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困住妈妈,却困不住爸爸。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搞什么男女对立,而是一种现象。
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其实结错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跟错误的人生了孩子。
如果生了两个孩子,基本上这一生都被深度套牢了。
从生孩子开始,女性的人生就开启了困难模式
我不是一个擅长煽情的人,甚至不喜欢诉苦。
但我同时又是一个性格敏感,心思细腻,高共情力的人。
在1V1咨询中,我听到了太多女性的纠结、委屈、不甘和痛苦,比如今天的来访者:
恋爱一年,因怀孕闪婚,婚后遭遇了毒舌、冷暴力、疑似PC和撩骚...
现在怀孕28周,引产肯定是不舍得的,而且也不符合医学规定,生吧,原生家庭一般,还有弟弟,未来注定有一段十分艰辛的路要走。
复旦教授梁永安老师说过:
“很多女人的人生悲剧,都是从生小孩开始的。
一定不要随便生小孩,确定你的伴侣能够提供稳定可持续性的保障。
且有自信在毫无外界支撑的情况下,也能从容的养好一个孩子再去生,否则财政危险和婚姻变动,你和孩子就会深陷生活的泥塘。”
因为,对普通女性来说,从生孩子开始,人生就直接开启了困难模式。
幸运的人,可能没有孕吐,但孕后期的行动不便、无法安睡、胃口改变、耻骨疼等也都是必须要经历的折磨。
我二宝已经五岁多了,至今不愿回忆孕期的心酸。
孕吐到五个半月,大宝哭着要抱抱,做家务力不从心,还在坚持上班...
相信生过孩子的人都懂。
怎么说呢,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经济不是问题,还有一部分嘛,得到了爱情,老公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
而大部分女性,就算在特殊时期,也是活成三头六臂,独自在承担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生产,又是一个大坎。
出院后,催乳、喂奶、哄睡、学着读懂婴语、护理小孩子比较常见的湿疹、红屁股、吐奶、腹泻...
主动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能赚点钱,但学习照顾一名婴儿,被视为做母亲的理所当然。
并且,孩子只要有什么事,最自责最心疼的肯定是妈妈,被指责和怪罪最多的也是妈妈。
第三,怀孕生子更大的挑战在于家庭模式的改变和人生方向的选择。
上班,可能就得和老人同住,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问题接踵而来;自己带,职场断开、生存压力、再就业的迷茫不得不面对。
所谓困难,可以说是多方面多维度,混合了生理和精神上的巨大的痛。
社会用"伟大"编织的牢笼,教育着无数女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芭芭拉·金索尔夫也曾说过:“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谈及母爱的伟大,世间最华丽的辞藻都会在瞬间黯然失色,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对孩子的爱完全是一种母性的本能。
对于这些说法,我都认可,并且我非常清楚地感受着孩子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
在一些重要的时刻里,在生孩子以后的每一天,我可能都因为孩子多了一些坚强和勇气。
但,婚姻是两个人的,孩子也是两个人的。
于普通人的日子里,真正让女性无奈的是无数次妥协的人只能是妈妈,直至慢慢活成了日剧《坡道上的家》里面的“沙子”。
丈夫下班后瘫在沙发上摆弄着遥控器,婆婆挑剔奶粉温度时皱起的眉头,邻居议论孩子体重时的窃窃私语,这些细碎的日常像钝刀般凌迟着母亲的神经。
当她在超市恍惚间松手,导致孩子摔倒时,围观者"这种妈妈真可怕"的私语,与丈夫"你只是累了"的敷衍形成残酷的互文。
而国产剧《找到你》,几次出现的办公室场景里,男同事用"孩子生病就是当妈的不仔细"的论断,将职场女性的每份成就都钉在"母职原罪"的十字架上。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真实的家庭里,无论女性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无疑都被困在了楚门的世界。
至少,当下的环境和文化,女性是会被问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人,也是被HR问孩子谁在带是否会影响工作的人。
换句话说,母性奖赏和母性惩罚同时存在。
当我们讨论社会结构化矛盾的时候,当我们提起生育话题时,理应考虑到这些说教和偏见,带给女性的不公和伤害。
因为,婚姻有两种模样,一种是余生,一种是搭伙,只有彼此分担,彼此尊重各自所承担工作的价值,才是生活。
也只有到了某一天,爸爸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让女性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爸爸。
母爱枷锁,才能得以解脱。
孩子,几乎是每一个母亲的软肋
现在社会,已经很少人因为出轨离婚了。
一些人是因为女性觉醒伴随而来的对男性的祛魅和依赖降低,而另一批人却是受制于母爱和对孩子的心疼。
除非被出轨的妻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抚养孩子的能力,有比较撑劲的娘家帮忙,在考虑离开时,女性往往会因为孩子妥协。
比如,我之前遇到的很多咨询者,她们明明都是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人,甚至有一些事业还发展得很不错,但尝试分开了几天,便后悔了。
孩子会哭着要爸爸,或者极度挂念孩子,放心不下孩子。
我一个亲戚,离婚了两年,再次选择复婚,核心的理由就是爸爸把孩子扔给奶奶,奶奶又不停地讲母亲的坏话,朝着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凑合着过在一起,至少孩子能够在母亲身边长大,自己受点委屈就受了。
并且,孩子,是母亲的软肋这件事存在于方方面面。
会变胆小,变柔和,变强大,变宽容...
网上有一句充满调侃的话,说“我老公对我还怪好的,都没有打我”。
不夸张的说,我在生二胎时,也是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只要不打我,不在外面乱借钱,不犯法,这辈子都不会离婚了。
作为一名女性,很多时候我们维护的并不是一个叫家的空壳子。
而是孩子稳定成长的一个家庭环境,是没有缺失父亲的教导和关爱,是努力经营这个家庭希望孩子能够见识到两性相处的全貌...
在这些诉求面前,父亲个人的道德水平和个人行为,似乎变成了一个可以被美化被隐藏的事情。
我当然鼓励女性们想开看开接受。
可另一个层面上,我仍旧想呼吁,男性能够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
如同吴尊所说:
自己以后一定不会出轨,不能让女儿难堪,不能让我的女儿受苦。
“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很骄傲的说,你看我爸爸跟妈妈的感情。因为假如我这样子做,可能我女儿以后她的男朋友,他说,你爸爸也这样啊,对啊,有什么大不了,不能这样子,我觉得就是要怎么样,也是要有一种好榜样!”
愿所有长久的婚姻,都是我们甘心所选择。并非被迫。
生育不该是女性人生的悲剧和终章
从二胎妈妈到公众号作者,我坚持探索和努力了六年。
观察、阅读、试错、放弃,再次起航,不断输入、输出、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过程里,我很少看电视剧,很少社交,甚至牺牲了很多自己的睡眠时间。
最难的那段时间,我抱着手机写一段,再拍拍躺在我边上的儿子。
但还好,我现在熬过来了。
还有很多女性在生育后只能做着边缘性的工作,或者只能兼职做足保险经纪、微商卖卖货...
我想对你们说,不要恐惧未来,不要否定自己,每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积极尝试都值得被肯定、被认可。
作为女性,作为妈妈,我们要学着成为给自己输入能量的人。
并主动卸掉一部分重担。
不止是分配一些家庭事物给伴侣,周末时邀请他们多带娃,而是尽可能地给自己减压,倒逼伴侣必须去承担一些事。
让父职不再停留在“帮忙带娃”和赚一份工资就很了不起的层面上。
第三,允许自己慢慢来。
如果当下这个阶段育儿就是我们的重心,就享受它,该想办法提高效率提高效率,该休息休息。
如果现在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先找回自己,建立一些社交圈和爱好,看一些书,了解了解当前的市场。
不管选择了做什么,慢慢学习,慢慢成长。
第四,希望整个社会,尤其是妈妈身边的人,对她多一些包容和关心。
因为,每个新生命的降临,都该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温柔托举,而不是母亲独自走向祭坛的沉重脚步声。
最后,祝每一位女性,三八妇女节快乐,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K罐罐
[吃瓜]你是来说服女人,不婚不育🉐?跑妻族怎么说?现在百分之75都是女人在提离婚怎么说?
用户10xxx11
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具有强烈母性的,我就知道一个,离婚了两个孩子都没有要。现在活得挺自由,当我们在婚姻里被孩子弄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她没有这个烦恼,两个孩子前夫管着,她又找了个男人结婚,自由自在。我觉得女性是不是会被婚姻孩子拖累,取决于她是否放得下。男性就是因为放得下,所以普遍都是👩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