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经方“四逆散”,有证就有方,加减化裁能调理多种病症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5-04-04 10:13:08

四逆散,是记载在《伤寒论·少阴篇》的一个4味药的方子,以柴胡为君药、芍药为臣药、枳实为佐药、甘草为使药。第318条阐述得很清楚: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

《伤寒论》在中医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1800多年,至今仍有大量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的佼佼者是“四逆散”。四逆散和大名鼎鼎的桂枝汤一样,没有入选中医“临床十大名方”,也不属于“救急名方”、“速效方剂”的范畴,但它的地位显赫,有三大特点:

1、从药材看,四药相合。营气上,柴胡升气,芍药摄气,枳实破气,甘草调气;营血上,柴胡行血,芍药和血,枳实破瘀血,甘草养血;在阴阳上,柴胡+甘草升阳,枳实+芍药入阴;在表里,柴胡向外散,芍药通里络,枳实内降泻,甘草调益脏腑。

2、从药方看,四方藏形。就是说四逆散虽然只有4个药,但里面藏着4个药方。其中,柴胡+甘草实际是小柴胡汤的主力;芍药+甘草,就是芍药甘草汤;芍药+枳实,叫枳实芍药散;柴胡+芍药+枳实,是大柴胡汤的主力。这4个药方,疏肝、散气、除烦、镇痛,个个身怀绝技。

3、从地位看,四大祖方。四逆散是4个治疗系列的“祖方”,其一是“顺气祖方”,疏化肝气解百病;其二是“调肝祖方”,主少阳少阴厥逆;其三是“痿病祖方”,祛除肝郁引起肾虚、湿热、血瘀之困;其四是“老伤祖方”,对一些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旧病,有较好疗效。

在中医看来,有一个快速评估四逆散在《伤寒论》地位作用的办法:从《伤寒论》113方里的用药次数统计入手,共涉及药材89个。四逆散组方4个药材,甘草出现次数排在首位(70次),芍药排在第5位(30次),柴胡排在第16位(9次),枳实排在第17位(8次)。

甘草、芍药、柴胡、枳实在《伤寒论》的使用次数,相当于一个89人的班级,4个药都属于“学霸”、“尖子”级别。那么它们组合在一起,药效可见一斑。而且在四逆散方剂里,柴胡和芍药苦寒泄热,枳实破气散结,甘草解毒补虚,一疏一养,一散一敛,一升一降,让后世探究推断长盛不衰。

要注意的是,四逆散和四逆汤,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剂。虽然都有四肢厥逆的表现,但病机明显不同。

四逆汤是阳衰阴盛,里寒作乱引起胃肠失能,津液血气亏虚,用于危重急症,可回阳救逆,对应“阳衰之困”。四逆散是不寒而满,生瘀生滞,用于外感热病却误用寒凉药,或精神受累,使肝气不舒,对应“阳郁之困”。

四逆散主治阳郁而厥,以及肝脾气郁而厥,本质是“调气”、“顺气”,所以它属于和解剂、理气剂。由于人体气机升降收敛宣肃,主要是3个:

脾升清、胃降浊。

肝血升发条达,肺气宣发肃降。

肾水上济,心火下降。

所以调治气病,相当于牵住了全身病症的“牛鼻子”,决定了四逆散的功效非常宽泛,在4味药基础上加减化裁,或与其它方剂配合,都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四逆散常见的加减化裁有很多,列举10个:

1、中医名方逍遥散,就是在四逆散基础上加了当归、白术、茯苓3味药。

2、四逆散加金钱草、鸡内金和郁金,可缓解胆结石痛。

3、四逆散加陈皮、香附、川芎、白芷,可缓解胸胁疼痛、偏头痛。

4、出现乳腺炎症,本质是乳根气机不畅,辨证用四逆散加栝篓、丹皮、青皮。

5、出现蛇缠腰(带状疱疹),用四逆散加川芎、荆芥、防风、桔梗。

6、患者下利、手足冷痛、脉弦,可用四逆散加薤白。

7、咳喘不止,痰液黏稠咳不出,四逆散加桔梗。

8、过敏性鼻炎,整天胸胁苦满、腹脘不适,用四逆散加川芎、辛夷花。

9、顽固性失眠、便秘、莫名疼痛,辨证舌质暗紫,加当归、桃红、红花等。

10、肝脏病变且有肝硬化迹象,用四逆散加黄芪、丹参、鳖甲、香附等。

上面这些四逆散的方剂,不少可组合出后世的名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临床上四逆散加减化裁,不少于百种之多,堪称“百变神方”。

四逆散与其它方剂配合,也有很多功效,包括:

1、经期不调,胀闷不适,与桂枝茯苓丸配合。

2、结石引起肾、胆不适,与大黄附子汤配合。

3、肾和膀胱炎症,与猪苓汤配合。

4、心情长期焦虑、紧张,有抑郁倾向,与半夏厚朴汤配合。

5、反复便秘、腹泻腹痛,与小承气汤配合。

6、肝郁脾虚,口淡不渴,大便溏泄,与平胃散配合;有湿热可与龙胆泻肝汤配合。

总之,四逆散以调气机、畅气血为牵引,自身的加减化裁和配合其它中药方,都有不错的疗效,是“百变方剂”的代表。不过四逆散使用、化裁和配合其它方剂服用,均要遵医嘱,不可乱用。

0 阅读:3
李大哥知识分享

李大哥知识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