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真相快问快答(九):多发磨玻璃结节安全可控但需合理随访

戴纪刚的笔记 2025-03-11 03:44:34

可能因为环境等因素,多发/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逐渐成为现在的门诊“常态”。不少结友在网络义诊的时候因专门为这个范围反复“纠结”,是否需要来新桥对这些结节“早处理”。其实我很能理解这些结友的心态,焦虑源于不可控,不可控源于未知。结友们对于单个结节觉得还可以控制,但是一下检出许多,就不知该如何处理了,不知道其“边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今天我就专门针对多发磨玻璃结节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解答,“知道得越多,恐惧越少”,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多发磨玻璃的诊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思路和时机

“多原发磨玻璃肺癌,只要切干净了,和单发一样效果,可根治”,最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多发磨玻璃结节个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好比左肺上叶和中叶的磨玻璃结节都是“个长个的”,不会“手拉手”的商量好了一起长,使得许多结友随访的时候会发现结节长得“参差不齐”。

“微浸润腺癌阶段是磨玻璃结节最佳手术时机”,这就要求我们在随访的过程中,需要将治疗窗口“加宽加大”,利用一个“最危险”的磨玻璃结节作为单侧“标的物”,评估它的手术窗口期的“底线”,同时参考其他结节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手术安排,尽量将所有有危险的结节一次性切除干净。简单来说就是“等最大的结节进入微浸润腺癌阶段(长到8—10mm时),单次单侧将所有有危险的结节一网打尽”。

“磨玻璃结节手术的个体化、精准化”。当然,在手术治疗之前必须做到精准诊断,对肺内所有结节都有着明确、清晰的认知。我的团队就要求必须在术前做好清晰、系统性的认知,利用3D技术将所有结节进行清晰的定位和手术路径考虑(如图,对于肺内结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知)。

多发磨玻璃的手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策略

“多原发磨玻璃肺癌,即使浸润,也尽量避免肺叶切除”,正常人仅有五片肺叶,任何一片的损失都会对肺功能造成显著损害。所以在临床实践中,我要求团队必须严格遵循“治疗是为了保护健康的未来”这一概念,在确认手术方案时,必须一定程度上放弃“传统治疗方法”,采用肺段(18个肺段)、亚肺段(42个亚肺段)联合楔形切除的方式,可以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从而有效保护肺功能。

“多发磨玻璃结节大小兼顾或抓大也不放小”“磨玻璃结节手术去抓大放小,有可能抓的是原位,放掉的是浸润”。结合术前的三维建模技术,加上高分辨率CT等影像学技术,精确地定位每一个磨玻璃结节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一网打尽”。绝对不可以抓大放小,绝对不能有所遗漏。

多发磨玻璃的可控:随访安全,不会突然恶化

“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会决定何时进行手术治疗”。最大的磨玻璃结节有结友提出疑问,就算是多发磨玻璃结节相互之间不存在“关联性”,那会不会有结节忽然“加速”,直接恶化到严重阶段?答案是否定的,磨玻璃结节的生长非常缓慢,倍增周期通常需要1~3年,按年度随访是安全的(约占20%的纯GGN在随访过程中病灶会变大或变成混合型GGN;混合性GGN中只有40%在随访过程中会增大或实变区增大)。即使癌变,也通常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或者早期微浸润型腺癌,处于肺癌发生的极早期阶段,不具备转移能力。

我们强调的“标的物”窗口期是必须早于微浸润腺癌,其他有危险的结节都是相对于这个结节更加安全。如果这个“标的物”到了微浸润腺癌阶段就会一网打尽所有高危结节,而不会任由结节发展到更危险的阶段。大家可以想一下,最危险的结节就是主病灶,而手术治疗时主病灶是微浸润,其他的病灶都处于原位或不典型增生,治疗的安全性大可放心。

综上所述,大家对于多发磨玻璃结节的安全性可以放心,随访管理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安全性和治疗时机。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观察和等待,因为这些结节的变化是缓慢的,并不需要急于干预,等待窗口期一网打尽才是上策。

其次现代医学技术/影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使得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精准诊断,精准定位(一网打尽),精准切除(切得干净)加上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虽属于“四级手术”,但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普及,让手术造成的影响已经很小(许多结友在新桥已经体验过“一天满地走,三天到处游”的“假手术”)。

0 阅读:145
戴纪刚的笔记

戴纪刚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