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关于“药驾”,您知多少?

中国医学传播网 2024-09-24 15:35:00

“十一”小长假即将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已经在规划驾车出游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您知道吗?除了“酒驾”,“药驾”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接下来就由药师带您一起来了解“药驾”相关的知识。

一、什么是“药驾”?

简单来说,“药驾”是指驾驶员在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驾驶能力的药物后仍然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这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引起人头晕、嗜睡、视物不清、色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影响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判断力、注意力等,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二、哪些药物会影响安全驾驶呢?

除了大家了解的可能引起“酒驾”的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40%~50%)、复方甘草口服溶液(酒精含量约12%),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七大类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包括抗组胺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抑郁焦虑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癫痫药物、降血糖类药物。

1.抗组胺药物

主要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倦怠等症状,影响安全驾驶。常用复方感冒药中多含有该成分,如酚氨咖敏片、酚麻美敏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

2.镇静催眠类药物

主要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服用后可能引起困倦、视力模糊,部分半衰期较长的第二天仍可存在后遗效应,服用这类药物应注意避免开车。

3.解热镇痛药物

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服用后可能导致视物模糊、眩晕等不良反应,应避免驾驶。

4.抗抑郁焦虑类药物

主要包括氟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服用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震颤、共济失调等,不宜驾驶。

5.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包括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普萘洛尔等,服用后使血压降低而引起乏力、眩晕、视力模糊等,尤其是用药初期,不利于安全驾驶。

6.抗癫痫药物

主要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眩晕、平衡失调、乏力等,应禁止驾车。

7.降血糖类药物

主要包括胰岛素、格列美脲等各类降糖药,低血糖反应时可能出现头晕、虚脱、多汗等症状,如确需开车,建议随身准备糖果、葡萄糖片等避免低血糖反应。

三、如何避免“药驾”呢?

1.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需要驾驶车辆,尽量避免开具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

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有“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以及操作精密仪器”这些字眼时,一定要避免驾驶。

3.一般来说,服药后至少需要6~8小时后才能驾车,有些药物则需要更长时间,具体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酒驾易躲,药驾难防”,我们每个人应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安全驾驶,从我做起,从拒绝“药驾”开始!

撰稿:苟玲 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委员

指导老师:杨思芸 南充市中心医院

初审:王怡

终审:伊传慧

0 阅读:1

中国医学传播网

简介:中国医学传播网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