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严令东野入关:要么现在入关,要么等一个月后入关无仗可打

漫步史书 2024-01-05 09:48:18

之前看电影《建国大业》,里面有个小细节。

党中央酝酿开新政协的地点,一开始本来是定在哈尔滨,可考虑到东北气候天寒地冻,出席会议的张澜、李济深大多数都是年逾五旬的老者,身体经不住冻,因此毛主席当机立断拍板:

“就把会议延期至明年,地点就改在北平。”

电影中,毛主席话里的明年指的就是1949年。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野势必要提前入关解决华北战事。

东野野司一开始接到中央电报时,一度有顾虑,罗荣桓也说“22日动身期限太紧”,不过后来东野还是决定听从中央指示,才有了东野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入关。

事实上,东野大军入关,绝不单单只是纸面上的数据,百万大军入关,就是每人每天吃一口饭,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况且当时辽沈战役刚刚结束,部队有所伤亡,吸收了不少解放战士,这些都需要时间慢慢消磨。

据时任东野第一兵团司令员的萧劲光回忆,中央军委原本已经同意东野休整一个月,时间从11月初一直到12月15日,以便于部队进行总结、表彰、补充新兵、调配干部等等,可后来情况有了变化,军委的急电一日急似一日,从一开始的商调到后来的严令,中央军委的措辞那是相当严厉。

“要么,你们现在就动身南下,断敌南撤通道,要么,你们就按照原计划休整一个月,放蒋傅集团南撤,到时候你们入关后无仗可打。”

东野大军入关前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过去我们虽然聊了很多,但似乎从来没提过东野入关究竟存在什么困难?

事实上,东野之所以有顾虑,不单单是因为大军南下物资准备、干部战士调配等等困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先遣兵团入关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随即进入休整,也就是休整这段日子,根据中央指示,东野各纵队按照军委命令改为军建制,东野改称第四野战军,下辖38至49军,其中长春起义来的国民党军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

不过,在休整的各部队中,却并没有看到四纵、十一纵的身影。

四纵、十一纵在辽沈战役期间打了塔山阻击战,掩护东野主力攻打锦州,事后并没有参加辽西战役,而是就地转入休整,到辽沈战役结束时,四纵、十一纵差不多已经休整了半个多月。

就在辽西战役期间,华北发生了件大事,迫使中央下令调东野四纵、十一纵组成先遣兵团,提前入关。

1948年10月10日,蒋介石致电傅作义询问:

“太原情况危急,有什么办法挽救?”

傅作义提了个计划,就是抽调华北“剿总”部分主力,趁着我华北部队北上之际(当时华北二兵团、三兵团都在配合辽沈战役),出兵突袭我中共中央所在地石家庄。

傅作义这个计划并不是无的放矢,实际上他在9月9日就曾建议这么干过,只是被蒋介石否决。

10月23日,蒋介石飞抵北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杜聿明等将领开会,会上傅作义再次提到这个计划,蒋介石同意,并亲自督战,傅作义召集华北“剿总”部队,并制定行动代号为“穿心战术”,对外称部队为“援晋兵团”。

从军事角度上来看,傅作义这一招无疑很高明。

当时,华北战场全力配合西北战场,主力都不在,而党中央所在的石家庄地区更是兵力空虚。

不过,傅作义这一招后来被毛主席给破了。

毛主席采取的是“空城计”的战法,即亲自给新华社拟了三篇电讯,三篇电讯意思差不多,等于说告诉傅作义,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的偷袭计划,并已经做好了准备。

傅作义心里一慌,整个偷袭计划大打折扣。

不过,在唱这出空城计的同时,华北地区的各个部队也被迅速调动起来,驰援石家庄,除了华北军区三纵、七纵外,中央还紧急致电东野,要求东野派出先遣兵团入关。

1948年11月1日,辽沈战役尚未结束之际,东野根据中央指示,要求东野第二兵团指挥部指挥四纵、十一纵(加三个独立师一个骑兵师)紧急入关。

值得一提的是,四纵、十一纵在塔山阻击战后,并未参加辽西战役,而是留在高桥一线负责监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当然,敌东进兵团在锦州已经解放的情况下没有动,四纵、十一纵反而成为距离关内最近的部队。

该兵团从锦州以南地区开拔,经冷口、喜峰口入关,驰援华北。

有许多人其实搞不清楚,东野先遣兵团出发的时间,认为是在辽沈战役以后入的关,网上不少文章或者资料也是语焉不详,主要是因为先遣兵团与主力入关的时间太近,加上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又几乎是衔接的,以至于产生时间、地域上的认知偏差。

程子华率领东野先遣兵团入关时,毛主席的“空城计”已经唱的很成功,所以这支力量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作用。后来部队留在蓟县、玉田地区待命。

到平津战役发起之前,东野先遣兵团主要进行了20多天的短期休整。

1948年11月23日,东野先遣兵团在驻地马伸桥召开第四届士兵代表大会,从军事、政治两个方面对部队进行深入动员。

一、彻底歼灭蒋、傅军,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提高战术素养,巩固团结部队;

三、执行政策,遵守纪律。

战前深入动员,本来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可东野先遣兵团入关,因为留下整顿部队时间很短,以至于入关途中就出了些问题。

1948年11月9日上午,东野先遣兵团从冷口入关后,程子华看着各纵队汇报上来的情况时,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四纵五天内就逃亡了500多人,十一纵逃亡了600多人。”

程子华后来将这一情况汇总上报,也惊动了东野总部。

据时任四纵政委(41军政委)莫文骅回忆:

“部队从阵地上撤下来即仓促出发,来不及思想动员,加上补充新战士和解放战士5000余人,因此思想比较混乱。有些东北籍战士存在家乡和地域观念,发生逃跑现象。”

从军事角度来讲,大战结束后,各部队都应该休整一段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部队的补充,新补充战士也要进行思想教育。

可先遣兵团出发台匆忙,只能路上进行这一系列工作,可短时间内难以推广至全军。

莫文骅后来回忆,四纵是在行军的途中,就开始确定,政治工作要加紧的指导方针,11月5日,四纵以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参谋长李福泽的名义下发给全军《东北全部解放后,部队向华北进军作战纵队首长告全纵指战员书》,并要求干部迅速推广,并下达至班、排基层。

应该说这个举措起到了突出效果,部队战士情绪高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部队从冷口入关后,第一站驻扎在建昌营,当地百姓箪食壶浆欢迎人民军队到来。

莫文骅回忆:

“老区人民热烈迎送部队,组织秧歌队,点燃花灯和火把,道路两旁群众高举灯笼,为部队照路。路旁摆着茶水、花生、红枣、柿子、熟鸡蛋,小孩和老大娘忙着端水,还往战士口袋里塞吃的。地方干部带领年轻力壮的男女群众,冒着风雪,为东北大军进关修筑公路。群众送粮送草,让房子,腾热炕,对子弟兵象亲人一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援,鼓舞我们进关“打响第一炮”,完成上级赋予的艰巨任务。”

东野先遣兵团十万大军入关,就遇到如此问题,更不要提后续东野百万大军入关。

事实上,就在先遣兵团入关几天后,中央便致电东野,要求东野主力提前入关。

1948年11月16日,中央致电东野:

“我们考虑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塘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

毛主席那时考虑到,随着辽沈战役结束,在华北的傅作义有南逃的可能,为了抑留傅作义集团在华北,毛主席不得不下令东野提前入关,迅速解决华北战事(并同时下令,暂停即将举行的太原战役,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战役)。

东野总部第二天给中央发去一封长长的电文,就部队图签入关遇到的难题做了简单汇报,基本上核心思想就一条:

“部队思想动员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中央一开始也的确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毕竟先遣兵团例子就摆在那里,毛主席后来花了两天时间,才终于想通其中关节。

1948年11月18日,毛主席再次致电东野,此次电文一改之前商榷的口吻,而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下令:

“命令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立即率主力入关。”

东总接到命令后,也意识到,这是毛主席这时的意思,已经不是商量不商量的问题,而是执不执行的问题。

11月9日晚21时30分,东总回电中央军委:

“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

电影《建国大业》中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十分准确了。

本来11月19日是东野召开政治工作会议的日子,全军上下都在为此忙碌,但接到中央命令后,原定的政治工作会议变成了全军动员会议,罗荣桓在会上严肃宣布: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立刻入关!一二天后部队就开动,去拿下天津北平,必须紧急地动员起来,现在的情况不允许我们再有一个月的休整,全国形势急转直下,现在敌人已经更加混乱,所以我们要赶快进关去。”

各纵队各师首长一度感到非常惊讶,但罗荣桓并没有给大伙太多时间思考,就让各位纵队以及师首长回去准备,并下达严令:

“要求各纵队各师快动员、快准备、快出发。”

因为部队分的太散,22日出发的时间太紧张,东总为此不得不向中央请示,推迟到23日再出发。

这一次,毛主席体谅了东总的难处,破例批准同意,但同时规定:

“至少也应以四个纵队率先出动,夜行晓宿,秘密入关!”

事实上到11月23日,东野并不是按照毛主席说的那样至少出动四个纵队,而是直接全军出动,十个纵队八十万大军外加十五万民工近百万人浩浩荡荡入关。

整个行军途中,罗荣桓亲自主抓部队政治工作,要求全体干部克服享乐思想、克服不想前进的思想。并在沿途散发传单,在全军开展思想教育:

“胜利已经快来到了,我们最多有一年时间即可求得全国的解放,全国胜利后,铁路都修通了,回家是件很容易的事。到那时是光荣的凯旋,如果现在逃跑回家,那就是耻辱。”

在罗荣桓以及各级指战员努力下努力下,东野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入关,沿途都没有出现问题。

7 阅读:1930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