癌症等。莪术、黄芪、当归、蜈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良效。

26、阿魏是伞形科植物的树脂,有大蒜样二硫化物气味,体性极臭,能泻浊气而除臭。该药能理气、疏肝、通瘀,善治消化性、难治性腹胀。虚性胀满痞塞者,不宜用。

27、苍术重用可治疗脾虚腹泻,如肠中虚寒、水气过盛而致腹泻,用附子理中汤加重炒苍术、煅牡蛎有良效。苍术含有大量维生素,也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和口腔溃疡。

28、仙鹤草不凉而性平柔和,具有止血、凉血、强壮、消肿、止泻等作用。它被称为中药中的小激素,可代替党参、太子参及部分人参的作用。该药还常用于治疗梅尼埃病、外阴瘙痒、盗汗、癌症等。

29、赤石脂又叫桃花石、高岭土,治腹痛下利脓血、腹冷喜温、舌淡脉迟者相宜。该药甘温重坠入下焦血分,其质细腻,分子颗粒有吸附作用,能吸收肠道有毒物质,保护胃肠粘膜,止胃肠出血,现用于急慢性结肠炎、红白痢疾、虚寒腹痛、腹泻等。主要作用记住两点:一是止泻,二是制酸。

30、治疗反酸烧心,临床常用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等,其实败酱草也是一味上好的制酸药,其不但能制酸,而且能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只要脾胃没有虚寒表现,可用至30克。

(待续)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27 阅读:1030

评论列表

山石

山石

4
2025-01-28 06:15

谢谢分享

用户46xxx99

用户46xxx99

2
2025-01-29 08:55

[点赞]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1
2025-01-28 08:46

[作揖]

元绿说健康

元绿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