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历史:孙权为何不愿追尊孙策为皇帝?
说起三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魏蜀吴三国。魏、蜀两国就不用多说了,在《三国演义》中,这两个国家都是主角。更多的人,还是从《三国演义》中,对三国的了解更多。《三国演义》有个优点,那就是容易理解,不需要像《三国志》那么复杂。
但他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将吴国等几个诸侯国都给淡化了。由于我对三国的研究,一直都是建立在《三国志》的基础上。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三国志》之上的。所以,我在《三国志》中的结论,经常会被一些人用《三国演义》中的观点来批评。
所以,我将话题转移到了《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及的吴国等诸侯身上,而这一次,我将话题转移到了吴国的开国元勋孙权身上,他为何不肯承认自己的弟弟孙策当上皇帝呢?江东的根基,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都有记载,可以说是孙策一手建立起来的,而在这一场战争之中,与孙权的情况类似的历史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就像是司马师、司马昭、高澄、高洋等等。而那些已经登基的人,则会在没有登基的人面前,追杀那些已经登基的人。不过,孙权并没有这么做,只是给孙策加了一个“国号”。这是怎么回事?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孙策的贡献比起司马师、高澄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的确,孙策为孙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江东六郡。但孙策死于二百年,孙权登基于二百二十九年。这也就意味着,孙策死后,孙权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坐上了这个位置。相较于司马师、高澄等人为司马昭、高洋开路,孙策对于孙权登基所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
其次,孙权没有把孙策看作是孙坚的接班人,而把自己看作是孙坚的接班人。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我认为是和第一个理由有关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权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想要铲除孙策的势力。因为孙策在死之前,将孙权立为接班人,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愿,更多的是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
如此一来,孙权的名头,就显得不够响亮了。假如有人假借孙策之子之名,发动叛乱,那么孙权该怎么办?因此,他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多少是为了防止借孙策之名造反。而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孙权与孙策两人的关系,真的很好吗?
在史书上,他们的关系并不好,也不坏。总之,不温不火,不温不火,与司马师、司马昭、高澄、高洋等人的亲密无间完全不同。当然,要不要把秦始皇推上王位,也是要考虑到政治上的因素,不能完全凭感情来决定。不过,两人能相处融洽,也比不融洽要好。
所以,孙权之所以没有将孙策立为皇位,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